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之罪(克里夫顿纪事)
内容
试读章节

“我的真名是哈利·克里夫顿。”

“你要是哈利·克里夫顿,那我就是巴比·鲁斯了。”刑警克洛夫斯基边说边把烟点上了。

“不是这样的,”哈利说道,“你不知道这中间有个天大的误会。我确实是哈利·克里夫顿,来自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市,之前和汤姆·布拉德肖在同一艘船上干活。”

“省省吧,留着讲给你的律师听吧。”刑警说完长吐了口烟,小小的牢房里立刻烟雾缭绕。

“可我没有律师呀。”哈利辩驳道。

“小子,我要是像你一样蹚了这档子浑水,准会去找找塞夫顿·吉尔克斯,他可算是你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塞夫顿·吉尔克斯是谁?”

“你之前可能没听说过,他可是纽约最厉害的律师。”刑警说着,又吐出一口烟,“明天早上九点,他倒是会来见见你,酬劳已经付给他了,否则他才不会来。”

“可是——”哈利刚开口,克洛夫斯基“嘭”的一声一掌拍在了牢门上。

“明天上午吉尔克斯来的时候,”克洛夫斯基没理会哈利,继续说道,“你最好编个更有说服力的故事,别再瞎扯什么我们抓错人之类的鬼话了。你都和移民局的人说了你是汤姆·布拉德肖,如果他们都信你就是汤姆·布拉德肖,那法官又怎么会不信呢?”

警长的烟呛得哈利直咳嗽,没等他吐出第二口“烟雾弹”,牢门打开了。这位警长没有再说什么就出去了,身后的门“嘭”的关上了。哈利瘫倒在靠着墙边的床上,脑袋底下的枕头硬得跟板砖似的。他盯着头顶上的天花板发呆,想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应该如何在这个大洋彼岸的监狱里顶着杀人犯的罪名度过。

晨间的光影浮动着,穿过窗闩照进牢房里,又过了许久门才被打开。虽然为时尚早,哈利却早已醒来多时。

狱吏端着盘吃的慢悠悠地走了进来,恐怕连救世军都不会给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吃盘子里的那种东西。他把盘子往小木桌上一放,一声不吭就走了。

哈利看了一眼盘子里的东西,起身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每走一步,他心里愈发确信,只要他把自己冒充汤姆·布拉德肖的原因说给吉尔克斯先生听,这事很快就能解决了。顶多就是把他驱逐出境,而这恰恰与他的原计划不谋而合,因为他一直打算回英国加入海军。

早晨八点五十五分,哈利坐在床尾,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吉尔克斯先生。直到九点十二分,巨大的铁门才打开。哈利从床上一跃而起,狱吏站到一边以便让他身后的高个子男士进门,只见他满头银发,器宇不凡。哈利估摸着这个男人的年纪应该和外公相仿。吉尔克斯先生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细纹双排扣西服,里面的白衬衫上打着一条条纹领带。他脸上的倦容似乎在提醒哈利:没什么会令他感到惊讶。

“早上好,”他朝哈利淡淡一笑,说道,“我是塞夫顿·吉尔克斯,是吉尔克斯、迈尔斯和阿伯内西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布拉德肖夫妇委托我在你即将开庭的审判中做你的辩护律师。”

哈利把牢房里唯一一把椅子让给了吉尔克斯坐,就好像他是自己的一位老朋友,顺道来牛津大学看望自己,大家一起在书房里喝茶聊天一样。哈利则坐在了床上,看着眼前这位律师打开公文包,抽出一本黄色的便签簿,放在了桌上。

吉尔克斯从内兜里掏出一支笔,说道:“你我都心知肚明,你并不是布拉德肖中尉,所以你最好先告诉我你的真实身份。”

吉尔克斯律师听着哈利的故事,着实吃了一惊,但他依旧不动声色。接着,哈利说到自己是如何沦为阶下囚时,吉尔克斯一直低头在他黄色的便签薄上“刷刷”地做着笔录。叙述完,哈利满心以为自己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毕竟他的辩护律师非常资深——可吉尔克斯的第一个问题就让哈利觉察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你刚才说你在‘堪萨斯星号’上的时候给你妈妈写了封信,还告诉她你冒充布拉德肖的原因,是这样吗?”

“没错,先生。我不想我妈妈无辜遭罪,但我也希望她能理解我为什么会作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决定。”

“好吧,变换身份的确可以解决你之前惹的一堆麻烦事,这点我很理解。但是你想过没有,为此你又陷入了另一堆更复杂的麻烦中,这在我看来真是得不偿失。”吉尔克斯说道。他的第二个问题让哈利更加讶异,“你还记得那封信的内容吗?”

