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实战版)/盛世新管理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实战版)》的5位作者翁晋阳、管鹏、徐刚、乔磊、刘颖婕都有深厚的从业背景,对互联网行业有着较为深入的认知。在国内相关企业的调研咨询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案例以及实践工作,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粉丝社群经济的建设与打造的理解更为深刻,对于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也更为明确和具体。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实战版)》的针对性、实用性较强,全书理论以及案例结合自然,注重落地方法,大数据时代的企业获利工具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与企业宣传推广怎样结合给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行文较为流畅精简,可读性较好。

内容推荐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群粉丝经济的价值,并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由翁晋阳、管鹏、徐刚、乔磊、刘颖婕著的《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实战版)》不仅对“社群粉丝经济”的内涵,互联网社群的价值,社群粉丝经济的6大商业趋势,粉丝经济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辅以案例解答了如下实战技巧:如何构建一个有价值的活跃社群?如何利用粉丝经济打造极致的产品?如何通过App营销占领消费者心智?如何构建社会化媒体营销生态?如何有效地评估企业微博营销的效果?企业如何将粉丝转化为经济效益?

目录

导读:剖析众创时代的社群发展之路

Part 1 新一轮互联网革命:社群经济引领互联网商业新秩序

 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蓝图:社群粉丝经济重构商业新秩序

 何谓“社群粉丝经济”:社交红利时代的商业核心驱动力

 社群引领未来商业:旧商业形态坍塌VS新商业形态崛起

 互联网社群的价值:社群经济的发展、分类、属性及趋势

 重新定位“粉丝社群”:如何构建一个有价值的活跃社群?

Part 2 社群商业的颠覆与重构:大连接时代的商业模式变革

 全新的商业图景:粉丝经济时代的社群商业模式实现路径

 思维、产品与商业的变革:社群粉丝经济的6大商业趋势

 社群模式的颠覆:大连接时代,社群经济将重塑产业形态

 从产品中心到用户中心:社群商业模式下企业的转型之道

 “社群经济+微电商”模式:基于社群模式的电商运营策略

 “社群+众筹+创业”模式:众筹创业如何构建一个精英社群?

Part 3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生态圈: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商业生态

 互联网社群生态:产品型+兴趣型+品牌型+知识型+工具型

 产品型社群:颠覆性商业时代,组织形态与产品的进化论

 兴趣型社群:基于共同的兴趣、知识与分享的社群新模式

 品牌型社群:以社群营销为核心,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组织型社群:以知识为导向的组织变革与企业价值链创新

Part 4 社群生态下的粉丝经济:粉丝效应引发的商业核裂变

 粉丝经济的价值: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最后机会

 粉丝经济+产品运营:如何利用粉丝经济打造极致的产品?

 粉丝经济+微商运营:沉淀粉丝,与消费者建立“强关系”

 粉丝经济+传统企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自我转型?

 互联网思维下的粉丝经济学:小米如何玩转社群粉丝经济?

Part 5 社群粉丝营销:打造强大的粉丝影响力,释放粉丝营销能量

 新时代的营销法则:粉丝效应裂变时代,得粉丝者得天下

 从吸引到忠诚:利用强大的社群粉丝效应提升用户认同感

 社群粉丝营销的最高境界:将产品融入到粉丝群体的生活

 参与感营销:鼓励用户参与互动,让品牌与用户深度连接

 微营销实战:微媒体时代,运用社交媒体打造粉丝影响力

Part 6 APP与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粉丝营销法则

 解密APP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场势在必行的营销革命

 APP营销VS精准投放:如何通过APP营销占领消费者心智?

 APP营销+O2O模式:大变革时代,零售巨头的粉丝营销策略

 APP与社会化媒体营销:企业如何构建社会化媒体营销生态?

 自媒体互动营销:自媒体时代,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创新(上)

 自媒体互动营销:自媒体时代,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创新(下)

Part 7 企业微博VS粉丝运营:重新定义企业、产品与粉丝之间的关系

 140字的营销魔力:重新定义企业、产品与粉丝之间的关系

 企业微博运营实战技巧: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微博粉丝群?

 微博营销评估体系:如何有效地评估企业微博营销的效果?

