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叶纯芳、乔秀岩编著的《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編輯這二十二篇文章(又有三篇存目,不收錄),分為四組。第一組收錄五篇,我們擬設的主题是如何認識朱熹禮學的特點?所收文章,都通過朱熹禮學與清代前期禮學或西方禮學的比較,討論朱熹禮學的特點。第二組收錄的八篇(又存目一篇),可以視為對第一組提出的問題嘗試做出答案。八篇分别從不同的角度討論朱熹禮學逐漸形成的過程,以及朱熹禮學的特性,雖然還不能說是令人滿意的全面答案,但相信已經獲得了相當豐富的認識。第三組收錄四篇(又存目一篇),是對已出版的兩部書《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影印宋刊元明遞修本《儀禮經傳通解正續编》的補充和糾正。第四組收錄五篇(又存目一篇),討論禮制與禮學的關係。

内容推荐

回顧兩千年經畢史或禮學學史,朱熹尤其重要,一則以其元明前后五百年主導學學術之歷史意義, 二則以近兩百年來學學術界對朱熹檀畢的陌生。叶纯芳、乔秀岩编著的《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從不同角度討論朱熹禮學的特點、逐渐形成的過程以及特性、禮制舆禮學的關係等問題,同時對研究朱熹禮畢的核心文獻《儀禮經傳通解》進行版本詳考。本書内容豐富、主題明確,對朱熹禮畢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及豐富的答疑。

目录

前言

[遠眺朱熹祭禮]

朱子學派禮學中的祭禮

——對美德倫理學的啟迪

江永及其禮學著作

——兼論其於朱熹禮學的態度

何謂通禮?

——一種目錄學的分析 

試論“明堂”說的漢、宋異同

——以楊復、惠棟為例

論《五禮通考》與朱子禮學之關係 

[朱熹祭禮的形成]

朱子及其門人编修禮書補考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對《禮記》經、傳的界定

《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導言 

儀禮經傳通解喪、祭禮編刊年表 

楊復《祭禮》與“通禮”學術傳統

——讀《祭禮.天神篇》札記

楊復《儀禮》學初探

——以《特牲》、《少牢》二禮章句論為中心 

試論宋代之望祀兼及宋代士人對真宗封禪之見

——以楊復《祭禮》為例

《春秋》“魯郊”考

朱熹、黄榦及楊復祭禮學的形成 

[主要版本詳考]

楊復《祭禮》校讀札記

《文獻通考》引楊復《祭禮》考

影印宋刊元明遞修本《儀禮經傳通解》正續编編後記

嘉定南康軍刊本儀禮經傳通解之補修情況

朱子《通解》引錄《儀禮》鄭注文小考

[宋代禮制舆經阜]

祭及高祖

——宋代理學家論大夫士廟數

聶崇義《新定三禮圖》與宋初禮學

宋代太廟中的始祖之争

——以紹熙五年為中心

從政術之争到經術之争

——南宋紹熙五年始祖廟議再探

宋代禮學中柿祭的内涵與變遷

漢至宋的郊祀變遷與楊復的郊祀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叶纯芳//乔秀岩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09474
开本 16开
页数 5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8
CIP核字 2015090495
中图分类号 B244.75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