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少男少女/大家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给少男少女》中所收的文章是1944年李霁野到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前后为同学做的六次演讲,被誉为是“亲切坦白的教育”,围绕读书与生活,爱的艺术,大自然的乐趣等话题娓娓道来,对年轻人的身心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开启心智,启发智慧,并对生活自然抱有温暖热爱之心,作者知识渊博,人生体验丰富,思路流畅活泼,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内容推荐

《给少男少女》中所收的文章是1944年李霁野到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前后为学生们所做的演讲集,围绕读书与生活、爱的艺术、大自然的乐趣等娓娓道来,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温暖热爱之心,就青年人关心的种种人生问题畅谈所想,对一代一代的青少年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此次再版增加附录七篇,更丰富了李霁野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对当下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生动有益的谆谆教诲。

目录

题诗

再版序

读书与生活

桃花源与牛角湾

至上的艺术——爱

试谈人生

“严父慈母”的新估价

漫谈食睡哲学,希腊悲剧,包公案,性别及其他

附录

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

同青年朋友谈谈我的青年时期

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风度——在《青年报》和青年文工团

 纪念晚会上演讲

漫谈文学因缘,兼为书友招魂

浅谈写作——在南开大学外文系写作班的讲话

我怎样同时光老人打交道

试读章节

桃花源与牛角湾

在诸位快要考试的时候,自治会的同学找我来说几句话。我想到一个诸位一定很爱听的题目:“我不赞成考试”。不过,我要是真就这个题目说话,学校当局恐怕今晚就要通知,已经为我买妥了船票。所以我就另想一个仿佛有点奇怪的题目。其实意思是很平常的,我只用“桃花源”和“牛角湾”代表两种读书的态度。

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诸位大概是早读过的,总还记得那位渔父怎样到了“豁然开朗”的境地。我们乡间的一句土语,说人无论在哪一方面越来越狭小,便是钻进了牛角湾(或尖)。两相比较,桃花源大概是愉快些的,所以我虽然没有把握领诸位进去,也至少要尽力奉劝诸位,不要向牛角湾里走。今晚我只略谈到读书的方面,而且从消极着手,劝诸位有几件要避免的事。

第一件要避免的是戴假面。换了话说,就是不要牵强附会。因为“文以载道”的说法,在中国很有势力,而所载的道又往往是歪曲的,中国的读书界真被闹得个乌烟瘴气。处处拿这歪曲的道作标准来批评,有些著作的真面目,非被遮掩起来不可。最显著的例子是《诗经》。道学先生们是最怕提到男女之情的,认为是可耻,是罪过。所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实在令他们皱眉;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呢?头痛得很。“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实在比苍蝇闹哄哄的还不成体统!但是诗被尊为经了,“硬是”没办法。幸而他们有一副尊君的假面具,就用它将他们心目中认为的丑恶遮盖起来,直到近些年才被人揭穿。现在诸位大概都敢承认《诗经》里有许多首是纯真的情诗了,可是早二三十年你们若这样说,也许会有人逼着你们悬梁或投水。道的力量是有这样大的。

我们常听到爱国的士女说,道德是我们的唯一的国宝,别的国家不是没有,便是只有劣等的货色。我所以加重说“我们的”,是怕诸位误听了我的意思,以为我说我们只有这一件国宝。我要有那样意思,真是罪该万死:我们的国宝绝对不止一件。我可是要说,这个宝贝不仅我们有,别的国家也有。我们就以经对经来举例。他们有一部《圣经》,大家知道的。《旧约》里面有一部《雅歌》,歌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他站在我们墙壁后,从窗户往里观看,从窗棂往里窥探。”怪不规矩的。“我的新妇,你的嘴唇滴蜜,你的舌下有蜜有奶。”这比木瓜琼琚还不成话。再有:“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道学先生也只好摇头,骂一声该死。不过也是被尊为经的,只好蒙上假面,另加解释。我们有君,他们有天主,都是至尊,向他们那里一推,就一切没有问题了。所以他们说,《雅歌》里所写的不是男女的爱,是比喻,是对于上帝的爱。若有人提出别样的解释,便是异端邪说,这样的人只好请他上火柱。我上面仿佛说到投水了。一水一火,实际上是并不冲突的。我们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呢?

他们的注经解经,在牵强附会上,实在比我们有过之,无不及。中世纪有许多Schoolman,专作这钻牛角湾的工作。他们所戴的假面具,虽然在文艺复兴时代及以后常被揭开,现在并没有变成仅只在博物馆陈列的东西,还是满有势力的。

这样蒙了道的假面去读书,特别是抒情的作品,是荒谬极了的,就是读一辈子,也得不了真解。所以假面具是第一要揭开的。因为这样的假面具,往往是用错误的思想糊成的,所以要先在自己的思想上,下一番考察的功夫。

第二件要避免打花脸。花脸,诸位在旧戏里大概是都看过的,例如曹操,出场总打着白脸;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白面曹操”是一个绝大的奸雄。既然捉了曹,我就用他作更进一步的例。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很流行的小说,曹操又是舞台上一个常出现的人物,他的脸经过这一画,和实际上的情形差得很远了。只看演义和戏的人,更不知道他在文学史上颇有点地位了。

孔夫子是被人尊为圣人的,可是因为理学家还有他们的信徒,在有些地方也很为他打了花脸,我以为真面目也被隐盖起来不少。读到有些人派给他说的道理,我不免觉得他是怪没有人情的。可是想到他老先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同时也无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觉得近人情的很。再想到“子见南子”,不免叹息连及门弟子子路还那样不知趣,后世的误解、打花脸,大概是难免的了。将曹操涂白脸,使他坏透骨,是抹杀真面目;按照自己的侏儒的尺度,抹杀或涂改巨人的弱点,以为这样可以将他变为神,捧上天,也是一种打花脸。真相不能显露,在两种情形下是同样的。西洋的好传记所以有生命,就是因为不打花脸,保存真面目。中国的行状墓志之类所以不堪读,原因也就在这里。西洋的墓志铭也同样有这个毛病。仿佛是兰姆(Challes Lamb)吧,小时读这许多墓铭之后,惊讶地问道:“Where are the naughty ones?”(调皮的人们在什么地方呢?)

