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珂(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独具魅力的女性形象,鲜明浓烈的时代色彩。

丁玲,女性现代命运的探索者,其小说作品突出反映了中国当代的文学风云和历史风云。

《梦珂(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辑录了丁玲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新旧时候交接之际的女性的关注。

内容推荐

丁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作家,由于深受时代的影响,丁玲的创作深深地打上了“五四”的烙印。其代表作从20世纪20年代写起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接近80年代的《杜晚香》都为人称道。她的小说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刻画人物心理见长。《梦珂(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辑录了丁玲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新旧时候交接之际的女性的关注。

目录

梦珂

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

我在霞村的时候

在医院中

试读章节

梦珂

这是九月初的一天,几个女学生在操坪里打网球。

“看,鼻子!”其中一个这样急促的叫,脸朝着她的同伴。同伴慌了,跳过一边,从荷包里掏出小手绢,使劲的往鼻子上去擦。

网那边正发过一个球来,恰恰打在那喊叫者的腿上。大家都瞅着她那弯着腰两手抱住右腿直哼的样儿发笑。

“笑什么,看呀,看红鼻子先生的鼻子!”

原来那边走廊上正走来一个矮胖胖的教员。新学生进校没多久,对于教员还认识不清。不过这一个教员,他那红得像熟透了的樱桃的鼻子却很惹人注意,于是自自然然把他那特点代替了他的姓名。其实他不同别人的地方还够多:如同眼呢,是一个钝角的三角形,紧紧的挤在那很浮肿的眼皮里,走起路来,常常把一只大手放到头上不住的搔那稀稀的几根黄发,还有那咳嗽,永远的,痰是翻上翻下的在喉管里打滚,却总不见他吐出一口或两口来的。

这时他是从第八教室出来,满脸绯红,汗珠拥挤的在肉缝中用力的榨出,右手在秃头上使劲的乱搔,皮鞋也便在那石板上大声的响;这似乎是警告,又像是叹息:“唉,慢点呀!不是明天又该皮匠阿二咒我了。”

气冲冲的,他已大步的走进教务处了。

操场上的人都急速的移动,打网球的几个人也就随着大众向第八教室走去。谁不想知道是不是又闹出了什么花样呢。

“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个女生抢上前把门扭开。大家便一哄的挤了进去。室内三个五个人一起的在轻声的咭咕着,抱怨着,咒骂着……靠帐幔边,在铺有绛红色天鹅绒的矮榻上,有一个还没穿好衣服的模特儿正在无声的揩眼泪;及至看见了这一群闯入者的一些想侦求某种事件的眼光,不觉又陡的倒下去伏在榻上,肌肉是在一件像蝉翼般薄的大衫下不住的颤动。

“喂,什么事?”扭开门的女生问。但谁也没回答,都像被什么骇得噤住了的一样,只无声的做出那苦闷的表情。

挨墙的第三个画架边,站得有一个穿黑长衫的女郎,默默的愣着那对大眼,冷冷的注视着室内所有的人。等到当她慢慢的把那一排浓密的睫毛一盖下,就开始移动她那直立得像雕像的身躯,走过去捧起那模特儿的头来,紧紧的瞅着,于是那半裸体女子的眼泪更大颗大颗的在流。

“揩干!揩干!值不得这样伤心哟!”

她一件一件的去替那姑娘把衣穿好,正伸过手去预备撑起那身躯时,谁知那人又猛的扑到她怀里,一声一声的哭了起来。

好容易才又扶起那乱蓬蓬的头,虽说止了哭声,但还在抽抽咽咽的喊:

“这都是为了我啊……你,……我真难过……”

“嘿!这值什么!你放心,我是不在乎什么的!把眼泪揩干,让我来送你出去。”

当她们还走不到几步,从人群里便抢上一个长发的少年,一面打着招呼,一面便向她述说他不得不请她慢点走的理由,因为他很伤心这事的发生,他很能理解这事的内幕,所以他想开一个会议来解决这事。同时又有六七个人也二一齐在发表他们个人的意见。声音杂闹得正像爆豆一样,谁也听不清谁的。但她却在闹声中大叫了起来:

“好吧,这时你们去开什么会议吧!哼——我,我是无须乎什么的。我走了!”于是她挟着那泪人儿挤出了人众,急急的向教室门走去。

教室里更无秩序的混乱了。

“喂,谁呀?”

