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滋浦编写的《粤乐寻源辨踪》试图探索粤乐的起源与沙湾这个文化名乡的关系,涉猎面较广,除了归纳引用广府戏剧、音乐的史料外,还运用了沙湾先辈们从事音乐、文艺活动的重点资料,力求从中反映及还原历史的场景,以祈引起粤乐研究者及乐界全仁的思考。书中还重点述及传统文学与粤乐的关系。
图书 | 粤乐寻源辨踪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何滋浦编写的《粤乐寻源辨踪》试图探索粤乐的起源与沙湾这个文化名乡的关系,涉猎面较广,除了归纳引用广府戏剧、音乐的史料外,还运用了沙湾先辈们从事音乐、文艺活动的重点资料,力求从中反映及还原历史的场景,以祈引起粤乐研究者及乐界全仁的思考。书中还重点述及传统文学与粤乐的关系。 目录 编者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思考粤乐 绕不开的关键词 广州怎么了 粤讴与冯询、招子庸 新文化运动 粤乐与戏馆、戏院 粤乐与录音技术 商业运作与团队操作 粤乐创作与唱片 粤乐还是“广东音乐” 粤乐与出版业 粤乐、扬琴与丘鹤俦 粤乐、扬琴与严老烈 粤胡与扬琴的改革 乐器改造与音响业 粤乐与八音班 粤乐与花舫、歌楼、行歌者 粤乐与佛教音乐 粤乐与道教音乐 粤乐与广府的戏剧创作 广府首位剧作家韩上桂 “外江班”与“本地班” 戏曲粤化的渐变与突变 粤乐与“过场小曲” 从私伙局想开去 第二部分 发现沙湾 印象中的古沙湾 沙湾何族的“太公田” 从匾额、楹联所引发的思考 肇造沙湾音乐的“亚文化层” 清代沙湾与广府文风 省城“玩戏之风”与沙湾“玩家” 何博众、何柳堂与《琵琶乐谱》 沙湾的戏曲、音乐 第三部分 思考沙湾 沙湾音乐的源头与衍变轨迹 沙湾音乐承传之无奈 粤乐源头与署名 沙湾戏曲音乐的思考 粤乐与昆曲、明清小令 寻古法创新声 诗词、粤乐一齐“玩”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粤乐寻源辨踪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滋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0963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6 |
CIP核字 | 2015077522 |
中图分类号 | J632.7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