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之美与灵魂之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潘汝编著的《艺术之美与灵魂之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建立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已有的伯格曼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同时,着重选取了伯格曼各个时期的12部代表性电影作品,其中包括《第七封印》、《处女泉》、《假面》、《狼的时刻》、《沉默》、《呼喊与细语》、《芬妮与亚历山大》等极负盛名的经典作品,随时勾连伯格曼的人生轨迹,进行集中深入的个案剖析,对作品的处理,更是反复进行揣摩、悉心加以比较,不乏全新的解读和发现,力图梳理出弥漫在伯格曼作品中的对于与现存生活秩序紧密相关的生命价值问题的宗教思想。

本书通过发掘伯格曼电影作品的内在意义,显示了电影作品研究与批评参与电影作品意义再生产的价值,昭示了电影在审美娱乐之外探讨严肃社会问题和深邃宗教哲思的可能性,拓展了电影艺术文化广袤的发展空间,从而也为华语电影的思想性建设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内容推荐

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是世界电影史上屈指可数的、通过虚构的电影故事探讨严肃社会问题和深邃思想的著名导演。

《艺术之美与灵魂之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着重选取伯格曼各个时期的10余部电影作品,进行个案分析、符号解读,进而梳理其作品中与人类的终极命题紧密相关的灵魂之思。

《第七封印》是伯格曼灵魂之思的纲领性影片——不断地否定、质疑,不倦地热切追寻:否定传统宗教超验性观念对生命的束缚,追寻现世的属人的神圣使命与信仰。其后的诸多影片都是循着“否定”和“追寻”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处女泉》、《犹在镜中》、《冬日之光》;《假面》、《秋天奏鸣曲》、《傀儡生命》;《狼的时刻》、《羞耻》、《激情》等三组影片从三个方面表现了在现代性语境中,成年的人类所经历的炼狱般的苦痛:人神的契约已经终止,人存在的真相被遮蔽,人自身的统合被打碎,人性变异残缺;《呼喊与细语》、《芬妮与亚历山大》、《萨拉邦德》这三部经典影片则表达了伯格曼所酝酿的新的哲思与信仰:“身体”与“欲爱”作为冲破“二元对立”的重要力量,是“生命的真正根基”,代表了信仰实存的新形态。

最后,作者潘汝提出了伯格曼研究的现实期待:我们要在即将到来的人类对故事片的思想性企盼的又一次热潮中,紧紧抓住媒介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将包括伯格曼等人的思考在内的、人类文明的一切思想性的成果,适时、恰当地转换为扎扎实实的电影艺术的实践。

目录

引论

 一、谜一样的“魔术师”

 二、持续不断的探究热潮

 三、天才的“一元论者”

第一章 谱写“两希”文明殊途同归的诗篇

 第一节 希腊文明铺陈的人生底色

一、狄奥尼索斯的狂喜

二、古希腊悲剧精神的浸润

三、阿波罗的梦中居民

 第二节 希伯来文明的心理投射

一、“我深深背负罪恶感”

二、神的烈怒与惩戒

 第三节 催进“两希”文明生态均衡的根基与努力

一、童年经验:构建对世界的认识模式和反应系统的基础

二、“罪与罚”的超拔:理性与信仰

三、在存在主义的维度中:日神艺术与基督教的融合

第二章 《第七封印》:在宗教的废墟上为信仰奠基

 第一节 宗教华袍下的现代性

 一、序幕:双重“创世纪”寓意

 二、背景:浴火重生

 三、题解:多重现实意义

 第二节 死神的追索和现代意义上的人

 一、宗教的死亡观

 二、死神之谜

 三、向死而生:人的主体性

 第三节 宗教性诉求梦归何处

 一、现代人的宗教困境

 二、宗教价值的隐喻式寄托

 三、伯格曼的宗教超越及其意义

第三章 光影的炼狱:虚无·孤寂·癫狂

 第一节 跌落的信仰

一、《处女泉》:神的祭坛

二、《犹在镜中》:狰狞的毒蜘蛛

三、《冬日之光》:牧师的三重幻灭

 第二节 被遮蔽的真相

一、《假面》:揭开一切语言的伪饰

二、《秋天奏鸣曲》:话语争夺战掩盖下的骨肉厮杀

三、《傀儡生命》:“性”在权力要挟下言说的疯狂幻象

 第三节 生命的孤岛

一、《狼的时刻》:越界的疯人

二、《耻辱》:人性的战争

三、《激情》:绝境的轮回

第四章 沉默的秘密:身体·欲爱·神性

 第一节 《呼喊与细语》:身体的深沉力量

一、身体:人之纠结

二、身体:超越时间

三、身体:人神沟通

 第二节 《芬妮与亚历山大》:欲爱的华美诗篇

一、欲爱的本质:疏离者的复合

二、欲爱的疏离和复合的普遍意义

三、欲爱包容力比多

四、欲爱的神性力量

 第三节 《萨拉邦德》:和解的终局

一、音乐的隐喻

二、不伦之爱的出路与身体的和解

第五章 现实语境中的伯格曼研究

一、思想的力量:欧洲作者电影视域中的伯格曼

二、现实语境:当下电影对思想性的呼唤与回归

三、伯格曼研究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年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之美与灵魂之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7778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5133089
中图分类号 J905.53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