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喋血山河(第2部)
内容
试读章节

西安事变爆发后,如何处置蒋介石,中共的策略怎样?

当时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的邓颖超,听到蒋介石被扣留的消息,“高兴地跑到院子里,和同志们一起,又唱又跳。她和许多同志一样,以为党中央一定主张杀掉蒋介石,替千千万万牺牲的烈士报仇,为中国革命搬掉一块最大的绊脚石”。

李维汉也说:“我们获此消息,欣喜若狂,当即在大庙里召开群众大会,由高岗主持。广为宣传,与会干部群众高呼‘枪毙蒋介石!’”

这种情绪和呼声,无疑会对中共中央决策层产生影响。

而中共中央的实际主持者毛泽东最初脸上并没有笑容,更没表什么态,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烟。由别的常委分管的苏区主要报纸《红色中华》上言辞激烈的文章,他反复阅读后,默默放置一旁,不置一词;好几位政治局委员请他作出除蒋的决定,他也只说,大家再研究研究吧。他的着眼点不是报仇,不是除掉某一个反动头头,而是怎样利用这个契机,推动全面抗战,在抗战中壮大革命力量。

几次非正式的会上,常委之间的私下交谈,他都很少发表意见,总是认真倾听,或者深入追询别人的主张。

几天过去了,党的最后决定迟迟不能形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冷了朋友的心。于是才有本书前面提到过的红军十将领支持张、杨通电的发表,才有红军主力向外运动做出援助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姿态。

这个时候的毛泽东,正式职务是党的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在名义上并不是党的总负责人——这个职务从遵义会议以来一直由张闻天担任。但是,也是从遵义会议开始,这位把红军和中国革命带出绝境的伟大天才由于他始终十分清醒的战略头脑,非凡的政治洞察力,练达过人的制驭能力,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自然而然地成了政治局的核心,他的意见往往成了党的最后决议。但是,他决不干预总负责人张闻天的日常工作,更不对别的常委指手画脚;不是重大问题,决不轻易发表意见。有一次,一位同志拿着即将发表的重要文章来找他,请他审读。他惊讶地瞧了这位同志半天,说:你不知道这不是我分管的范围吗?你应该去找恩来同志,或者洛甫同志。当然,他也有“越权”干预的时候。例如一九三六年四月九日晚,他在前线致电张闻天,指出:“目前不应该发布讨蒋令,而应发布告人民书与通电。”“我们的旗帜是讨日,在停止内战旗帜下实行一致抗日。”②然而,这种干预对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是多么重要啊!

毛泽东的思考终于成熟了。

他先是找张闻天交换意见,说服这位总负责人,以便在政治局会议上形成正确导向。  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之后,马上召开常委扩大会,讨论对西安事变的策略问题。

有几位同志发言,主张把蒋介石的个人罪行同南京政府分开,即使不得已除掉了蒋介石,也要设法把南京争取到抗日方面来。

毛泽东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没有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和没有南京政府的蒋介石,都是不能设想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形成全国大团结抗日的局面,试图把南京政府同蒋介石分开的考虑,行不通。

会上,各种意见都不约而同地有一个主张,不能放虎归山。

毛泽东对大家的意见进行了梳理、分析,以缜密的说理指出了各种意见的得失。他指出,抗日是大局,一切应该服从这个大局。对待蒋介石的态度,也要站在这个基点上来考虑。蒋介石不是亲日派,他和他的集团也感受到了来自日本的威胁。这是可以推动他接受联合抗日主张的基础。有这个基础,就可能成功。为什么还要杀他呢?为什么不可以有条件地放虎归山呢?

最后,毛泽东建议,不妨从和平解决的立场出发,派恩来同志赴西安斡旋;另一方面随时发回报告,中央再根据西安情况的变化修正策略。当然,恩来同志去了以后必须坚持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解决。

周恩来率博古、叶剑英、罗瑞卿骑马到肤施,乘坐张学良的座机,直飞西安。

张学良把他公馆中的一幢楼房腾出来供他们居住,杨虎城派亲信厨师来主理伙食。

当晚,周恩来与张学良促膝交谈,直至深夜。

张学良向他介绍了蒋介石被扣后的表现,南京的动向,各方面的反应,然后问中共方面有什么好主意。P1-2

书评(媒体评论)

温靖邦的历史小说是不像小说的小说,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也是他最大的特点,堪称大河之作。

——谭兴国(评论家)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温靖邦创作的《喋血山河(第2部)》是全景式描写抗日战争的信史类长篇小说《喋血山河》的第二部,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写到正面战场东南会战失利,南京陷落,台儿庄惨胜,徐州会战失败。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均想获取最有利于自己的局面。充满公子哥儿气的张学良不顾众人反对,亲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深陷囵圄,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均被蒋介石巧手肢解。在各方斡旋之下,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御外辱。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在此背景下,中日双方在正面战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大会战。首先打响的是淞沪会战,国民党中央军精锐尽出,中日双方共投入上百万军队。因种种部署失当,加上军队素质上的差距,在经过三个月的顽强抵抗后,国军不支后撤,进而演变为大溃逃,上海、南京相继失陷。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受难人数超过三十万。国军后虽在台儿庄取得惨胜,但终究无法改变战争的结果,徐州、太原相继失守。小说对正面战场诸次战役均有详细描写,众多的中华好儿女们前赴后继,上至将军,下至小兵,均以热血报国、马革裹尸为荣,读来为之潸然泪下。

编辑推荐

温靖邦创作的《喋血山河(第2部)》在写作上利用了大量的史料,从抗战时期的报纸、军情电报,到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档案、回忆录、史料汇编等等,使作品建立在坚实的、汗牛充栋的史料基础上。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得心应手地铺陈抗战往事,纸上谈兵,谈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这部小说具有了信史的品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喋血山河(第2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靖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6457
开本 16开
页数 4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201518879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