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一战二战(精)
内容
商品特色

编辑推荐
姚妤、蔡新苗编著的这本《图说一战二战》为历史类图书,是对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两次最致命冲突的权威记录,对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战争全史。书中既有对不同军事策略之成败的分析,也会论及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以及新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力等。内容既适合普通读者对“一战”、“二战”进行大致了解,也可供军事迷和专业人士学习参考。
内容推荐

当人类文明遭遇邪恶的利刃与枪炮,绿色的橄榄枝瞬间枯萎。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难以统计的人力、物力消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回顾两次空前浩劫,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可以吸取历史教训,更深入地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问题。本书作者姚妤、蔡新苗凭借个人深厚的军事素养、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当事人的访谈记录等,集多年之功,推出了《图说一战二战》这部全真插图战争史巨著。它是对人类历史上两次致命冲突的权威记录,对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战争全史。

目录

上篇 一战战史

矛盾激化

 萨拉热窝事件

 走上战争之路

 协约国战略计划

 德奥两国的战略计划

战端开启

 德国入侵比利时

 边境要塞

 重炮

 国境之战

 空中侦察机

 蒙斯与莱卡托之战

 野战炮

 马恩河战役

 步枪和刺刀

 奔向海岸

 第一次伊普尔会战

 入侵塞尔维亚

 俄军突袭东普鲁士

 骑兵

 坦能堡战役

 波兰和加利西亚境内的军事行动

 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行动

 海上袭击者

 德国的西非殖民地

 北海海战

 防潜栅

 科罗内尔和福克兰群岛之战

 战列巡洋舰

1915——堑壕战

 第二次伊普尔会战

 毒气战

 阿图瓦会战

 堑壕体系

 香巴尼和阿图瓦的会战

 早期战斗机

 对俄冬季攻势

 迫击炮

 德国的戈尔里采-塔诺攻势

 热气球

 伊松佐之役

 进攻达达尼尔海峡

 前“无畏”级战列舰

 加利波利登陆战

 水上飞机

 高加索战线 1914~1916年

 1914~1916年的巴勒斯坦

 美索不达米亚战役

 海战白热化

 加利波利大撤军

 德国“U”型潜艇

 后方

 齐柏林飞艇

 战火中的平民

 重型轰炸机

1916——消耗之年

 凡尔登——德军出击

 索姆河战役首日

 机枪

 凡尔登——法军反攻

 堑壕战利器

 索姆河战役中的消耗

 坦克的参战

 俄国的攻势

 罗马尼亚战役

 伪装

 意大利战场的僵持

 航空母舰的雏形

 萨洛尼卡的军事行动 1916~1917年

 东非地区的战争 1914~1918年

 日德兰海战

 “无畏”舰

 潜艇锋芒渐露

 驱逐舰

 地中海海战

 鱼雷艇

 协约国的潜艇

1917——欧洲决胜之年

 阿拉斯之战

 轻型轰炸机

 尼维尔攻势

 法德坦克

 莫西尼斯之战

 地雷战

 帕斯尚尔之战

 岸防、要塞及轨道炮

 康布雷之战

 王牌飞行员与战机联队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卡波雷托之战

 高加索最后的争夺

 美索不达米亚战役

 英美的反潜战

 反潜武器

1918——协约国的胜利

 “迈克尔行动”

 一战后期的战斗机

 防空炮

 德军最后的攻势

 “巴黎大炮”

 对地攻击机

 美军的装备

 美军的参战

 战略物资的补给

 默兹河-阿尔贡攻势

 战时通信

 突破兴登堡防线

 手枪

 装甲车

 意大利战场的最后会战

 解放巴尔干

 巡洋舰

 德国海军哗变

战争的后果

 停火

 和平协议

 国际联盟

 战争与回忆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下篇 二战战史

战争的阴云

 一战的影响

 经济大萧条

 法西斯与纳粹

 侵略战:从亚洲到欧洲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欧洲面临的难题

 战争边缘的欧洲

德意志的狂飙

 战争爆发

 二战前期的坦克

 北欧的陷落

 重型巡洋舰

 法国的沦陷

 轻型轰炸机与侦察机

 不列颠之战

 二战前期的战机

 空中的较量

 二战早期的中型轰炸机

 大西洋战争 1939~1941年

 反潜护航舰队

 地中海战场 1940~1941年

 巴尔干与北非战场 1941~1942年

 鱼雷艇与袖珍潜艇

 美国的“租借法案”

