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形魔术师(精)/新力量原创小说大系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有许多人围在了那里,空气中满是劣质烟草的味道,孩子们奔跑着就像一队混乱的梭鱼。“我说要早点儿来嘛!”弟弟的声音并没显出任何的不满,他挤过去,将一枚铜钱响亮地丢进了一个铜盆中。那里已经有几枚康熙通宝和嘉庆通宝,还有一个大海螺。我弟弟想了想,将他手上的一只螃蟹也放进了铜盘,这个动作逗起了一阵哄笑。

大家站着,坐着,赤膊的赵石裸露着他的文身,他身上刺了一条难看的鱼,而刘一海和赵平祥则显示了自己的疤痕。几个不安分的男人在婶婶、嫂子的背后动手动脚,惹来一阵笑骂。曹三婶婶提起裤子,将自己的一只鞋朝谁的身上甩去,那只鞋跑远了,一直跑进了苇荡——“挨千刀的!把你老娘的鞋给我送回来!”……我们要等的变形魔术师没有出现。

“他怎么还不出来?”我问。刘一海向前探了探他的头:“嫌盘子里的钱少吧!我们把他给喊出来!”

“我们去看看!”一群孩子自告奋勇,他们梭鱼一样摆动背鳍,飞快地穿过人群游到屋门外。在门外,他们为谁先进去发生了争执,一个孩子被推倒在地上。突然间,他们一哄而散,被推倒的孩子也迅速地爬起来,带着尘土钻人人群。

变戏法儿的,那个变形魔术师终于出来了。

他向我们拱手,亮相,赵石用他辣鱼头一样的嗓音大声喊了一句“好!”坐着,站着,赤膊的,纳鞋的全都笑了起来。那个人也笑了笑,说了一句鸟语,伸手,指向一个角落——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的是一面斑驳的墙,几簇芦苇,一只蚂蚱嗒嗒嗒嗒地飞向了另外的芦苇。这没什么特别。然而,当我的目光再回到刚才的位置,魔术师已经没了,他消失了,在他刚才的位置上多了一只肥大的芦花公鸡。你看它——

“这就是他变的!”弟弟用力地抓着我的手,“他变成鸡啦,他变成鸡啦!”

那只鸡,在孔庄、刘洼、鱼咸堡人的口中越传越神,多年之后,我随叔叔到沧县卖鱼,得知我们是从刘洼来的,买鱼的人都聚在一起,七嘴八舌:“你们那里有个蛮子,会变戏法,能变成一只金鸡,是不是真的?”“它的眼睛真的是夜明珠?在晚上会发红光?”“听说,是谁悄悄拔了一根鸡毛,后来他就用这根金鸡毛买了一处田产?”……

我反复跟他们说不,不是,他变成的是一只普通的鸡,一只大公鸡,只是比一般的公鸡更高大些,而且,它还能捉虫子。而我叔叔,则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你就说实话吧!那金鸡又不是咱家的,你怕人家抢了不成?乡亲们,等我把鱼卖完了,我和你们说!这个孩子,唉,像是得了人家好处似的!”

天地良心,那天,我所说的变形魔术师变成的真的就是一只大公鸡,普普通通的大公鸡,和我平时所见的公鸡们没什么大不同,可我叔叔却卖足了关子,似乎那天魔术师变出的真是金鸡,而我在说谎,向别人傲什么隐瞒。鱼,倒是很快就卖出去了。

好了,我接着说那一天的魔术。

只见那只公鸡,从桌子上面跳下来,昂首发出一声嘹亮的鸡鸣,我们一起扯起嗓子:“好!”有几个婶婶嫂子再次向铜盘里面丢下铜钱,叮叮当当——那只鸡,昂首阔步,来到墙角的草丛,捉出一只绿色的小虫,又是一片的“好”。它扇动两下翅膀,仿佛有一团雾从地面上升起,突然间,那只公鸡不见了,草地上多了一条青色的鱼。这条鱼,张大了口,一张,一合,然后跳了两下。又是一团淡淡的雾,我看见,一只野兔飞快地腾起,跃进了苇丛,而那条翻腾的鱼已不知去向。

