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生编著的《宋元文学与宗教》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文學與宗教」專題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宋元文學與宗教》為題,收入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及海外學者的論文十八篇,展示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最新動向。是繼《中國小說與宗教》、《中國詩歌與宗教》、《中國作家與宗教》、《唐代文學與宗教》、《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之後,又一部有關文學與宗教的重要專書。
图书 | 宋元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宗教系列/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术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宏生编著的《宋元文学与宗教》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文學與宗教」專題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宋元文學與宗教》為題,收入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及海外學者的論文十八篇,展示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最新動向。是繼《中國小說與宗教》、《中國詩歌與宗教》、《中國作家與宗教》、《唐代文學與宗教》、《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之後,又一部有關文學與宗教的重要專書。 目录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術叢書”總序 “文學與宗教”系列總序 詩、畫、禪與蘇軾、黄庭堅詠竹題畫研究一一以墨竹題詠與禪趣、比德、興寄為核心 《夷堅志》中不公正的蒼天和軟弱的神仙 元代的僧詩:中峯明本的僧風與詩作 元代佛典《佛說目連救母經》向《目連寶卷》與 閩北目連戲的文學陸演變 論元末顧瑛“三教合一”視域中的玉山雅集 暴力修行:道教謫凡神話與《水游》的忠義敘述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時代性再議一一以韻文體制為中心的觀察 從禪悦到審美:宋人文學活動中對佛教根塵說的接受與演繹 宋詩的“活法”與禪宗的思維方式 從《采桑子》組詞看歐陽修的自然意識 洞仙歌送阮郎歸——歐詞閨情之仙道淵源淺探 北宋僧贊寧孜述 詩禪會通與南宋詩壇 嚴羽《滄浪詩話》妙悟說詩禪觀念的源出 詩道、妙悟與工夫:以禪喻詩與學詩理論之建立 陳起《聖宋高僧詩選》的詩學取向 《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考論 心猿:意馬:元雜劇舞臺形象表演的宗教與藝術語境 後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元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宗教系列/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宏生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779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0 |
出版时间 | 2015-10-01 |
首版时间 | 2015-10-01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4 |
CIP核字 | 2015215145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文学与宗教系列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