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麦田的守望者
内容
编辑推荐

吴声怡编著的《文化麦田的守望者》收录了吴声怡教授近年来的各种散文、评论、对答等文章,共分为”观世相”、”境与道”、”男女间”、”主客谈”四大部分,展现了作者对于大千世界的观察与思考、描绘与评论,文思纵横、文采斐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不失为一本人文色彩较浓的文化类读本。

内容推荐

作者吴声怡旅居西方近半年,细致地考察了西方文化,再加之深厚的东方文化功底,将中西方文化作比较,寻求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之路,将所思考的内容化为文字,就形成了《文化麦田的守望者》。

本书分为”观世相”、”境与道”、”男女间”、”主客谈”四大部分。

目录

观世相:大千世界,有感即抒

 没有星星,没有云

 论名利与创造力

 随感

 士:只在此山中

 灵山微笑

 命运与神相:磻溪,一轮新月如钩

 成功是一种偶然

 享受疾病

 完美是一个谎言

 人,是一架梯子

 天若有爱

 灵鹫山

 流氓,当休矣!

 问鬼神

 相信自己的人活在天堂

 无中生有

 杨梅熟了

  ——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95周年

 流动的平衡

 把月亮烧穿

 你在吗?

 我的邻居是一群谷谷鸟

 身体比脑袋聪明

 我走了

 生活,要慢慢走

 慎独

 城市精神纵横谈

 神经的“精神”

 士:帝力何有于我哉!

 “士”风日下,国之不祥

 国清才子贵

 影和响:什么都是浮云

 只有独立,才能站立

 权力意志:被误解的尼采

 为什么你还要?——我读《兄弟》

 蟑螂的哲学

 音乐:饺子皮和饺子馅

 又见梧桐树

 有一种爱,叫折腾!

 老师,是一片广袤的原野

 《三傻大闹宝莱坞》:我们离大学精神有多远?

 “神”与“不神”

 印度纪行

 我们再也不那么温良恭俭让

 播种

 洪荒莱麦地籁笙——禅谈《莱笙诗选》

 道山今日添花香

 你是你自己的品牌

 请对自己说是

 给你

 我看“莫言热”

 鼓山止观

境与道:灵空有悟,妙心自得

 我,是一座空庙

 灵空论

 生活,像风一样轻

 自在: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

 心功夫,那条回家的路

 自在人:一个天真的孩子

 自在人:Self! 21世纪心新人类

 清明

 站着的人

 与神共舞

 祈祷

 乌山风月

 活水源头

 大音希声

 论知识

 论方法

 灵空一滴水

 “只为男人”

 门

 和声

 我是野生的

 一勺灵空蜜

 师父在哪里?

 我,是一壶药

 灵性和灵空:芒种,我与菩提达摩相遇

 金钥匙

 吝啬是一种灵性的便秘

 天真的人

 我的天空没有云

 谷雨云顶山

 滴答滴答

 太阳就在那

 当你空无,你将充满

 你,回到家了吗?

 那一双清澈的眼睛

 请你空空地来

 我,是一片枯叶

 世界消失了

 Oh,那崖,那树,那人

 天亮了

 你,活在受苦之中

 空镜

 除非你成长

 消失

 把美倒进玫瑰花

 知道

 知我者

 疯井

 无为即是初来的爱

 有一种快乐叫怡悦

 缘木得鱼

 回家

 爱着,快乐着

 1900:音乐星空的一个真诚生命

 没有水,没有海洋

 生命的本来是特色

 一叶如来

 向整体成长

 “魔镜”·大道

 夜

 存在的芬芳

 Self

 Sin

 听与看

 恐惧

 看病

 身体是你的庙宇

 花开有声

 单独,是一座山峰

 自在人:消失在舞蹈里

 一根锐利的针

 源头活水来

 落叶

 云·海·松风

 十字谕:今生我往哪里走?

