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任性(互联网语言表达的调性和技巧)
内容
试读章节

互联网:一只凶狠的狼温和地走过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上而下发起的改革往往不彻底,例如日本明治维新留下的天皇军国主义。只有自下而上发起的改革才能彻底改变现状并使人们获得真正期望的东西。要理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改革方式带来的不同,你只需要对比以下两句话即可:自上而下的改革就好像一只温柔的狼凶猛地走了过来,而自下而上的改革就好像一只凶猛的狼温和地走了过来。对比之后你会发现,用温柔掩藏着的凶狠具有更大的杀伤力,温柔用凶猛包裹着时只是狐假虎威,如同改革一样,当温和的人民的渴望足够强烈,结果会惊天动地。

作为一个故事,一只凶狠的狼温和地走过来相比一只温柔的狼凶猛地走过来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力,能让我们感觉到这个故事背后的结果更具破坏力,内容更有嚼头。互联网的到来正像是一只凶狠的狼温和地朝着我们慢慢走来。

在我身边,越来越多传统领域的企业人在不停地念叨狼来了狼来了,传统企业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我早期工作过的公司在2014年经历了业绩大暴跌,年度业绩比往年暴跌60%,这个企业还是行业的领头企业之一,整个行业都如临大敌。这也难怪老板一天到晚都想着怎么向互联网转型,但是因为在传统行业扎根太深,所以转型不易。一面是传统行业的节节败退,一面是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很多公司如日中天。这些都不是小说家随便拿起笔就写出来的故事,这都是实实在在每天发生的事。互联网思维的代表企业小米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已被估值450亿美元;锤子科技在没有一款产品时估值达到10亿元;阿里巴巴这个庞大的电商生态帝国,2014年9月19日登陆纽交所,市值快速超过2000亿美元,造就了奇迹,更让传统企业感到了一种恐惧。除了这些大型资本财团控制的企业将互联网推上巅峰,还有很多一夜间走红的互联网品牌。因为几个IT男卖起了肉夹馍,西少爷红遍全国;年轻的广告人赫畅创办的黄太吉,通过一个小小的煎饼果子让人看到他庞大的百亿餐饮梦想;马佳佳一个90后女孩通过几页PPT用自己的思维包装起她的品牌;褚时健用传奇般的橙子打造了生鲜平台本来生活网;狂人雕爷孟醒,用他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快速炒火了雕爷牛腩。薛藩烤串、河狸家等品牌,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极高的估值,让传统企业羡慕嫉妒恨。不止这些,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最奇迹的是越来越多的个人品牌,个人性商业机构活跃起来,这些人通过社交媒体积累粉丝塑造个人品牌,然后开始变现。互联网解放了一大批人也升华了一大批人,这在互联网之外实非易事,更别说中小企业快速创造一个奇迹般的品牌了。

以上这段请说明,互联网所能带来的威力有多大。这种大并不是指互联网上诞生出了估值450亿美元的小米和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而是指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不仅从大的层面,更多是通过渗透改变了很多我们身边的东西。所以,如果有人一直叫嚣互联网思维的威力有多大,叫嚣所谓的迭代、流量、社会化、大数据、平台化、跨界等思维为我们创造了多么大的价值,为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启示,若互联网思维不能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所用,那么互联网思维只是一个虚妄的概念,任何顶层的改变若不符合低层的需求也就失去了实质的意义。

案例解读

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

2014年和2015年的互联网行业分别出现了一个热门概念,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几乎主导了2014年的舆论走势,在这个概念的炒作下,一系列新潮品牌被大众快速熟知,不断创造着各个领域的奇迹,互联网思维几乎成为全行业人士推崇的一个概念。“互联网+”这个概念是在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报告中提到的一个概念,虽然这个概念并不是最先由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但是却因为总理的报告突然占据了舆论的风口。目前看来,“互联网+”这个概念要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热门讨论话题。我举个例子告诉大家这个话题有多热。

