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情种--红楼梦精神生态论(精)》这本关于《红楼梦》的论著里,王庆杰先生既避开了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这些被视为正宗的“红学”的研究模式,也避开了以胡适和俞平伯们为代表的“新红学派”们的观点,他倒有点像“旧红学派”里的王国维。王国维先生不是评点派,也不是索隐派或者题咏派,他是一位最早从哲学与美学的观点入手,来批评《红楼梦》的艺术价值的红学家。而庆杰先生的这部论著,则是从“生命美学”入手来研究《红楼梦》的:“从生命的视角看经典”、“把人生当成书来读”、“阅读最重要的是阅历。
图书 | 谁为情种--红楼梦精神生态论(精)/文学理论研究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谁为情种--红楼梦精神生态论(精)》这本关于《红楼梦》的论著里,王庆杰先生既避开了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这些被视为正宗的“红学”的研究模式,也避开了以胡适和俞平伯们为代表的“新红学派”们的观点,他倒有点像“旧红学派”里的王国维。王国维先生不是评点派,也不是索隐派或者题咏派,他是一位最早从哲学与美学的观点入手,来批评《红楼梦》的艺术价值的红学家。而庆杰先生的这部论著,则是从“生命美学”入手来研究《红楼梦》的:“从生命的视角看经典”、“把人生当成书来读”、“阅读最重要的是阅历。 内容推荐 《红楼梦》是生命哲学的追问,是诠释平凡人生的一部哲学经典。作家在繁华与悲凉的生命田地里徘徊勘探,发现平凡的世界中原本就是生命个体在复演着一出出淡化人生凄凉的大戏。王庆杰编著的《谁为情种》以独特的生命哲学视角,切入对《红楼梦》更有热度和深度的研究,这暗合时代人们的精神诉求,同时也超越了以往红学研究的片面和零碎。这是一部红学生命美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同类研究中的引领之作。 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生命美学概述 第二节 《红楼梦》生命美学的向度 第三节 《红楼梦》生命美学的内涵 第一章 生命的碎裂 第一节 人与自然:“枉人红尘若许年” 第二节 人与社会:“于国于家无望” 第三节 人与自身:“欲洁未曾洁” 第二章 人生的向度 第一节 自然人生 第二节 社会人生 第三节 审美人生 第三章 生活的追问 第一节 生活的内象 第二节 知情好色人生之本 第三节 “六根”之死 第四节 富而不贵穷而且贱 第五节 话语的歧途 第六节 生活还是个问题 第四章 生命的悖论 第一节 人生的视角 第二节 “向死”的“在场” 第三节 灵魂的测度 第四节 人生拷问的尺度 第五节 “中心”与“边缘”的迂回 《红楼梦》研究与中国生活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谁为情种--红楼梦精神生态论(精)/文学理论研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庆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31369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33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 |
CIP核字 | 2012210874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6 |
宽 | 176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