 企业微博的粉丝转化率:企业如何将粉丝转化为经济效益?

 企业微博VS公关管理:如何进行微博公关、优化企业形象?

附录:名家纵谈社群商业:我们如何在社群粉丝经济中创造商业价值?

 K友汇创始人管鹏:社群粉丝经济落地运营10要点

 进友会创始人杨赵进:社群经济时代微商如何逆袭

 时尚微商第一社群:晴天国际刘颖婕 造就千万奇迹

 解密虾忙社群:陈大胜的O2O粉丝俱乐部

试读章节

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蓝图:社群粉丝经济重构商业新秩序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一切,即将处于不同时空场景中的人、信息、资源等内容关联起来,让它们有了直接或者间接的交集。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价值创造的方式,即更多地聚焦于市场变化而非产品创新,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化的服务体验来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一句话,连接创造价值。

随着网络平台和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特别是小米科技的奇迹带来的联动效应,“互联网思维”成了一个不断被人们提及的潮流词汇,“互联网思维培训班”“互联网思维讲师”等新名词层出不穷。不仅互联网和电商领域在积极进行互联网思维的转型,就连实体经济和传统企业也纷纷效仿,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但是,这种急速蔓延的现象也造成了人们对互联网思维理解上的不足,特别是一些传销机构通过互联网思维和粉丝经济重新包装自己,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平台继续进行不法活动,这又使得人们对互联网思维这一新生概念心存疑惑,甚至否定它的价值。

其实,拨开纷繁复杂的迷雾,小米科技的奇迹展现了社群商业的巨大力量,从本质上看,这是互联网经济学的产物。小米科技的成功,是因为它有效借助了移动互联网重塑社会生活的契机,迎合了社交网络移动化和社群化的趋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体验成为企业争夺的关键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移动社交平台,也让企业家、官员、年轻人、创业者等群体感受到了互联网连接的力量。因此,互联网社群成为企业变革和品牌塑造的主要推动力,也促使企业和品牌的社群化转型。

特别是在政府大力倡导以“创新2.0”为导向的新—轮社会创新的大环境下,由移动互联网社群衍生出的社群经济,将有可能成为改变我国现状的新一轮互联网革命。

◆社群经济走出蛋壳

社交是人群的聚合,而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市场。因此,在小米科技、微商、“罗辑思维”之前,互联网上已经有了社群经济的存在。例如,豆瓣、Myspace(聚友网,全球第二大社交网站)、Qzone、微博等网络平台,都有发展出社群经济的可能。

只不过像豆瓣、聚友网等早期社群,大都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比较松散的群体,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再加上技术设置、平台导向、互联网生态圈等方面的限制,社群的经济价值并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仍然处于“孵化”状态。来的MySpace和百度贴吧通过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运营)模式将BBS进行分布式运营,把BBS社群模式推向了高峰。

但是,BBS模式的线性互动机制使它的聚集点在内容而非人的层面上,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用户活跃度逐渐下降。同时,其过滤机制会把偶尔的商业尝试当作垃圾帖处理掉,无法突破运营瓶颈。因此,BBS模式有社群、无经济。

豆瓣平台也是主要通过兴趣将用户聚合起来,同时,豆瓣的相对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征,让兴趣群组具有了高黏性,用户流量和活跃度相对比较稳定。只是基于豆瓣兴趣导向的商业化尝试,规模都不是很大,也不足以推动社群经济的崛起。

之后就是基于同学关系的“人人网”社交平台,它极大地扩展了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并将越来越多的人整合进网络社交平台之中。但是,人人网同样没能创造出可以充分挖掘社群经济价值的产品模式和生态机制。

因此,不论是BBS、豆瓣还是人人网,最大的贡献是将互联网社交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它们都没能孕育出足够成熟的社群经济模式。微博的出现,成为社群经济破壳而出的关键:

一方面,新浪通过自己广泛的门户影响力和资源,让社会精英等各种人群融入微博平台中;

另一方面,利用Twitter发明的Follow按钮,重构了社交网络的互动模式。单向、双向的可选择关注模式,满足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将社会精英整合进了社交网络中,也使其更接近于现实中的人群结构和信息流动模式。这种社交网络版图的重构,将线上线下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为社群经济的真正崛起创造了条件。