 生与死:你的天空没有云来云往

 自由与枷锁

 无聊:那个来自源头的病

 人定:给轰鸣的大脑安个开关

 当你不在的时候,“上帝”在

 不是舞者,你就是那支舞!

 拈花微笑:从柏拉图到负宇宙

 禅风西渐:你到家了吗?(上)

 禅风西渐:你到家了吗?(下)

 空杯无量:1992,紫金山下的“鹅湖论辩”

 坐着:12年,我静静面对一面空墙

男女间:谈论两性,探究人心

 美女·美文·爱

 这是我房间的钥匙

 有一种智慧叫女人

 女人比男人聪明

 冷山,因爱无惧

 如果你爱

 如果你真心爱她

 最远的距离

 带着爱,看

 女人,生命中那道远逝的虹!

 当女人生出她自己

 谁切断了女人的翅膀?

 男人因为不强大,所以总让女人背黑锅

 发生在脑部的性高潮

 祈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婚姻:你准备好了吗?

 无聊:没有爱的婚姻

 别让婚姻成为一种剥削制度

 婚姻

 不婚,新女性的觉醒与解放

 在树上

 女人已死,男人怎么活?

 “我爱你!”——那是句废话

 爱,是最极致的“毒品”

 一个禅者关于思想、心灵和爱的思考

 爱:一位禅者的梵行

主客谈:一一对答,两两相启

 甲、乙、丙、丁与我的对话录

 对话录:书院式教学的文化尝试

试读章节

没有星星,没有云

我刚看了某大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学佛人如何理直气壮地求财。看这题目,就觉得不爽!“学佛人”还“求财”?还“理直气壮”?而且出自一位佛门“高僧大德,,之口!

对这位“大师”,其实我早有研究。我几乎通读过他出版的、挤满了新华书店书架的所有“论著”,那些“论著”真是铺天盖地!就连那庄严的佛门大殿,也摆满了他的“专著”。但我只用一句话归纳他的“学说”:分文不值!之所以分文不值,是因为他的东西未入佛门究竟。

如果说某“学术超女”教授的东西是“鸡汤”,那么,大师的东东就只是“菜汤”,甚至连菜汤都不如,纯粹是打着宗教的旗号招摇名利。如果把他身上的那件袈裟脱了,他的那副尊容,还不如鼓山路边一个摆摊算命的“庄严”。

天下万物各行其道!既然投身佛门,怎么还想着“求财”?要求财,就去办企业,做实业;要求官,就去考公务员;你人了佛门,就该心无旁鹜:求佛求道。

道常无为!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比如你是一寺方丈,你受十方供养,衣食无忧,你整天干什么?修行!什么“发展文化产业”,“振兴民族文化”,“建立和谐寺院”,这些都是走火人魔!那是市长的事,你僭越啦!这叫: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必遭祸殃。

在古印度,曾经有这么一位国王,他散尽万贯家产,只给自己留下一张毛毯,飘然而去,走上修行路。在路上,有一根荆棘钩住了他的毛毯。为了不伤及荆棘,他把毛毯撕下一半留给荆棘,自己剩半张毛毯。又走了一段路,他碰见一个乞丐,他没有东西可以给了,除了半张毛毯。但是,他给了,给出了最后的半张毛毯。从此他一丝不挂,托钵修行,日食一餐,天当被,地当床。后来,这位行者成为一代宗师。

佛教传人我东土胜地,后来演化出丛林制度,这已经给出家人极大的福荫了,作为修行者,应当知足。

但有那么一群闽东人,以出家为“事业”,通过“承包寺庙”,大发其财,香车名牌,真金白银,一概照单全收。还以为自己是济癫大和尚,可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了呢!如果是这样,请你把吃进去的鱼吐出来变成活鱼,放养到池塘给众生开眼看看。

无道无功,利用众生纯朴的信仰,发自己的财,这个孽,百万亿干劫也消不了!以寺庙为“平台”,把民众信仰当赚钱工具,这事万万干不得!因为它不符合道。可离非道,离道就是邪教。政治也一样,为政有为政之道。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就是政治之道。你不能、也不该利用民众信仰去搞政治,比如为了某些目的,今天捧“牛祖”,明天捧“羊祖”,后天捧“什么祖”,若不符合我利益了,又加以口诛笔伐。这不是大政治家干的事,这是山贼毛盗、猥琐小人干的事。在欧美,你见过哪个宗教领袖到大学里演讲布道吗?为什么?