 纳粹在占领区的统治

 “巴巴罗萨”计划

 二战前期的反坦克炮 1939~1942年

 东线战事

日军豪赌太平洋

 太平洋战争爆发

 偷袭珍珠港

 战舰与巡洋舰

 美国强大的战略补给

 日本的南进

 日军的节节胜利

 珊瑚海与中途岛战役

 航空母舰

 局势的逆转

 轻巡洋舰

 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欧洲的绝地反击

 目标斯大林格勒

 大屠杀

 战地炮兵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步兵武器

 苏联的冬季攻势 1942~1943年

 突击炮

 战时的宣传艺术与流行文化

 阿拉曼大捷

 轻装甲车

 火炬行动与突尼斯之战

 库尔斯克大会战

 对地攻击机

 密码与解码

 帝国海军的溃败

 护航航母

 舰载武器与设备

 盟军的宏伟战略

 二战后期的中型坦克 1942~1945年

 西西里岛与意大利之战 1943~1944年

 步兵支援武器

 夜间轰炸

 夜间战机

 美军的战略轰炸 1942~1943年

 防空炮

 重型轰炸机

 肃清乌克兰

 重型大炮

欧洲的光复

 诺曼底登陆

 特种装甲车

 诺曼底之战

 战争中后期的中型轰炸机

 占领区人民的抗战

 通敌者

 苏联乘胜追击

 二战后期的重型坦克

 德国空军的战败

 二战中后期的战斗机 1943~1945年

 机载武器与装备

 从诺曼底到莱茵河

 自行火炮

 非装甲战车

 攻入德国

 重型追击炮和炮兵火箭弹

 V型武器

 喷气式战机

 战争中后期的反坦克炮 1942~1945年

 在西部战线和意大利的胜利

 步兵反坦克武器

 地雷

 攻克柏林

日本帝国的覆灭

 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

 水上飞机与海上支援机

 中太平洋战事

 登陆艇和水陆两用战车

 马里亚纳群岛战事

 海上战斗机

 潜水艇和轰炸机

 潜水艇

 缅甸战事

 莱特湾战役

 海上轰炸机和鱼雷机

 重返菲律宾

 缅甸战场的胜利

 运输机和滑翔机

 硫磺岛和冲绳岛之战

 驱逐舰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日本投降

战争的影响

 战争的伤亡与破坏

 世纪大审判

 欧洲的分裂

 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一战与二战的比较

试读章节

二战早期的中型轰炸机

不论是去援助地面攻击,还是去执行更远范围的战略攻击,战争早期的轰炸机都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在各个相互冲突的方面获得平衡,其中就包括飞行速度、载弹量、射程以及防御装备等。

对于一架飞机在什么时候会变成一架轰炸机,而不再是近距离援助或地面攻击的机器,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本节所提及的“中型轰炸机”概念,指的是双引擎或三引擎的战机设计,其在当时被所有空中部队加以利用,从而执行部分或全部的远距离军事任务。

战争之前的空中部队,几乎都会认为,每一架都只搭载三架机关枪的轰炸机编队,完全可以进行对敌方战机的自我防御,然后在日问或夜间继续执行准确的军事目标打击。但实战经验证实,这些不真实的想法是不攻自破的,除非碰到极个别的情况。

☆闪电战时代☆

在战争爆发后的前几年,德国的空军部队看似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轰炸机群,其中包括三种主要的类型。道尼尔17轰炸机和亨克尔111轰炸机,都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首度投入使用的,当时,它们自身的速度与敌方的缺点,简直使其成为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是在不列颠之战中,这一点却没有得到验证。在不列颠之战中,它们较弱的防御装备及其普普通通的载弹量,被更加突显出来。第三种类型,就是稍晚出现的容克88中型轰炸机以及升级后的道尼尔217型,这两者都是更具战斗力的空中飞行器。

同时代的英国战机设计,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比如说,布里斯托尔布伦海姆IV型就拥有最高达428千米/小时的速度,但却只能运载455千克的炸药。布伦海姆及其更大型的相同系列战机,都没有很好的防御能力,虽然其中更大一些的战机还包括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新产品,其拥有动力操作的炮塔。其中最不令人满意的,当属汉德利·佩季公司出产的汉普敦式中型轰炸机,其在早期的日间战斗中损失惨重,并且在夜间的战略轰炸中缺乏足够的射程。更大一些的阿姆斯特朗一威特伍斯公司出产的惠特利式重型轰炸机,则可以承载更多一些的载弹量(最高可达3175千克),但是到1943年末的时候,其不再被投入到最前线的战斗了。维克斯公司出产的威灵顿式重型轰炸机要更好一些,其采取非比寻常的网状内部结构,从而使其获得了巨大无比的战斗力,因为可以实现合理的载弹量与飞行速度。

