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外交官纪实(二十二集电视纪实系列片)
内容
试读章节

当年信使去朝鲜确实是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有一次,两位信使带了机密文件去朝鲜,从北京到丹东这一段是坐火车,一过了鸭绿江,路就不好走了,因为战争破坏得很厉害,而且美国飞机经常轰炸,当时我们两位信使在路上就遇到了轰炸。他们赶快从车上跳下来,这时旁边不远处一颗炸弹落下来,炸碎的土把一位信使埋了起来。朝鲜人民军同志赶快把他挖出来,但他的右肩膀已经粉碎性骨折。后来他勉强继续往前走,完成了任务,但从此以后,他就落下了病,右手一直不能高举。

我第一次出长差是到莫斯科。我们在北京西郊机场乘坐中国民航的苏制伊尔一14型小飞机,飞机装备有两个螺旋桨引擎,大概就坐40个旅客,服务员送水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颠簸把茶水翻到旅客身上,那不是砸锅了吗?飞机没有保温层,飞上去很冷,直到开暖气以后才比较热。

我从北京到莫斯科飞了三天两夜。第一站到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然后再到苏联远东大城市伊尔库茨克。天黑了,可我们不休息,换飞机继续飞,从伊尔库茨克飞到新西伯利亚,再到喀山,最后抵达莫斯科的伏努柯夫机场。中途转机有时我们也会休息一下,在机场餐厅用餐,那是我第一次吃“俄式大菜”,什么莫斯科红菜汤,还有黑面包、酸奶。这一趟差下来,三天两夜的飞行生活,无法睡觉,特别疲劳。幸亏我不晕机,没吐,因为有的时候飞机颠簸,连空姐都吐了,我没有吐,而且下了飞机还能吃东西,这才能保持精力看守文件,坚持到底。到了莫斯科以后,带队的老信使跟我说:“小谢,你行,第一次试飞合格了!”

讲起去古巴,那是我当信使期间最艰难的经历。我们先从北京出发到莫斯科,再飞瑞士首都伯尔尼,又从伯尔尼出发乘两个多小时的车到苏黎世国际机场,然后乘荷兰航空公司的四引擎“星座号”班机飞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再飞越大西洋到达荷兰的殖民地荷属圭亚那(独立后叫苏里南)首都巴拉马里博,然后换荷航小飞机飞荷属东印度群岛叫库拉索岛的一个小岛。库拉索岛是旅游胜地,但我们不是去旅游的,只在那里过一夜,很谨慎,因为那里发生过一次针对中国信使的绑架。由于发生过这样的事,所以我们每次路过库拉索岛的时候都待在旅馆闭门不出,连吃饭也是打电话让服务员把饭菜送到房间来,而且我们两人轮流休息,有时候特困,我就用冷水好好洗洗脸,这样过一夜。第二天再坐小飞机,途经阿鲁巴岛、牙买加首都金斯敦,最后到古巴首都哈瓦那。到了古巴已经是48个小时没有好好睡觉,也没有好好吃饭了。我们早晨到使馆交完文件,洗完澡就上床睡觉,中午吃饭的时候,厨师看我们两个睡得特香,也不忍心叫醒我们,过一会儿再来看,我们还在那里睡,一直睡到下午四五点钟才醒。好好休息两天以后,我们又该原路往回飞了。  P27-29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外交官纪实》生动、客观地书写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外交人员立足本职、敬业奉献、经受考验、勇于牺牲和不辱使命的壮丽诗篇……

——杨洁篪

《中国外交官纪实》为外交部教育年轻外交官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提供了一套非常生动、形象的教材。

——王毅

《中国外交官纪实》电视系列片选题新颖、角度独特、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林雄

看《中国外交官纪实》,让我们看到了外交官的头顶不仅是光环,更多的是使命与责任。

——一位普通的观众

《中国外交官纪实》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人性化,娓娓道来的真实故事让人心潮澎湃。

——一位大学教授

《中国外交官纪实》揭开了中国外交的神秘面纱,让外交走下神坛,亲近了大众,效果很好!