……

P9-12

序言

重温李霁野的《给少男少女》

林谷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李霁野先生逝世已整整十年了。先生是1997年5月4日凌晨1时45分与世长辞的。十年来,我始终未能忘怀与先生相聚的日子,一想起他那慈祥可亲的面容,和他那声调温和并略带安徽口音的话语,我的心就感到暖暖的,总觉得先生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仍然活在众多爱他敬他的亲友、弟子间。我是个嗜书如命并偏爱先生文字的人,因此常常拿出来翻翻、温读的,就是他那些直接得过鲁迅指点的种种译作和文章,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先生译的那本英国散文经典《四季随笔》,和那本风格独特的《给少男少女》了。

《给少男少女》中所收文章是1944年李霁野先生到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前后为同学做的六次演讲。后来在友人章靳以的关心下,终于在解放前夕1949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结集出版了。当时只印了一千多册。1983年由重庆出版社修订再版。新版一次印行十万零四千九百册,印量之大,在当前文化出版物中是不多见的。

现代一些著名作家、学者如鲁迅、胡适等都做过不少讲演(胡适的讲演尤其多得惊人),但他们生前都未曾专门出过讲演集,以讲演出专集的,李霁野当属绝无仅有的一位。

李霁野并不是演讲专家,但他似乎对这门艺术十分熟悉。他的讲演很抓人,充满幽默感的开场白一下子把你吸引住。比如“桃花源与牛角湾”(讲读书方法)的开头是这样讲的:“在诸位快要考试的时候,自治会的同学找我来说几句话,我想到一个诸位一定很爱听的题目:‘我不赞成考试’。不过,我要是真就这个题目说话,学校当局恐怕今晚就要通知,已经为我买妥了船票。”同学们听了定会在下面会心一笑。

李霁野的六篇讲演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呢?他在《给少男少女》1983年新版序中有过简略的交代。那时候是大动荡的时代,正在苦苦坚持的抗日战争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共两党虽然已在国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联合抗战,但两党之间的对抗与斗争还是很激烈的。因此,大家对一些政治问题都保持沉默,顶多在极熟的朋友间发发牢骚而已。所以,这六篇讲演,除最后一篇“措词有意含含糊糊”外,“似乎都很脱离现实”。但是,李霁野和他的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生活在“世外桃源”里。危机四伏的祖国命运使青年学子思想上都更快地成熟起来,于是,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与青年有切身关系的爱情问题,以及中国社会的种种阴暗现象,等等,就成了李霁野这六篇讲演的话题。

第一讲“读书与生活”,李霁野针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这种弊端似乎至今也未尽除),反对一味拿死知识向学生填塞,然后用考试来测量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变成了被动,连读书的兴趣也丧失了,又如何谈育人和成才。为了证实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他还举了一个自身的例子。他说,多年前读到一篇谈散步的文章,作者特莱夫严说他有两位大夫,一位是他的右腿,一位是他的左腿,在身心失调的时候,他总请它们医治,而且一治必好。那时李霁野还是个穷学生,身体也很弱,有人就担心他活不了多久,李霁野决心也请这两位大夫(他自己的两条腿)来给他治病,坚持走路锻炼。先生说,散步使自己健康起来只是个“小益处”,散步给了他更多的精神上的快乐,“我觉得我整个的人生观,都差不多因为它们(指两条腿)改变了。”1991年先生写过一篇谈养生的文章《我怎样同时光老人打交道》,又一次谈起特莱夫严这篇文章对他的影响,他说从那时起就养成了散步的习惯,一直坚持了近六十年,可见先生的长寿确非凭空而得。

多次读李霁野这些讲演,我总要为先生的渊博知识、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健康、合理的见解而赞叹不已,真不知他那些活泼流畅的思路,引用的那么多中外诗文是怎样源源不断从他脑子里涌发出来的(他讲演时并没有现成的讲稿,只是事先略想一想,草草写个大纲就上台开讲的)。

《给少男少女》1949年初版至今已有五十八年,从1983年新版到现在也有二十四年了。先生在1991年2月27日信中告诉我,有一位青年写信给先生,说他读了《给少男少女》后抛弃了因失恋欲自杀的念头,要努力好好生活,这使先生很感欣慰,可见,这些做于20世纪40年代的讲演仍有它的读者。现在的出版家们是否也会为了当今的青年一代重新再版这本不同一般的小书呢,别看它只是薄薄的一小本,它还是有点分量的。

书评(媒体评论)

李霁野,以锐敏的感觉创作,有时深而细,真如数着每一片叶的叶脉。

——鲁迅

这些演讲稿就青年们关心的种种人生问题畅谈感想,虽然所谈不外人生人性之常,并不刻意求深,但是融进了作者的人生经验和体验,并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因而健全通达,亲切风趣,读来覃覃有味,令人怡然忘倦。

——解志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少男少女/大家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霁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115338
开本 32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201520253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4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