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生态学研究
内容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恢复意义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红树林概述

一、红树林简介

二、红树林生态恢复造林的意义

 第二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概述

 第三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恢复造林意义

一、泉州湾河口湿地造林的生态意义

二、生态恢复造林的经济意义

三、生态恢复造林的旅游和休闲价值

四、生态恢复造林的药用价值

五、生态恢复造林在增强碳汇和去污能力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环境异质性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湿地环境及其异质性

 第二节 Arcgis地质统计空间分析方法

 第三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异质性

一、土壤pH异质性

二、土壤盐度异质性

三、营养元素异质性

四、重金属异质性

 第四节 泉州湾红树林生物环境的异质性

一、水解酶的异质性

二、氧化酶的异质性

三、微生物环境的异质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适应环境辨识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辨识方法

 第二节 植物生理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一、植物光合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二、植物泌盐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三、叶绿素荧光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第三节 植物动态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一、Logistic曲线

二、不同红树植物株高动态生长变化

三、不同红树植物生物量动态生长变化

 第四节 植物一土壤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一、植物一土壤系统对土壤淤积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二、植物一土壤系统对盐分和碱度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三、植物影响下的土壤营养物质对湿地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四、植物影响下的土壤酶对湿地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第五节 与植物匹配的河口湿地环境的辨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造林技术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优势红树林造林布局规划与优势树种造林技术

一、树种选择与布局原则

二、不同树种造林技术

 第二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造林

一、区域划分与优势植物筛选

二、植物的环境适应性

三、与植物匹配的适生环境

四、与湿地环境匹配的适生植物

五、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修复造林技术方案

六、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要点

七、红树林造林质量评价

 第三节 红树林造林过程中灾害的防范

一、台风灾害的防范

二、极端温度灾害的防范

三、极端干旱的防范

四、海水浸淹程度不均的防范

五、动物危害的防范

参考文献

附录 植物一土壤系统理化分析和生化测定方法

一、植物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二、植物动态生长的测定

三、土壤淤积测定

四、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五、土壤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吴沿友、周贵尧、于睿、林竑斌、刘荣成等编著的《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造林技术。通过综述多项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河口湿地生态恢复造林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泉州湾河口湿地立地特征、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异、生物环境的空间分布,阐明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环境的异质性,为泉州湾河口湿地各种微环境寻找对应的植物。从泉州湾河口湿地主要优势植物的生理、动态生长发育、植物一土壤系统3方面,开展了红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辨识了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的适应环境;依据泉州湾河口湿地的微环境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分异性和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信息,进行湿地植物物种的配置及动态管理;提出泉州湾河口湿地几种优势树种的造林技术,讨论了对泉州湾河口湿地造林过程中的自然灾害的防范。此外,本文还系统介绍了多项生物学指标及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湿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了解土壤生态学、生态教育、造林修复技术等领域发展动态的课外资料。

编辑推荐

吴沿友、周贵尧、于睿、林竑斌、刘荣成等编著的《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共4章。第一章,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恢复意义。介绍了红树林的基本特性,以及国内外红树林生态修复造林技术的现状。第二章,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环境异质性。对泉州湾河口湿地土壤生态环境和生物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阐明泉州湾河口湿地整体环境的空间异质特性。第三章,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适应环境辨识。从泉州湾河口湿地主要优势植物的生理、动态生长发育、植物—土壤系统三方面,研究了红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其适应环境的辨识,探讨了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与环境的相互辨识及选择规律。第四章,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造林技术。依据红树树种选择与布局原则,结合泉州湾河口湿地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3种优势树种的生态造林实际,提出泉州湾河口湿地整体生态修复造林方法,以及对常见自然灾害的具体防范措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生态学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沿友//周贵尧//于睿//林竑斌//刘荣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457783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2015225225
中图分类号 P942.573.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