还有,在西方对未成年人灌输宗教信仰,是违法的。孩子还没成年,你说你是他爹,要他信什么什么叉叉教,这不是灵魂强奸吗?

更可怖的是,有些公司老板自己信了什么叉叉教,却通过公司制度强迫员工也跟着信。这都是什么事嘛!

上帝无言,百鬼狰狞!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艺术、思想、学术都出现了这类情形。一些如某大师之流的“高僧大德”四处招摇。他们也许只是某家电视台的一夜“营销”,也许只是某位“高官”的一次接见,然后就一路“走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从来不同意愤青们愤世嫉俗的作派,我以为,中国当今社会现状,一定是好事!但前提是:社会要开放!

在开放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魑魅魍魉、百鬼狰狞并不可怕。

星有芒角,见月暗淡。

没有火,没有太阳。没有星星,没有云。

有人问:“什么是修行人本分事?”我回答:“为什么扔掉真金,却去捡瓦片碎石呢?”

论名利与剑造力

愈是伟大的人物,人们需要愈长的时间才能够看见他们的伟大。因为当一个真正的伟人诞生时,没有任何标准能够认定他的伟大,没有任何地图能够找到他。他必须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而当他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时,他也已经走了。

比如耶稣,在他的时代里并不有名。如果没有《圣经》,甚至不会有任何关于他的记录。这些记录来自他的几位门徒,除此之外从来没有人提起他,没有人关心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

耶稣在世的时候没有名声,也不算成功,但渐渐地,他变得愈来愈重要,慢慢地人们开始认识他,但这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然而,你仔细想想……耶稣所说的话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说过话,他对于说话的技巧、对于辩论没有任何概念,从来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课程,但他的辩论有史以来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之相较。他的秘密是什么呢?因为他拥有真正的洞见,他已看透了那个未知的;他触摸过未知,还有那个不可知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的是名声,那就别谈创造力。我并不是说具有创造力的人不会出名,只是那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几乎是种意外,而且很花时间。

那些在学校里得过金牌奖的人后来都不见了,没有再显示他们的任何价值;他们的辉煌终止于金牌,得奖后便不再有任何消息。生命并不苛求他们,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文凭却失去了所有,现在他们唯一拥有的只是文凭和学位了。

我曾经收到一张教授的名片,名片上除了一大排头衔外,还用括号注明硕士是南方某著名大学的,博士是北方某著名大学的。看来此公除了头衔,一无所有。后来听他讲座,果然一无是处。

真正聪明的人不见得能够合乎社会的标准。你知道爱因斯坦没有通过他的大学入学考试吗?这么富有创造力又聪明的人,要他像其他人一样用那么愚蠢的方式来考试是不可能的。

而那些被各式各类的考试淹没的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是蠢才,如各地的什么一中、三中、附中的学生,那儿出来的学生哪里还是人,简直就是一台考试机器。

但这不能怪学生,不能怪孩子。每一个孩子在最初入学的时候都非常的聪明,但很少有人离开大学时仍然是聪明的。

你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呢?各种资料而已。你头脑里充满了记忆,你可以重复,可以再创造,也就是所谓的考试。如果你能够吐出所有填塞给他的资料,你就被认为是聪明的。所以,你被强迫吞咽下各种资料,不断地吞咽,然后再把它们呕吐出来填到测验卷上。如果你能够有效率地呕吐,你就被认为是聪明的;如果你吐出来的东西和当初塞给你的一模一样,你就被认为是优秀生。