“当然。那封信我写写改改了很多次,现在几乎能倒背如流了。”

“那就让我来考考你的记忆力。”说完,吉尔克斯从黄色的便签簿上撕下了一张纸,和钢笔一起递给了哈利。

P1-3

书评(媒体评论)

“阿切尔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会讲故事的人。”——《星期日邮报》

“如果诺贝尔奖设立‘最会讲故事奖’,阿切尔一定会获奖。”——《每日电讯报》

“和大仲马媲美的讲故事的能力。”——《华盛顿邮报》

“阿切尔是个娱乐大师。”——《泰晤士报》

“阿切尔拥有不容置疑的创作能力、旺盛的精力以及轻松愉快的风格。”  ——《周日电讯》

目录

正文

序言

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业界的一员,诚然,我们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原版的英美文学作品,常常徜徉而留恋其中,深感那些流淌的文字,无声而胜有声!同时,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择其优者加以中译的实践,通过联系和取得出版支持等形式,从心底里渴望与更多阶层的读者分享,以回馈社会大众的支持。

幸运的是,我们偶然中接触到了英文原版的《克里夫顿纪事TheClifton Chronicles Volumes>>系列丛书,它们是英国畅销书作家杰弗里·霍华德·阿切尔(Jeffrey Howard Archer,1940年4月15日一)新近的作品。该系列丛书共有五部曲,现推出面市的前四部,包括第一部《时间会证明一切Only Time Will Tell》,第二部《父之罪Sins of Father》,第三部《不可说的秘密Best Kept Secret》,第四部《小心你许的愿望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该系列丛书一经发售,便受到市场的热捧,长期位居同类书籍销售世界排行榜前列,特别是曾经多次荣登英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等国的畅销书榜首位置。

凡事皆有因。作为受欢迎的作品,我们皆能发现背后深层的原因:

一是作家杰弗里·霍华德·阿切尔可谓经历丰富,荣誉和著作等一身。曾在牛津大学就读的他,当选过英国下议院议员、保守党副主席,受封为终身贵族Weston—super—Mare男爵,也因招妓丑闻而退出政治舞台。前后创作出版了二十多部文学巨著。在作品高产的同时,行书质量也堪称上乘,有口皆碑。

二是他的作品很受主流媒体赞誉。华盛顿邮报曾评论说:“杰弗里’霍华德‘阿切尔是可与大仲马比肩的小说大家,他们都拥有着他人所无法企及的高超写作技巧。”伦敦《每日电报》评论说:“如果诺贝尔奖根据说故事的技巧设置一个奖项,阿切尔应该早就拥入囊中了。”时代周刊评论说:“阿切尔在给人以精神愉悦上堪称大师。”它们便捷、高信誉而有效地在作者、读者和传媒介之间形成了互动,留给读者以更多的期待。

三是该系列丛书作品本身从内容到形式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首先是作者对众多人物的精雕刻画,社会百态的入木洞悉以及现代历史场面的恢宏编织。以年代叙事交叉出场的各位主人公刻画自是鞭辟入里、触及灵魂,其形象的丰满和充实自不待言;作者笔下的各色配角也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涵括从地位卑微鄙陋的市井流氓,受尽欺压的码头工人,坚忍执着的无私母亲,到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党鞭政客,精明睿智的实业家和管理精英,以及为追求真理执着无悔的学者、博学教授和精工专家;从古灵精怪、闯祸不断而又意气风发为理想奋斗的翩翩少年,到品性纯良、聪慧古怪无比的美丽少女;从人情练达、精于经营的咖啡茶馆老板娘,上流社会的大家闺秀和端庄妇人,到世袭勋爵和达官显贵;从恪守职责、足智多谋的督察,附风作雅的典狱长,干练专业的私人职业侦探,到勇猛顽强、斗智斗勇的“二战”军人和功勋显赫的“一战”老兵。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跨越当代近一个世纪的英国,美国,欧、亚、非洲,涵括英国南部和西部的众多著名公学,世界顶尖学府牛津、剑桥和哈佛、斯坦福;英国造船业、金融界和酒店服务业,政府议员和党鞭党魁大选,以及美国司法程序和出版运作,更有“一战”“二战”海陆前线战场。这众多人物和恢宏场面的刻画品读起来只有一个词“妥贴”。这是非阅历丰富而有心之人所不可为之事。