“互联网+”这个概念刚出来时,恰逢本书完稿,和某出版社接触后,编辑提议我将本书改成一本关于“互联网+”的书,我听完颇为惊诧,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几乎和“互联网+”这个概念毫无关系,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和“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出现时间吻合,但“互联网+”这个概念与“互联网调性”这个概念所发起观察的出发点不同,“互联网+”是自上而下提出的,战略指导意义重大,而“互联网调性”完全基于对广大普通网络用户的观察得出,在得出的逻辑结构上正好相反。

有个怪现状,那就是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后,不断有人抨击是某些人的炒作,但是“互联网+”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就没有人去抨击这样一个概念。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思维是自下而上被提出的,也就是说这个概念最先是由普通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提出,慢慢扩散开来,而“互联网+”这个概念是由国家领导人提出,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标准足够高,概念的扩散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那么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这两个概念到底哪个更具实质意义呢?从目前的讨论来看,互联网思维讲求以人为本,讲求以用户为中心,实用性更强。这两个概念给我们一种启示,大多数破坏性的商业形式都是自下而上变革的,一切变化完全基于基础用户的需求,而基于纯粹的上层空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革命性变化。反过来讲,虽然“互联网+”也是以上层设计的方式提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顺应潮流的一种做法,只是大众接受它的速度更慢。当某出版社的编辑让我将本书改成一本“互联网+”的书时,我就知道我注定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因为本书是自下而上发起观察的,并不是从上而下去指导别人的书,所以本书的意义更多是启发而不是指导。P2-5

书评(媒体评论)

“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实体”,不是“实体+互联网”那么简单,“互联网+”是虚实一体化网络世界的能量转化场。这其中转化的工具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互联网的语言、调性,以及由此延伸的交换价值的网络方式。

——华红兵移动互联网理论奠基人著名策划专家

正如—个人,真正了解一个人不仅是了解他的外貌,还要了解他的内在。互联网和人一样,技术和内容能给互联网带来显而易见的变化,而内在的变化是性格里潜移默化的变化,只有真正读懂互联网的“性格”才算懂得互联网。

——申音怪杰创始人

互联网思维根本上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考方式,只有从思维上转变过来才能玩转互联网。技术是直接的驱动力,而调性是融合在骨子和血液里的东西,当技术和思维融合才会有更大的爆发。

——赵大伟和君集团合伙人《互联网思维孤独九剑》作者

互联网调性的精髓在于玩,不会玩基本上也就和互联网绝缘了。要想和一个人玩出感觉,“臭味相投”少不了,要想在互联网上玩出感觉,也该知道互联网的脾性,至于怎么玩,本书会带给你启发。

——蔡明博洛尼家居董事长天使投资人

对于大多数广告主来说,单纯依靠流量在网络上获得用户越来越难,精细化经营现有的流量变得越来越重要。精细化经营的首要原则是懂互联网的软性特征,而互联网的调性无疑是软性特征最好的解读。

——刘再兴《广告主》杂志总编辑

互联网是个浩瀚无际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人们会有异样的行为表现,扮演和生活中不同的角色,甚至显出第二社会性别。只有搞清楚不同群体的特征才能把脉互联网,!行走互联网这个“江湖”。

——丁秀洪财经作家大可乐手机创始人

有—位大学生说:“您在央视上说,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激励了很多互联网创业者!”,石头看看周围没人,悄悄告诉他:“鸡汤毁三代,励志害一生,春暖花痴开,傻傻创未来!”,我为什么这么说?自己看书不解释!

——杨石头Think3group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董事长

目录

1 互联网思维和全民意识的觉醒

 互联网:一只凶狠的狼温和地走过来

 全民意识觉醒是颠覆一切的力量

 互联网是一个任性的江湖

 语言表达是最后一根被颠覆的稻草

2 互联网语言表达下的价值重塑

 如何理解互联网语言表达的本质

 什么样的内容能让人重塑自我价值

 如何通过互联网语言的表达重塑自我价值

3 全民网络语言表达呈现的特点

 利用关系来表达越来越重要

 表达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表达方式对表达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民情绪准位的明显变化影响表达

