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学的道路与未来)
内容
目录

前言

上编 会议发言

一、开场篇

 学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的走势”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创新型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建立主体意识

 构建理论创新的平台

 经济学将发生一场重大的变革

二、创新交流篇

 不现实的假设是否可以接受——理论创新的方法论问题

 对话:陈平、盛洪、高王凌、陈钊、孙涤、张维迎、沈华嵩、林毅夫

 从均衡经济学到复杂演化经济学

 对话:何梦笔、张维迎、黄有光、林毅夫、黄凯南、盛洪

 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转变

 对话:张曙光、史正富、毛振华、黄有光、林毅夫、盛洪、张维迎

 神经元经济学

 对话:莫志宏、杨其静、黄有光、盛洪、林毅夫、孙涤、罗必良

 新结构经济学

 对话:何全胜、管毅平、茅于轼、冯兴元、毛振华、张曙光、聂庆平、孟捷、曹正汉、杨其静

 演化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综合研究

 对话:刘业进、黄有光、沈华嵩、陈平、盛洪、吴思、史正富

 暴力要素及相关均衡

 历史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对话:秋风、黄有光、孙涤、陈平、冯兴元

 经济学的转型

 对话:沈华嵩、罗必良、胡必亮、孙涤、陶永谊、李人庆、陈平、盛洪、张维迎

三、拾遗补阙篇

 经济学创新中的几对关系

 数学如何改变经济学

 结构对制度和转型的影响

 经济理论如何创新

 揭开“非理性之谜”:经济学的大综合

 地方文化、地方经济发展与经济学研究创新

 理解国有经济:产业控制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会议总结

下编 相关文献

 超越新古典——经济学的第四次革命与第四次综合

 经济学的革命

 超越经济理性的人际合作

 “互利经济学”的创新、偏颇与完善——评陶永谊的《互利:经济的逻辑》

 一般演化框架下“涌现”与合作秩序

 论家庭主义

 仁、恕与交易秩序

 代谢增长论:市场份额竞争,学习不确定性和技术小波

编辑推荐

这部由天则经济研究所编著的这本《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学的道路与未来)》是去年召开的《中国经济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讨会材料汇编。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重大变革不断湧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苏东制度易帜,西方世界因金融危机,也都经历着制度和生存方式的重大調整,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同时出现。重大变革事件不断湧现,反映在经济理论上,导至近年來不断出现新进展,推进理论的创新,但迄今很少有经济学方面的专门论著,來讨论它本身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因此可以认为,本书是站在学术前沿,以经济学未来发展走势和战略眼光提出问题,无疑会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走向产生积极影响。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会议发言、相关文献两编, 上编包括开场篇、创新交流篇、拾遗补阙篇三部分。主要包括: 学科“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走势”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型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建立主体意识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学的道路与未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天则经济研究所编
译者
编者 天则经济研究所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816009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5203432
中图分类号 F120.2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