“三级的,梦珂。”两个男生夹在人声中也这样的低语着。

以后呢,依旧是非常平静的又过下来了。只学校里再没见着梦珂的影子。红鼻子先生还是照样红起一个鼻子在走廊上蹬去又蹬来。直过了两个月,才又另雇得一个每星期来两次,一月拿二十块钱的姑娘;是代替那已许久不曾来的,上一个模特儿的职务。

P1-3

序言

女性现代命运的探索者

丁玲(1904—1986),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蒋伟,字冰之,除丁玲外,还使用过彬芷、丛喧、T.L、晓菡等笔名,湖南临澧人。1927年,她在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成名作《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与左翼革命文学运动,创作了《韦护》《水》等“新小说”,开始转向对群体命运的关注和书写。抗战爆发后,丁玲组织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陕西、山西等地,积极从事抗战文化宣传工作。20世纪40年代初,她写出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夜》等反映解放区女性命运的小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随后的整风运动中遭到了严厉批判。1946年后,她深入生活,参加解放区土地改革,创作了反映中国乡村生活巨变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丁玲开始遭受不公正的压力和批判,被迫停止了文学创作。80年代复出之后,除改写《杜晚香》等关注女性命运的旧作外,丁玲主要从事散文和回忆录写作。

丁玲的小说创作,既有一以贯之的母题,又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一以贯之的母题,是针对从传统生活秩序中挣脱和剥离出来的现代女性,描写她们如何寻找新的生活道路,以及对新的生命形态的探索和思考。鲜明的时代色彩,则是因为丁玲自始至终都在竭力超越个人有限的情感天地,在个人与宏大社会历史事件的亲密关联中来思考女性的现代命运,建构女性在现代性历史语境中的生命新形态。一方面是从传统中剥离出来的孤独“个人”,另一方面是纷繁复杂而又波澜起伏的大历史、大时代,丁玲的小说,就诞生并绵延在这两者构成的紧张关系之中。

《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和《阿毛姑娘》,可以看作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勇敢地冲破了旧观念和旧秩序,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又丧失了保护的孤独“一个人”,以婚姻和爱情为基石,向着他者,向着不可知的未来伸展出脆弱的生命触角,试图确立自己的生存形态和价值的最初尝试。尤其是《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两篇小说,大胆、细腻的心理独白,往往容易让读者把小说主人公和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联系起来。而事实上,我们不妨把这些极端身体化和情绪化的主人公,看作现代性“个人”的存在形态。她们对爱情、对异性极度的甚至是病态的渴求,则是她们对新世界、新生活秩序的渴求。在“五四”新思潮的召唤下觉醒了的孤独“个人”,不得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唯一可靠的真实存在,试图攀援着自己的身体,把自己摆渡到不可测知的“新世界”,进入自由的“新天地”。于是,有了对身体化的异性、对爱情近乎变态的敏感和疯狂。而在连身体化的爱情也变得不稳固、不可靠的情形下,孤独的“个人”被迫折返到自身,死亡就反过来,变成了个体生命的唯一证词。爱情,是丁玲孤注一掷地向“新世界”的生命投射。死亡,则是因这种投射失败后,再次确认“个人”存在及其真实性的强烈信号。前者是丁玲通往“新世界”的舟船,后者是丁玲从坍塌的“新世界”返回自身的救赎之路。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古老而残酷的隐喻:女人通往神性的道路,是由她的身体铺成的。现代人在把自己从旧制度和旧秩序中解放出来,把自己变成身体化“个人”的同时,也复活了这个生存论隐喻。

就此而言,以革命和爱情之间的纠缠为主题的《韦护》,确确实实构成了丁玲小说创作的转折点。在这部艺术上并不那么成功的小说中,爱情变成了丁玲极力要摆脱和祛除的负面因素。更阔大的,同时也更切实、更有力量的“新世界”,诱惑着、撕扯着丁玲,让她的生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生存领域。从这里开始,对阶级命运的书写和关注,越来越多地代替了对“个人”命运的书写和关注。

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是丁玲以“个人”的命运为隐喻,开始了对更具普遍性和现实性的现代女性命运的整体性思考,“新世界”和“大时代”如何穿透并撕扯“个人”,变成了她小说的新主题。反过来,《我在霞村的时候》讲述了“大时代”怎样以身体为战场,把女性撕裂成两半的故事:一半是符号世界的抗日英雄,一半是现实秩序里的“坏女人”。在《夜》里,符号性的“干部”身份,不知不觉中切入并颠覆了个人欲望,在古老的乡村生活伦理秩序中,生硬地撕开了一个崭新的黎明。

但这个黎明,显然只是男性主人公的黎明。那沉默着的女人,会以怎样的复杂的心情,来迎接这个黎明呢?在这个意义上,《杜晚香》可以视为丁玲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思考和回溯。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杜晚香凭借自己的身体能力(劳动力),一步一步挣脱传统秩序的束缚,成功地把自己书写成了“新时代”的符号英雄,彻底实现了中国现代女性的翻身和解放。

不过,小说高度的写实色彩和近乎报告的叙述笔调,显然又告诉我们:无处不在的“大时代”,才是杜晚香命运真正的书写者。自始至终关注女性在现代历史条件下的命运及其历史形态的丁玲,最终在这里,把自己的关注和探索,也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必须再一次回到历史现场,对她曾经思考过、经历过和回答过的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回答。一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灵,带着自己全部的感情,来展开自己的命运。

书评(媒体评论)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毛泽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珂(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1380
开本 32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5070962
中图分类号 I24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