苇荡哗哗响着,苇花向两边分开,我们看见,那个变形魔术师从里边向我们走来,他的衣服上挂满了白灰色的飞絮。“好!”我们喊着,将自己的嗓子喊出了洞。我弟弟的下颌因为喊得更为剧烈而脱了位,许多天都不敢大口吃饭,平日爱吃的海蟹也不再吃了,他将自己的那份儿全偷偷送给了魔术师,放进了他的铜盘。

P004-006

后记

后记:先锋和我们的传统

1

需要承认,“先锋性”是我写作的一个显著标识,它甚至强大到对我文本的笼罩,似乎已经是种标签化的存在,似乎李浩的存在就意味着“先锋余韵的存留”;当然在这一“先锋标识”之下我的写作也屡受诟病,譬如现实性不足,譬如故事能力的问题,譬如缺乏“中国意味”对中国经验的漠视,譬如……我不否认某些指责的合理性,它让我思忖并不断调整,然而久之我也不断试图辩解:先锋性并不意味与传统的截然割裂,它的所有延续都是立足于人类旧有经验的综合上的前行,这个综合经验既有社会学的、哲学的也有文学自身的;地域性影响是一直在骨子里的,它或多或少会浸入到叙述与看问题的方法,它既然坚硬地存在着就没必要反复地强调,我愿意强调的是调和进来的“异质性”,它更稀缺所以更让我重视。至于故事能力……我希望我能通过自己的写作获得部分的证明,当然,单纯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并不是我的目标,我愿意把我对人生、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放置进里面,思考一个故事,并致力将它打造成可能的“智慧之书”。

于是,这本书,《变形魔术师》,我有意收录的多是我并不那么“先锋”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中国故事”,部分地也涉及当下现实。其手法,也多是相对传统些的。说实话,这类的文字在我的写作中占有沂一半儿的数量甚至更多,未收录本书的还有《闪亮的瓦片》《买一具尸骨和表弟葬在一起》《碎玻璃》《爷爷的“债务”》等等。然而在标签化之下……我将它们集中在这本书中,试图,展示自己写作的另一侧面。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和我的贵编姜嫱婧让我的这一想法得以实现。

2

当然在这里我还是想要强调先锋性,我固执地认定先锋性是文学得以存在的首要理由之一——我所说的先锋性并不仅是写作技法.我更看中思考的前行,“对未有的补充”,以及让沉默发出回声的能力。做出发现、提出问题是重要的,帮助我们获得艺术上的新知是重要的,即使采用的方式是最为传统的样式;而如果仅有固定化的“先锋技艺”,不提供新质和发现,那它和先锋性就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我以为。

我们阅读任何一篇文字都希望是一场全新的探索之旅,没有谁愿意咀嚼被反复嚼过的口香糖,即使我们对经典进行重读也是因为它们埋藏的新知未曾被耗尽。而对作家而言,他当然不希望自己进入的是一场不冒险的旅程,不希望重复他者或重复自我,在这点上,先锋性就生出了它的细芽。所谓的先锋性,在我看来可有几个方向,但它必须是掘进的:一是在思考力上,它让我们沉思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让我们对习焉不察的日常有新发现,这发现显得稀薄却珍贵;另一则是在技艺上,在原有的言说方式上有了新拓展,给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叙述可能,让我们意识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如果能在思考和技艺上同时做出独特的提供,并调和得天衣无缝则是更佳的——事实上,艺术的技艺从来都是和思考方式相连的,新手法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我们有了新思维。我相信这点。

我还要强调小说是作家的“创造之物”。他甚至可以建立一个让我们无法在其中立足的幻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物都需要重新被命名,至少让那些熟悉再次变得陌生。