虽然在1939~1940年间遭遇败仗,但盟军一方不同的空军部队都拥有具备某种潜力的战斗机,只是这些战机在数量上无法满足战斗需要而已。波兰航空工厂生产的P一37轰炸机飞行速度相当了得,并且实现了射程与载弹量的完美结合,但是在服役中,为数不多的该类战机很快就因对方处于压倒性的优势而被摧毁了。法国的法尔芒:F223战机与卢瓦尔奥利维尔45战机,都有着令人啧舌的不俗性能,并且在1940年的战斗中顽强作战。

不同的美国战机设计,也在1941年12月之前与英国或法国部队一起并肩作战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格拉斯A-20战机,其另外的名称是波士顿战机或夜间轰击机,并且破例地在苏联军队中也有着相当的数量。

☆地中海☆

1940年,在意大利军中服役的战机类型,基本上与之前曾经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战争中使用的那些毫无差别。它们在当时具有良好的性能质量,但是意大利却在缺乏资源开发出替代产品的同时,参加了这些战斗。三引擎的萨伏亚一马尔歇蒂79式“食雀鹰”中型轰炸机以及菲亚特:BR20“鹳”中型轰炸机都属于此种类型,不过CANTZ1007“翠鸟”轰炸机在性能上更佳。

很多的美国战机,也出现在英国于地中海地区的军队之中,其中最出名的是马丁A-22马里兰型轰炸机及其后来的改进系列,即A-30巴尔的摩型轰炸机。但是在美国陆军航空队,这两种机型从未被投入过实战。

☆远东地区☆

日本的陆军与海军,都拥有以陆地为根据地的轰炸机。这些机型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战区打了不少胜仗,并在太平洋战争的较早阶段继续投人使用,但却被证实无法抵抗住盟军战斗机的炮火。这些旧式的类型包括三菱Ki-30“安”轻型轰炸机与川崎Ki-32“玛丽”轻型轰炸机。

三菱Ki-21“萨利”,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陆军设计机型,其在各方面都可以与西方的同时代机型相媲美,其后来的版本更被改进了防御装备。海军部的三菱G3M“内尔”与G4M“贝蒂”,都有着较远的射程,但是G4M机型在防御上显得特别薄弱。

P292-293

序言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难以统计的人力、物力消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甚至战争的伤痛至今还在延续。但大战的影响绝不止于此,它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回顾两次空前浩劫,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可以吸取历史教训,更深入地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等之间展开,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源,首先是老牌殖民帝国英、法、俄和德、日、美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资源和殖民地上的矛盾。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各国统治不稳,于是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欧洲的火药桶,随着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列强纷纷全面动员,倾其全国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绵延千里的铁丝网和壕沟阵地,成为列强厮杀拼搏的角力场。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弹片四溅、血流成河的泥泞战场,试图打出一个世界新秩序。主要战役包括东普鲁士战役、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等。战祸蔓延至亚欧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炮火硝烟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人类在这次浩劫中蒙受的损失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军人、平民伤亡人数达到数千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这次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这场号称将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造成的结果,竟是下一场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日本、意大利法西斯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之间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他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一手炮制的《凡尔赛和约》煽动民族情绪,对内实行暴力专政,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而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绥靖政策则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再加上1929年爆发的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战争开始变得一触即发。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欧洲,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向波兰发动突袭,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次大战的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广阔的海域,主要战场包括中国战场、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北非战场等,著名战争包括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珍珠港之战、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阿拉曼战役等。法西斯的侵略和暴行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抗,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几十个国家结成了强大的同盟,彻底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合计伤亡过亿,其他损失则难以用钱财去衡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和社会结构,战败的轴心国集团被迫接受同盟国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亦宣告成立,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5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促使美国和苏联成为彼此对立的超级大国,开启了长达46年的“冷战”时代。

这是一部全真插图战争史书,是对人类历史上两次最致命冲突的权威记录,对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战争全史。其中既有对不同军事策略之成败的分析,也会论及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以及新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力等。视角客观公正,故能与众不同;论述精警,足以让人击节。内容既适合普通读者对“一战”“二战”进行大致了解,也可供军事迷和专业人士学习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一战二战(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妤,蔡新苗
译者
编者 姚妤//蔡新苗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60467
开本 16开
页数 4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2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014
CIP核字 2015200331
中图分类号 K143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7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