 表达方式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变化

 互联网语言表达的社群性分化

 表达对象情绪准位的节奏变化越来越多

 意识觉醒让全民表达成常态

4 互联网调性的任性表现和表达应用

 什么是互联网的调性

 从江湖文化看互联网调性的形成

 调性如何影响互联网的语言表达

 互联网调性的11条任性表现及应用

 互联网语言表达的7条任性法则

5 不同社交平台对互联网语言表达的影响

 如何理解社交媒体的整体特点

 不同社交平台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有哪些

 如何利用不同的社交媒体任性表达

 如何利用社交平台上分化的社群有效表达

6 互联网语言表达的8个步骤

 思路第1步:找到要表达的对象

 思路第2步:找到属性匹配的内容

 思路第3步:找准对等的情绪准位

 思路第4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思路第5步:语言表达内容的加工

 思路第6步:找到合适的人来表达

 思路第7步:找到恰当的引爆方式助力

 思路第8步:表达后以观后效

7 互联网思维语言表达的24技法

 互联网语言表达形式多变的三种驱动力

 H5技术驱动语言表达变化的12个技法

 内容需求驱动语言表达变化的12个技法

8 互联网语言表达的误区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语言表达的6个误区

 互联网语言表达的4个发展趋势

致谢

序言

另一个角度读懂互联网

打开这本书,打开了一个互联网世界。

在“互联网+”很热的时代,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沉静下来描述互联网中最本源性的品质,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胆识和敏锐的视角,杨铎做到了。

正如书中所述,技术是推动互联网向前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互联网的调性是内在的,本源性的东西。如果说技术影响的是互联网本身的进步,那么互联网的调性是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变化,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

互联网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吗?这种语言有什么样的调性?如何用互联网的语言表达互联网?对于很多实体经济转型者而言,如何解决“屁股在网里,脑袋在网外”的伪互联网人思维?

我是中国第一款移动社交软件“飞信”的策划者、实践者,花了五年时间研习移动互联网。不少传统企业都想搞懂互联网怎么玩,很多人问我,“什么叫‘互联网+’?”我的看法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实体”,不是“实体+互联网’’那么简单,“互联网+”是虚实一体化网络世界的能量转化场。那么,这其中转化的工具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互联网的语言、调性,以及由此延伸的交换价值的网络方式。

物理技术的学习是一种程式化的学习,在一定时期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是有了前沿的技术就能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懂互联网的人不一定精研技术,但是不懂互联网的调性一定不算真的懂互联网。当我们习惯用技术语言去看互联网时,我们也应该跳出互联网本身的圈圈来看互联网,从内在的、本源性的视角去捋一捋互联网的脉络,好带你打开一个互联网新世界。

学习并运用互联网语言是打开互联网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就在本书中。

本书并没有提供绝对正确的方法论,但是补充了“互联网+”在应用层面的一些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在千篇一律的介绍互联网的书籍中,本书算是最“任性”的一本佳作了。

认识杨铎很多年,他是具有天才般创意火花的后起之秀,他小心翼翼地打造了一个极具可观、可赏、可用的互联网调性的新世界。

打开本书,你就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任性世界。

华红兵移动互联网理论奠基人

2015年9月6日于广州

内容推荐

杨铎编著的《任性(互联网语言表达的调性和技巧)》这是一本深度介绍互联网调性的书,也是从社会化媒体运作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讲解互联网语言表达的书,它以独特的视角,从技术、需求和表现形式三种驱动力展开,从理论、策略、方法、技巧、实践等角度详细解析了互联网表达的变化和社会媒体的运营。

本书适合互联网从业人员阅读。

编辑推荐

互联网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吗?这种语言有什么样的调性?如何用互联网的语言表达互联网?在转型中国的今天,对于很多实体经济转型者而言,如何解决“屁股在网里,脑袋在网外”的伪互联网人思维?

杨铎编著的《任性(互联网语言表达的调性和技巧)》并没有提供方法论,但是补充了“互联网”在应用层面的一些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在千篇一律的互联网书籍中,本书算是“任性”的一本佳作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任性(互联网语言表达的调性和技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72332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5226332
中图分类号 F713.365.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