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编著的这本《战后初期美国外交与旧金山媾和》讲述了日本战败以后主要处于美国的单独占领之下,但是随着冷战的逐步演进,美国逐渐确立了扶植日本的新政策。1951年9月8日的旧金山对日和会上,日本同不包括中苏印等国在内的48个国家签订了《旧金山对日和约》,还同美国签订了《美日安全条约》和《美日行政协定》,结成美日同盟关系。后来在美国的授意下,日本政府出台了“吉田书简”,美国最终实现了排斥新中国的目的。战后初期形成的旧金山体系,成为战后亚太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图书 | 战后初期美国外交与旧金山媾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孙瑜编著的这本《战后初期美国外交与旧金山媾和》讲述了日本战败以后主要处于美国的单独占领之下,但是随着冷战的逐步演进,美国逐渐确立了扶植日本的新政策。1951年9月8日的旧金山对日和会上,日本同不包括中苏印等国在内的48个国家签订了《旧金山对日和约》,还同美国签订了《美日安全条约》和《美日行政协定》,结成美日同盟关系。后来在美国的授意下,日本政府出台了“吉田书简”,美国最终实现了排斥新中国的目的。战后初期形成的旧金山体系,成为战后亚太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内容推荐 战后初期美国主要奉行削弱日本的政策,并对其进行改革。随着冷战的逐步演进,美国重新确立了扶植日本的新政策。在此背景下,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美国拉拢英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并竭力排斥中国、苏联等国,最终在1951年9月8日的旧金山和会上,日本同不包括中苏印等国在内的48个国家签订了《旧金山对日和约》。同日,美日还签订了《美日安全条约》和《美目行政协定》,建立了美日同盟。此后,在美国的授意下,日本政府出台了“吉田书简”,并同台湾当局签订“日台和约”,实现了美国排斥新中国的目的。战后初期形成的旧金山体系,成为战后亚太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孙瑜编著的这本《战后初期美国外交与旧金山媾和》以战后美国对日媾和政策的演变为线索,主要考察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与旧金山对日媾和的互动关系。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结构 第一章 美国政府对日媾和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日政策 一 二战期间的美国对日政策 二 战后初期的美国对日政策 第二节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媾和设想及主要活动 一 开创先河的贝尔纳斯设想 二 半途而废的赔偿计划 三 严惩日本的“博顿草案 四 不幸夭折的初次媾和 第三节 美国政府内部对日媾和政策的分歧 一 盟总的媾和政策 二 国防部的媾和政策 三 国务院的媾和政策 四 院部总大论战 第四节 美国政府内部对日媾和政策的统 一 美国对日政策的逆转 二 再度流产的二次媾和 三 杜勒斯登场与院部总协调 四 院部再协调与“远东条款”的形成 第二章 美国与盟国关于对日媾和问题的协调 第一节 美日两国媾和政策的接轨 一 日本政府的主要媾和政策 二 杜勒斯初访东京与政策试探 三 杜勒斯再访东京与安全条约的确立 四 杜勒斯三访东京:中国问题与劳务赔偿 第二节 美英两国媾和政策的磨合 一 中国问题的提出 二 美英协调与“莫里森—杜勒斯协定 第三节 美菲两国媾和政策的协调 一 菲律宾对日媾和政策的宗旨 二 美菲关于对日媾和问题的分歧 三 美菲协调与菲律宾对日媾和政策的软化 第四节 美澳新三国媾和政策的统 一 硬和平——媾和前期的主要特征 二 美澳新同盟——媾和后期的主要目标 第三章 美国与中苏印关于对日媾和问题的分歧 第一节 国民党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的边缘化 一 国民党对日媾和的原则及政策 二 台湾当局参加多边媾和之设想及努力 三 “莫里森—杜勒斯协定”与台湾当局无缘多边媾和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对日媾和政策及其与美国的对立 一 中国共产党对日媾和政策的雏形 二 中国共产党对日媾和政策的确定 三 假苏之口与对美批判 第三节 苏美两国在对日媾和问题上分道扬镳 一 苏联对日媾和政策的缘起 二 苏美两国对日媾和政策的角力 第四节 印度政府的对日媾和政策及其与美国的分歧 一 印度对日媾和政策的出台 二 印美两国关于对日媾和问题的分歧与交涉 三 印度对日媾和政策的影响及实质 第四章 美国主导下的旧金山对日媾和的实现 第一节 旧金山双约的签订 一 美国阵营与苏联阵营的冲突 二 日本与菲、澳、新等国的和解 三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要点 四 《美日安全条约》的要点 第二节 难产的《美日行政协定》 一 基地权问题与“逃避条款 二 领事裁判权问题与NATO模式 三 联合司令问题与口头密约 第五章 美国与“日台和约”的签订 第一节 吉田政府对华签约的根本政策 一 “大陆情结”与“小岛之恋 二 “静观待变”的拖延政策 三 英国与日本对华政策的互动 第二节 美国与“吉田书简”的出笼 一 适用范围的提出与美台交涉 二 杜勒斯四访东京与“吉田书简”原案 三 英国的终极态度与“吉田书简”的出笼 第三节 美国与“日台和约”的签订 一 美日台关于条约名称问题的交涉 二 美日台关于盟国权利和赔偿问题的协调 三 美日台关于条约适用范围问题的妥协 第六章 旧金山对日媾和的遗产 第一节 历史观问题 一 战争赔偿问题 二 战争性质问题 三 战犯处理问题 第二节 领土问题 一 钓鱼岛问题 二 “北方四岛”问题 第三节 国际关系问题 一 中日关系 二 日苏关系 三 美日同盟 四 中美关系 五 日韩关系 结论 一 关于旧金山体系的建立 二 关于旧金山对日媾和的影响 三 关于如何评价旧金山对日媾和 附录 附录一 旧金山对日媾和期间日本内阁一览 附录二 旧金山对日媾和期间重要人物表 附录三 旧金山对日媾和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后初期美国外交与旧金山媾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682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2 |
CIP核字 | 2014280065 |
中图分类号 | D871.20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