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所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支撑,深入系统地挖掘这一时期的红色资源,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开发、编写了若干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图书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所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支撑,深入系统地挖掘这一时期的红色资源,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开发、编写了若干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西柏坡与新中国 一、载舟覆舟 1-1得民心者得天下 1-2失民心者失天下 二、胜利之源 1-3农民分田 1-4支前大军 1-5力量之源 三、取胜之道 1-6运筹帷幄 1-7隐蔽战线 1-8众星拱月 四、绘制蓝图 1-9政权奠基 1-10盛会召开 五、历史必然 1-11五一口号 1-12忆“窑洞对” 第二篇 西柏坡精神与党的建设 一、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2-1信仰的力量 2-2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2-3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二、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2-4永恒的课题 2-5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6忘我的工作作风 2-7把群众当亲人 2-8关心下属 2-9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四、维护党的肌体健康 2-10严格要求子女 2-11七届二中全会的“六条规定” 2-12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五、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13建立党委会议制度 2-14党委会工作方法十二条 2-15这是立规矩的地方 六、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 2-16清醒自信 2-17警钟长鸣 第三篇 赶考行与中国梦 一、进京赶考 3-1毛泽东:不当李自成 二、薪火相传 3-2邓小平:两上西柏坡 3-3江泽民:西柏坡的记忆 3-4胡锦涛:情系西柏坡 3-5习近平:西柏坡的思考 三、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3-6齐庆三先进事迹感动一代人 3-7刘金国——永葆党的先进性 3-8感动中国:涞源羊倌冒死拦火车 3-9“善行河北”——西柏坡精神的发扬光大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10从西柏坡精神到中国梦 结束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4267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8 |
CIP核字 | 2015093695 |
中图分类号 | G6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