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熹楚辞集注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朱熹的《楚辞集注》是《楚辞》最重要的注本之一,但学术界对其进行专门、整体研究者并不多。本书作者李永明师承《楚辞》研究专家黄灵庚教授、李浩教授,专研朱熹《楚辞集注》有年,取得了一定成果。《朱熹楚辞集注研究》深入探讨了朱熹《楚辞集注》的成书过程,揭示了其撰写的政治原因、个人情感原因以及学术文化原因;研究了《集注》的版刻源流、域外流传情况,训诂体例、内容、方法以及其文学思想、诗歌美学观、赋比兴的分析方法等。通过对《楚辞集注》之研究,阐明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宋学思想以及美学思想在《楚辞》注释中的发挥和运用。

目录

序二

引言

 第一节 朱熹以前的楚辞研究

一、汉代楚辞研究的初兴及经学特色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楚辞研究的低潮

三、宋代楚辞研究的中兴

 第二节 朱熹的楚辞研究

一、朱熹的楚辞研究著述

二、朱熹楚辞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楚辞集注》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论文的思路、方法与突破

第一章 朱熹《楚辞集注》成书考论

 第一节 《楚辞集注》的成书过程

一、《楚辞集注》成书过程

二、《楚辞集注》成书时间理惑

 第二节 《楚辞集注》的内容结构

一、《楚辞集注》乃注疏之作

二、《楚辞辩证》乃考辨之作

三、《楚辞后语》乃楚辞作品的广续之作

 第三节 《楚辞集注》的成书原因

一、《楚辞集注》成书的政治原因

二、朱熹作《楚辞集注》的情感原因

三、《楚辞集注》成书的学术及文化原因

第二章 《楚辞集注》版本研究

 第一节 《楚辞集注》版本概述

一、《楚辞集注》名称的沿革

二、《楚辞集注》的组成和卷数变化

三、《楚辞集注》的刊刻和卷帙分合

 第二节 《楚辞集注》早期刻本研究

一、《楚辞集注》宋刻本研究

二、《楚辞集注》元刻本研究

 第三节 《楚辞集注》明清刻本研究

一、明代《楚辞集注》刊刻的繁荣局面

二、清代《楚辞集注》刊刻的衰落

 第四节 《楚辞集注》的域外流传

一、《楚辞集注》的域外刻本

二、《楚辞集注》的域外藏本

第三章 朱熹《楚辞集注》训诂研究

 第一节 《楚辞集注》的训诂体例

体例一:以全章为断

体例二:先列校勘和注音,然后隔以“O”符号,再列释义

体例三:释义时,“先释字义,然后通解章内之意”

体例四:《离骚》全篇及《楚辞》部分篇目在释义时,先指出赋比兴手法的种类

体例五:《天问》的训诂体例,在通行体例基础上有小的变动

体例六:《楚辞后语》训诂体例的不统一

 第二节 《楚辞集注》的训诂内容

一、注音

二、字义训诂

三、名物训诂

四、讲述语法

五、校勘

 第三节 《楚辞集注》的释义内容

一、标明赋比兴

二、串讲文意

三、阐述章旨

四、阐发义理

五、辩驳妄说

六、多闻阙疑

 第四节 《楚辞集注》的训诂方法

一、声训法

二、对文则别

三、引文献法

四、反面论证法

五、类比法

六、例证法

 第五节 《楚辞集注》的训诂术语

一、用来下定义、立界说的术语:“曰”、“为”、“谓之”、“之谓”

二、用来说明特指某一事物的术语:“谓”

三、用来串讲句意或文意的术语:“言”

四、用来表示“意隔而通之”的术语:“犹”

五、用来解释形容词的术语:“貌”、“之貌”

六、用来注音的术语:“某与某同”、“某音某”、“某某反”、“如字”

七、用来说明通假字的术语:“某某通”、“某某古字通用”、“某某古字借用”

八、用来解释虚词的术语:“语词”、“词”、“辞”

九、校勘文字异同的术语:“一作”、“或作”、“本作”

 第六节 朱熹《楚辞集注》的训诂成就及影响

一、朱熹的训诂学思想

二、《楚辞集注》的训诂学成就

三、《楚辞集注》的训诂影响

第四章 朱熹《楚辞集注》诗学研究

 第一节 朱熹的文学思想和诗歌美学观

一、“文道合一”的文道观是朱熹文学思想的大纲

二、朱熹的诗歌关学观及其在《楚辞集注》中的表现

 第二节 朱熹的《楚辞》诗歌美学观

一、《楚词》不甚怨君:朱熹对《楚辞》思想内容的体认

二、《楚词》平易:朱熹对《楚辞》艺术风格的体认

 第三节 朱熹论屈原的人格精神

一、历代对屈原思想行为的评价

二、朱熹评价屈原人格的“忠君爱国”论

 第四节 《楚辞集注》中“赋比兴”学说的美学意义

一、朱熹的“赋比兴”学说

二、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对“赋比兴”学说的系统论述

三、朱熹“赋比兴”学说在《楚辞集注》中的运用

四、《楚辞集注》中“赋比兴”学说的美学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熹楚辞集注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永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75114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5002240
中图分类号 I222.3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