有大学生模仿小沈阳的大学版《不差钱》写道:眼睛一闭一睁,一堂课过去了;眼睛一闭一睁,一上午就过去了。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下课了,但人没醒。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醒了,但没下课。最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上课了,但睡不着。

我说过,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我们的教育方式需要彻底的转变。课堂里需要有更多的喜悦,大学里需要有更多的生机,更多的舞蹈、音乐、诗意,更多的创造力和更多的聪明,而强记学习的方式必须被彻底地扬弃。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早在20多年前就号召学生:如果老师课讲得不好,你们可以不听。

大学之魂是创造。

可是,你可以到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里逛一逛,看看那里都有些什么创造性的工作。在大学里,数以干计的论文不断地发表出来,各种名号响亮的学位也不断地颁发出去,但从来没有人关心那些论文的下场如何,它们只是在图书馆里不断地累积成为垃圾而已。没有多少人会去阅读它们,没有多少人会因此得到灵感。好吧,或许有少数人会去看一看那些论文,但那也只是因为他们需要写出另一篇论文,这些未来的博士当然得看一看这些论文。

但这样的大学无法创造出莎士比亚、泰戈尔、托尔斯泰、纪伯伦。这样的大学制造出来的只是垃圾,一些全然无用的东西,这就是不断发生在大学里的智力游戏。

聪明才智创造出毕加索、梵高、莫扎特、贝多芬。聪明才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向度,它与头脑无关,而与心有关。P3-6

序言

“不谈学术,只谈风月”,我赞成这样的IZl号。

古今中外,那些真正懂得学术、深谙哲学,站在文化顶峰上的人,他们的言说,从来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学术文章”、鸿篇巨制。老子《道德经》5000言,显然是一篇散文,《金刚经》是一部佛陀和弟子的对话录,庄子留给我们的不朽智慧是寓言……

人类历史上并不缺乏伟大的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它们都曾绽放出绚烂夺目的文明之花,却也在盛极一时之后一一衰败消亡。4000年来,为什么只有华夏文明延绵不绝?而为什么当西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后,中国被远远地甩在了后头,尤其是最近100多年来,文明失落,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精神”的失落。

本书定名为“文化麦田的守望者”,它倾心呼唤远去的华夏文明精魂。但本书不是道貌岸然的说教,也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宏图担当”,甚至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在我看来也是做作的。

形象地说,本书是一座森林,文化森林,这里有蓝天、白云、小鸟、溪涧、飞蝶,它歌唱生命,复归自然,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诸教,出入百家。

为了便于阅读,本书按“观世相”、“境与道”、“男女间”、“主客谈”等四大板块编排。收入本书的文章,形式多样,散文、诗歌、评论、对话、短札……当然,还有我游学大江南北的演讲稿,内容涵盖哲学、心理学、心灵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管理、经济、教育、健康、养生、中医等广泛领域。

夕阳芳草寻常事,解用全成绝妙辞。

能写成这样一本书,还得感恩我们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些文章原来陆陆续续发表在我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渐渐地,读的人多了,一方面是好评如潮,另一方面是争论纷涌,由此,我顿觉兴致盎然,不断地跟同学、朋友互动。于是,新文章、新思想、新观点如深岩泉源,激喷而出。

感谢我的博士生刘亚娜同学,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花费了极大的心血,把我这些散落在互联网上的文字搜集、整理、编纂成册,形成此书。

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还有屈峰、黄凌云、刘阳、李健果(中国台湾)、王向东、林舒、游建章、尹利军、李勇泉、陈训明、赵金杰、曹仁稳、谢向英、施生旭、陈宪泽、罗霞、刘路星、刘斌、胡慧敏,在此一并致谢!

是为序。

吴声怡

2015.5.13于淮安半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麦田的守望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声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117914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8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201516426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1
18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