P10-12

序言

K友汇的创始人管鹏约我写推荐序,说实话,恰逢我的《众创时代》刚刚出版3个月,一直忙于配合中信出版社的签售活动,真的没有时间好好深究社群粉丝经济。但是,社群粉丝经济确实是商业世界一个非常新、非常重要的话题,管鹏及其团队能花时间探索、研究、总结,实在是难能可贵。

《众创时代》出版后收到很多企业家、学者、政府官员、朋友的读后感,也有很多朋友提出不同问题。大家对互联网时代到来颠覆传统商业的担忧超出我的意料。其中,社群粉丝经济对于传统企业转型来说,就是一块超级难啃的“骨头”。因为,社群粉丝经济的出现意味着商学院长达100多年来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和市场学课程体系,开始被动摇。原来MBA们学习的那些东西也正在过时。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传统商学院建立起来的市场学、经济学课程体系是以稀缺经济为前提,以商家生产、客户跟从为中心,以“围剿”客户为目标的一整套经济和市场策略与规则。互联网彻底打破了商家资源垄断、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暴利的旧规则,让广大用户和消费者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自由:信息获取的自由,选择商家的自由,购买方式的自由,个性化定制的自由,甚至定义自身社会属性的自由,如既是消费者又是供应商,互联网世界恰恰就是人类实现更大自由的新世界。

在新世界,用户自由选择和决策,意味着新规则的诞生:从原来的以商家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不同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的用户,在互联网虚拟世界,如微信平台或Facebook,逐渐形成不同的网络社群;当那些通晓互联网新世界的商家,如小米,以独特的互联网+的人文关怀,O2O连接上这些用户、讨好他们参与产品发展时,专属于他们的社群粉丝经济就诞生了。

当然,由于人类的个性、心理等种种因素不同,社群粉丝经济的形成将会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其内涵从构成要素,到构建形态以及与新经济和传统商业的关系,都尚未定论。也因为此,管鹏、翁晋阳、乔磊、徐刚、刘颖婕将过去几年营运社群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成这本《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实战版)》,非常有现实意义,也将为学界的研究提供很好的素材。

吴霁虹/Jihong Sanderson

强基因理论体系创建人

《众创时代》作者

原伯克利加州大学中美战略合作中心创始主任

2005年9月3日

书评(媒体评论)

社群是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每个行业都面临着如何构建社群的问题。书中有很多实战技巧,包括微信运营、活动策划等,可以即学即用,给众多企业家、管理者、电商从业者的大脑充充电,受益颇多,着手大干一场。

——K友汇总顾问、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

如何构建一个有价值的活跃社群?如何利用粉丝经济打造极致的产品?如何通过App营销占领消费者心智?如何构建社会化媒体营销生态?如何有效地评估企业微博营销的效果?企业如何将粉丝转化为经济效益?如何引爆社群,如何构建社群?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个公司都在面临的问题!本书几位作者对互联网思维的把握很准,需求、产品、用户体验才是本质,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一读。

——K创投总顾问、天使投资人薛蛮子

没有粉丝,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无法存活!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有助挖掘到粉丝资源的金矿,可以创造新财富神奇。本书通俗易懂,再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触类旁通,非常实用。无论做什么生意,大家都希望不仅能吸引新顾客,并且还能让老顾客热心地为你传播良好的口碑,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原来只要把握住了粉丝,就赢得了胜利。

——开友商学院荣誉院长、实践家董事长林伟贤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经济,无不以粉丝为基础,只有赢得了粉丝的高度迷恋,也才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也就是只有把客户服务体验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才能在商业大潮中独树一帜。

——单仁集团董事长单仁

满满的干货,作者有丰富运营社群的经验,通过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作为社群创始人,一条一条看过来,确有多次顿悟之感。这的确是一本研究网络营销的圣经,是打造社群经济的实战指南,跟随本书,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

——三生社群创始人徐远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实战版)/盛世新管理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翁晋阳//管鹏//徐刚//乔磊//刘颖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404398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2015212385
中图分类号 F0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8
16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