——一位公司职员

《中国外交官纪实》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久违的、温暖的触动,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外交官作为自己的职业。

——一位大学生

后记

好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好的电视片回过头来看依然让人感动,好的书会让人深深记住。二十二集电视系列片《中国外交官纪实》就属于这样的好作品、好电视片、好书。

《中国外交官纪实》电视片是我和我的同事们于2006年开拍、2008年3月摄制完成并正式播出的。刚开始,我们本来只是想拍摄两集反映两位外交官感人事迹的专题片,没想到随着采访的深入、涉及面的铺开,特别是播出效果的热烈反响,我们的集数从两集增加到二十二集,采访对象从老外交官扩大到现职外交官,果访地点也从国内移向了国外,包括玻利维亚、巴基斯坦、马其顿等艰苦和危险地区。由此,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外交官工作、生活的大型电视系列片诞生了。在钓鱼台国宾馆的首映式上,外交官和现场各界的代表都感动落泪了,在后来十多家境内外媒体播出时,无数的观众也看得泣不成声。原因很简单,外交官的所言、所行、所想真实而感人,普通而不平凡。

时间过得很快,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广东台的同事们视野开阔,专业、精干而执着,已先后摄制了十二集《和平之路:新中国外交大事纪实》、二十二集《中国外交官纪实》、八十集《相约多瑙河》、十四集《中国一东盟二十年》和刚刚播出的四十集《寻访海上丝绸之路》等五部大型系列片,足迹遍及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在多个领域开了先河,大家付出的汗水不言而喻,收获和荣誉自然多多,需要衷心感谢的领导、专家、国内外友人实在是不胜枚举。在此,我们只能一并致谢,并期待在人生的宝贵时间里,相互之间能够更多一点合作、交流,特别是交心和交朋友。

翟俊垠

2014年12月31日

目录

序言

使命

神秘的外交信使

走近外交部发言人

中国礼宾官

从发言人到大使

战火中的中国大使

高原大使

贫铀弹下的大使

带“保镖”的大使

国家领导人身边的翻译

中巴情谊见证人

“大酋长”外交官

亲历“9·11”的中国外交官

一位普通中国外交官的传奇

边界线上的外交官

青春外交

中国领事保护官员

《中国外交官纪实》摄制组独家专访国务委员,时任外交部部长杨洁篪

在《中国外交官纪实》全国首播仪式上的讲话——外交部部长,时任外交部党委书记王毅

后记

序言

外交官是一个既平凡又特殊的群体。说他们平凡,因为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普通的一分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儿女情长;说他们特殊,是因为外交官承担着独特和重要的使命,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国家的立场,他们的一举一动,反映的是我们政府的态度,他们的言谈举止,显示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可以说,这样一对“平凡”与“特殊”的“矛盾”,正是《中国外交官纪实》这部电视系列片所反映的主线。

二十二集电视系列片《中国外交官纪实》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外交官的工作、生活状况,尤其是许多现役外交官的“亮相”,让我们对这个群体有了更贴近、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该片中英文版本自2008年3月起在十多家境内外电视台先后播出,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外交官纪实》成功推出后,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这样一部开先河的国家级题材,会由广东台这样一家省级媒体来拍摄?其实,这并不是广东台第一次与外交题材结缘。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东台就开始关注国际和外交题材的报道。从那以后,我们就培养了一支持续关注包括外交题材在内的国际报道队伍。这是一支素质好、业务精、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1999年,我们与外交部、《人民日报》国际部合作摄制了一部全面展现新中国外交史的电视系列片——《和平之路:新中国外交大事纪实》。2012年,我们又与外交部合作拍摄了14集电视系列片《中国一东盟20年》。这“外交三部曲”由点到面,从历史到现状,从群体到个人,既有宏大叙事,又有个体描述。这三部电视片荣获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奖。当然,能够做成这样一件事,离不开外交部和各方面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钱其琛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戴秉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国务委员、王毅外长等历届部领导都给予我们亲切关怀和宝贵指导,在此我谨深深致谢!

感谢外交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广东电视工作的鼎力支持!也特别感谢《中国外交官纪实》这支优秀的创作团队奉献了这么精彩的作品!

张惠建

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

内容推荐

翟俊垠主编的这本《中国外交官纪实》记述了中国外交官,包括新闻发言人、大使、领事保护官、礼宾官、外交信使等外交第一线人员为祖国外交事业辛勤工作的感人事迹。

编辑推荐

你知道镜头前总是西装革履的外交官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你知道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时,那些程序是怎么安排的吗?你知道香港回归时,中英是怎么谈判的吗……在翟俊垠主编的这本《中国外交官纪实》中,这些神秘而有趣的“谜团”,你都能一一获得解答。作为我国第一本全面反映中国外交官工作、生活现状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告诉了观众真实、震撼的外交官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外交官纪实(二十二集电视纪实系列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翟俊垠主编
译者
编者 翟俊垠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4639
开本 16开
页数 3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2008183309
中图分类号 K827=76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