其次是叙述技巧精湛巧妙,风格多变。在很多系列作品的首部中,不免需要花些笔墨在构建整个鸿篇巨制的大背景上,以及关键人物关系的梳理上,而这一些铺陈往往会使读者感到乏味。但是作者则不然,这一系列的信息在情节的发展上十分自然地铺陈开来。读来不但不觉乏味,反而会惊讶于书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满足于解开一个个小谜团时的惊喜或怅惘。更奇妙的是,在接续第一部留下的疑惑而继续展开的第二部中,读者会从中找到新的亮点。随着主人公年龄的增长,故事开始朝新的方向发展。与第一部的抽丝剥茧不同,第二部的故事场景更为丰富,战场、监狱、纽约,三大主角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斗智斗勇的大场面。第三部则更侧重于社会百态,这一点在第二部中就已经有所显现,在第三部中得以更大的发挥。为了利益耍尽手段、报复、仇恨和发泄,最后不得善终,悲剧收场。还有在面对邪恶时亲情的可贵,谅解带来的感动。三部的风格明显有差异却又一脉相承。丰富的描写叙事让人大快朵颐。

第三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功力。通篇出现的所有人物就像作者手里的棋子,互相牵制互相联系,形成一环一环的连环扣。每每解开一环,才刚要松上一口气就发现这一环的出口竟然又是另一环的开头。然而作者的功力还不仅仅只在这里,作为地地道道的中国读者,在阅读时竟然不知不觉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迫不及待想加快速度往前阅读,这是在通常读过几十部乃至上百部小说中都极少感受到的。究其原因要归结于作者对读者心理的把握,适时的转折、高潮和适当的节奏。想来这也可能就是为何《华盛顿邮报》要将杰弗里·霍华德·阿切尔和大仲马相提并论的原因了。

文学无国界。这些年来,一直在英语国家大热的阿切尔及其作品,正在日益深入到包括日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亚洲非英语国家。在日本,阿切尔的系列作品,在出版后迅速成为东京的第一类畅销书。在印度,《克里夫顿纪事》前三部雄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位置达数月之久,在中国国内几大图书网购网站上,阿切尔的书早就已经上架,淘宝平台上甚至已经开售电子版。然而经进一步查核搜索,发现目前国内尚无《克里夫顿纪事The Clifton Chronicles Volumes》系列丛书的中译版,这无疑限制了受众面。经过多番斟酌和联系,我们决定对之加以中译引入。出于对翻译事业的热爱,本着对原作者和广大读者的敬仰和负责的态度,以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为指导,组建专业翻译团队,设计翻译方案和步骤,优化翻译的流程和事项,紧紧依靠团队合作,详尽地讨论翻译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坚持译作的前后通读与风格的统一。经过长达一年的努力,现在《克里夫顿纪事The Clifton Chronicles Volumes》系列丛书的前三部中译版译作终可交付。

此时此刻,我们要衷心感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图书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在选题、编辑、出版等诸多方面上给予翻译团队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克里夫顿纪事》系列丛书作者杰弗里·霍华德·阿切尔(JeffreyHoward Archer)及其所属出版集团潘·麦克米伦(Pan Macmillan)出版公司对我们翻译工作的信任,衷心感谢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的各位导师和同仁给与项目团队的无私指导和帮助。我们相信,《克里夫顿纪事The Clifton Chronicles Volumes》系列丛书中译本的引入,将有助于为繁荣英美文学翻译事业添砖加瓦,同时更能够为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提供新的选择,促进和彰显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和生命力,激发人们互助互爱、热爱生活、创造价值和更好而自觉地服务社会。如是,我们也便倍感欣慰了。

黄若妤

2014年9月28日于暨南大学

内容推荐

杰弗里·阿切尔编著的《父之罪(克里夫顿纪事)》延续第一部的故事。在美国的曼哈顿,化名汤姆·布拉德肖的哈利被控一级谋杀。一位顶级律师愿意为其辩护,身无分文的哈利只能接受他的交易,最终却受骗被投入监狱。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逃兵“汤姆·布拉德肖”重返战场。同时,一个年轻的女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发誓要找到她的挚爱。

编辑推荐

杰弗里·阿切尔编著的《父之罪(克里夫顿纪事)》是系列小说“克利夫顿家族”的第二部。“克利夫顿家族”讲述了生长在码头的哈利·克利夫顿及其家庭的故事,被《时代周刊》以《福尔赛世家》喻之,迄今已出版三部《时间会证明一切》《父之罪》《最好保守秘密》以及2014年将会出版的《小心你许的愿望》。第二部《父之罪》延续第一部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曼哈顿,化名汤姆·布拉德肖的哈利被控一级谋杀。顶级律师赛弗顿·吉尔克斯愿意免费为其辩护,但在哈利被定罪之后,吉尔克斯却神秘的消失了,唯一能解救哈利的方法就是公布他的真实身份。但因为某些原因,他曾发誓永远不恢复自己的身份。此时,一个年轻的女人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美国,为了寻找她的爱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之罪(克里夫顿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杰弗里·阿切尔
译者 黄若妤//王婷//谭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89399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2015053637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0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Jeffrey Archer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