事实上,没有任何的传统会是僵滞不变的,它应是一条有相对明确起点、能够容纳不同支流汇入、见不到终点的长河。容纳新质是它宽阔起来的活力所在。从传统中汲取、并最终让自己的写作汇人到传统之长河应是所有写作的共同目标,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之所以在之前的文字中我很少如此谈到,是感觉它本是自明的,何况,有许多我崇敬的前辈作家说得比我要好得多。

……

《变形魔术师》的节奏略快,它得保持“说书人”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那股劲儿,和这一速度相配,在语言上我尽量简洁明快,不做太多修饰;《藏匿的药瓶》则是沉缓的,它要有某种黏稠度,于是我在其中加入了些胶质的东西,让它的语感涩一些,流动慢些。有着类似黏稠感的还有《雨水连绵》和《被噩梦追赶的人》。它们可以在同一把大提琴上演奏,但在1=C还是1=F上,在四二拍、四三拍还是四四拍上,我做了些微调。《记忆的拓片》是另一种迅捷,不同于《变形魔术师》的迅捷,在写作它的时候我幻想的是暗黄色的画面,有一缕小小的追光追逐着故事的前行,它不断绕前,让故事时而跳跃一下以便跟上它。布莱希特希望自己的读者能够拿出“清醒的头脑和健全的知觉”,纳博科夫则认定理想读者是用“敏感的脊椎骨”来阅读的,我都深以为然。在一切文学作品中,能被粹取的“文学性”都是极为稀薄的,可这极为稀薄的文学性却是文学最为可贵的魅力,至少是之一。

纳博科夫又说:“有必要记住的是,尽管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他或她的风格,但只有这个或那个独特的天才作家所特有的风格才值得讨论。”我为此忐忑、恐惧,因为我不觉得自己可以归入到天才作家的行列;之所以用如此的一段来指认“我也是有风格的”,是想说明,我也在为建立自己的风格进行着努力和不断调整。我希望在谈论那些天才作家的风格的时候,有谁偶尔地会想一下我。

6

所有的自述往往都在自夸和自谦之间来回摆荡——我自夸的、暗含的自夸实在太多了,打住。

在最后,我想说的是,传统一向是流变不居的,它之所以成为传统恰因为它所具有的经典性、开阔性和生长性(当然,传统也并不是一个,它自身也有着并行的丰富和多样)。放弃或忽略传统的生长性会让传统枯竭,它会造成传统的内塌。对文学传统的认知中最应警惕的在我看来应是“传统原教旨主义”。而对于先锋一没有谁喜欢反复咀嚼早已咀嚼过的口香糖,这里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尽全部的才情和努力保证自己“发明”的口香糖是新的。我们需要保证,我们的发明不是“发明”之后的“再次发明”——将前人已经发明过的事与物再重新发明一遍(且不说是否比之前的发明做得更好)是种无效的空转。抵抗这种无效就需要我们要有一个对传统的通了,需要我们能够深入这一传统,掌握这一传统,并拓展这一传统,甚至灾变性地突破这一传统……先锋要在传统中升出,而不是完全漠视,我以为。

我愿意付出尝试,包括一意孤行。

目录

变形魔术师

驱赶说书人

被噩梦追赶的人

村长的自行车

哥哥的赛跑

记忆的拓片(三题)

一把好刀

雨水连绵

藏匿的药瓶

在路上

后记:先锋和我们的传统

内容推荐

李浩编著的《变形魔术师(精)》是“新力量原创小说大系”之一,包括《变形魔术师》、《驱赶说书人》、《被噩梦追赶的人》、《村长的自行车》、《在路上》等10部作品。

编辑推荐

《变形魔术师(精)》是“新力量原创小说大系”之一,全书精选了作者李浩近年来发表在《人民文学》、《十月》等专业文学杂志上的中短篇小说10部,包括《变形魔术师》、《驱赶说书人》、《被噩梦追赶的人》、《村长的自行车》、《在路上》等。作者善于从不露声色的叙述和平平淡淡的语言推进中,专注“死的艰难”和“生的艰辛”的主题思考,进而对人的生活状态提出存在意义的质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形魔术师(精)/新力量原创小说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4515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201514704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5
13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