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三重革命——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正在人们身边发生,并逐步改变着人际关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从原先联系紧密的家庭、邻里社区和群体关系转向了更加广泛、松散、多元化的个人网络。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李·雷尼、巴里·威尔曼编著的这本《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便是对此种社会变迁的最新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对于廓清社会变迁的发展轨迹、技术带给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具有极大帮助。

内容推荐

社交网络革命、因特网革命和移动革命正在人们身边发生,并在逐步改变着人际关系、家庭、工作、社区等层面的游戏规则。人们逐步脱离了传统社会群体,变得更加个人化、网络化,但社会并没有崩溃,人们在走向个人化的同时,也保持着松散的联系,即人们作为个人,越来越变得网络化了,而非嵌入在一个个的群体之中。在网络化个人主义的时代,中心、焦点是个人,不是家庭,不是工作单位,不是邻里社区,同样也不是社会群体。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从原先联系紧密的家庭、邻里社区和群体关系转向了更加广泛的、松散的、也更加多元化的个人网络。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便是作者李·雷尼、巴里·威尔曼对此种社会变迁的最新理论回应,对于廓清人们对社会变迁、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的认识非常具有帮助。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编 三重革命

 第一章 网络化个人主义:新的社会操作系统

网络化的个人主义

三重革命对网络化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重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好的还是坏的影响

 第二章 社交网络革命

转向社交网络革命

人们认为自己是群体一员,其实他们是在网络之中

人们认为自己特立独行,其实他们是在网络之中

网络化的思维方式

社交网络视角的发展

始祖——乔治·齐美尔

“冷战”引发了社交网络的思考

社交网络的结构

分析社交网络

网络化个人主义的子群

个人的社交网络

网络化的社会

 第三章 互联网革命

为何互联网扩散的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广?

联网的个人电脑支持网络化的个人主义

互联网的扩张:早期使用者的故事

宽带吸引了早期和晚期多数使用者——“天路历程”在继续

数字鸿沟的现状

互联网文化

网络化的演变

 第四章 移动革命

最初的手机都是大块头

世界走向移动

语音加短信

智能手机:超越通话和短信

电脑走向移动和无线

生活在云端

永远在线和超级连接

控制社会交往的强度和范围

基于移动通信而建立的临时社区

面对面约会的新情境

拓展的社交

距离的弱化——但并非消失

联网之在、在亦不在、不在亦在

公共和私人空间界限的模糊

三重革命继续深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

第二编 网络化个人主义如何运作

 第五章 网络化的关系

从门对门到地方对地方的网络

从地方对地方到人对人的网络

在线和离线网络化的关系

个人网络有多大?

谁在个人网络中?

松散结合的、分隔的和专门的个人社区

核心网络比讨论重要问题更重要

Facebook时代的网络

越多,越快乐

 第六章 网络化的家庭

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

变化中的家庭:规模和过程

家庭角色的变化

家庭时间.网络时间

数字技术和网络化家庭

新的连接方式:夫妻之间保持联络

与孩子的连接

青少年使用短信

一起上网

网络化的家庭:连接的运动

 第七章 网络化的工作

在网络化组织中推进网络化工作的变革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扩散和使用

网络化的员工如何工作

网络化组织的崛起

在不同的团队中工作

家庭一工作的界限模糊

网络和飞机:连接北美和中国的桥梁

波音777和波音787飞机的分布式设计

线上和线下的网络化工作

 第八章 网络化的创作者

三重革命时代的“创造”

维基百科上的内容创造合作

加上你的标签

在线和离线的埃及革命

所有用户创造的内容如何改变了媒介图景

3月30日到4月5日的这一周

社交网络上的明星与“和土豆泥”

个人身份创造和声誉管理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网络化的创作者

每个人都想投身到这个行动

 第九章 网络化的信息

新闻的过去和现在

不断变化的信息和媒介生态

信息过量

个人信息的“自我监控”

自上而下的监控

相互之间的监视:我们彼此关注

自下而上的监督:监督权力阶层

处理“零隐私”

网络信息时代下丰富的生活方式

第三编 网络化世界的行事指南:现在和未来

 第十章 网络化个人的发展

琳达·埃文斯变成网络化的个人

作为网络化的个人如何发展

网络化个人的新素养

 第十一章 网络化个人主义的未来

未来趋势的驱动力:数字革命的定律

物理化和数字化的融合

社交、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

私人透明度和连通性的新逻辑

场景一:更加网络化的个体

场景二:信息被封锁和监视着的世界

未来将顺其自然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李·雷尼//巴里·威尔曼
译者 杨伯溆//高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10261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2014135514
中图分类号 C912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