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对话心理学是用心的语言与来访者对话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方法。意象对话心理学引导来访者,在清醒的状态下,仿佛梦一样用意象去思考、去想象、去构建故事,编造他们自己的神话或者童话,并且把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成长带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使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朱建军著的《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是介绍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入门级图书,介绍了意象对话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它在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时应用的基本方式。
图书 | 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意象对话心理学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意象对话心理学是用心的语言与来访者对话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方法。意象对话心理学引导来访者,在清醒的状态下,仿佛梦一样用意象去思考、去想象、去构建故事,编造他们自己的神话或者童话,并且把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成长带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使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朱建军著的《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是介绍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入门级图书,介绍了意象对话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它在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时应用的基本方式。 目录 第一部分 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 第一章 意象与象征性 第一节 梦、文学形象、童话、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等各种意象的象征性 第二节 艺术家和精神病患者的相似性 第三节 象征是“心的语言” 第四节 为什么不能说艺术家是疯子 附 心的容貌 第二章 生命之流——心理能量 第一节 心理能量及其产生 第二节 生命力的释放 第三节 化身为意象的压抑和沉溺 附 悄悄去看小精灵 第三章 心有挂碍——谈心理障碍 第一节 心有千千节——情结 第二节 本能是人共有的情结 第三节 情结和本能化身为意象 第四节 理解和解开情结 第五节 能量流的转向和转化 附 洋娃娃的故事 第四章 意象可以调心 第一节 从意象人手 第二节 “下对下”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第三节 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心理障碍的形成 第五节 心理障碍的维持 第六节 执着 第七节 改变意象 附 魔鬼是化了妆的天使 第二部分 意象对话技术 第五章 意象对话过程概述 第一节 引人的过程 第二节 来访者做想象 第三节 心理咨询师分析意象 第四节 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诱导 第五节 强化练习 第六节 辅助技术:区分想象和现实 第七节 意象对话为什么会有效 附 永远也擦不干净的地板 第六章 认识意象 第一节 意象:有生命的象形字 第二节 原型:心中的“神灵” 第三节 原型的结合 第四节 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第五节 性的象征 第六节 分辨意象 附 我认识的“女鬼” 第七章 实战中的意象对话——做心理咨询和治疗 第一节 起始的意象 第二节 意象的积极转变 第三节 心心相通——意象对话中的共情 第四节 在意象中直观移情和反移情 第五节 在意象中直观阻抗 第六节 意象对话不做分析 第七节 意象对话中的“语言”技巧 第八节 心理学家的态度 第九节 人格意象分解 附 她险些变成美人鱼 第八章 各种心理问题的意象对话治疗 第一节 意象对话技术治疗神经症 第二节 意象对话技术治疗心身疾病 第三节 意象对话技术治疗儿童心理障碍 第四节 意象对话技术治疗性心理障碍 第五节 婚姻心理咨询 附 “圣女”和“魔鬼”:永远不会分开 第九章 意象对话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心理治疗的异同 第一节 意象对话的特点 第二节 意象对话和其他心理疗法 第三节 意象对话技术的危险 附 一边美丽,一边等待 第十章 意象对话的心得 第一节 学习意象对话 第二节 凤凰的诞生 第三节 卜德班希米拖的成功和失败——谈共情 第四节 河水和渠道 第五节 咬住和挺住 第六节 从抱怨丈夫的妻子说起 第七节 和心说话 第八节 心理防御机制 第九节 控制感 第十节 对立统一 第十一节 情绪基调与意象原型 第十二节 心理现实 第十三节 “密宗”的心理学 附 观想本尊法 第十一章 生活中的意象对话 第一节 自我完善——心房和守护者 第二节 解脱痛苦——用水和阳光 第三节 人际交往——互访和分享 附 你怎么对付“老烦” 第十二章 故事中的意象对话 第一节 善良者的悲剧:枣花和刘惠芳 第二节 孙悟空到天宫去闹什么 第三节 图兰朵的谜 第四节 谁把白素贞压在塔下 附 作为佛教方便法门的意象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意象对话心理学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建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2116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8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6 |
CIP核字 | 2015192049 |
中图分类号 | R749.0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