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花女(插图版全译本)/译林名著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郑克鲁译的《茶花女(插图版全译本)/译林名著精选》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内容推荐

古往今来,描绘妓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唯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在亿万读者中流传。小仲马著郑克鲁译的《茶花女(插图版全译本)/译林名著精选》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真挚可爱的女性形象玛格丽特,作者采用倒叙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去写这个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爱情的产生写得一波三折,突变的到来安排合理。悲剧来临之前的交恶再起波澜。故事写得并不单调,但是细节朴实无华,发展过程单纯自然,有着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不久,我就明白她们缘何这样赞赏和惊讶了。因为我也开始观察,很容易就发现,我正待在一个靠情人供养的女人的公寓里。可是,上流社会的妇女渴望看到的,正是这些女人的内室;这里恰巧有一些上流社会的妇女。这些靠人供养的女人拥有的华丽马车,每天在贵妇人的马车上溅上泥浆;她们跟贵妇人一样,在歌剧院和意大利剧院订有包厢,坐在贵妇人的隔壁;她们在巴黎恬不知耻地炫耀她们的天资国色、珠光宝气和荡检逾闲。

我参观的这个公寓的女主人已经故去:因此连最贞洁的女人都可以长驱直入,来到她的卧室。死神已经净化了这个富丽堂皇的藏污纳垢之地的空气。再说,如果有必要的话,她们的托词是,她们要来参加拍卖,不知道来到谁家。她们看到了广告,想来参观一下广告推荐的东西,预先作些挑选而已;没有比这更普通的事了;这并不妨碍她们在所有这些奇珍异宝中,寻找这个交际花的生活痕迹;不消说,别人已经告诉过她们有关这个交际花的异乎寻常的故事了。

不幸的是,秘密已随同这个女神一起逝去,不管这些贵妇人有多么良好的愿望,她们只能得到死者身后要拍卖的物品,却丝毫发现不了女房客在世时操皮肉生涯的迹象。

再说,有的东西值得一买。陈设华丽。布尔①制作的玫瑰木②家具,塞弗尔③和中国的花瓶,萨克森④的小塑像、绸缎、丝绒和花边绣品,应有尽有。

我在公寓里信步而行,跟随着比我先来的好奇的贵妇。她们走进一个蒙着波斯墙布的房间,我正要也走进去,这时她们却几乎随即笑着退出来,仿佛羞于这次新的猎奇。我反而更加强烈地想踏入这个房间。这是梳妆室,摆满了最精致的玩意儿,死者的挥霍似乎从中发展到顶点。

靠墙有一张宽三尺、长六尺的大桌子,奥科克和奥迪奥①制作的各种珍宝在上面闪闪发光。这是一套洋洋大观的收藏。这千百件物品对于置身这间内室的这样的女人来说,是她梳妆打扮必不可少的;其中没有一件不是金器或银器。然而这些收藏显然只能逐渐地罗致,而且不是同一个情夫所能搜罗齐全的。

我目睹一个由情人供养的女人的梳妆室,并未感到心中不悦;无论什么东西,我都饶有兴味地细察一番。我发现,所有这些巧夺天工的用具,都镌刻着不同的姓氏开头字母和形形色色的冠冕。

我望着所有这些物品,每一样都无异向我描绘出这个可怜姑娘的一次卖淫。我想,天主对她是宽宏大度的,因为天主没有让她遭到通常的那种惩罚,而是让她不到晚年,依然如花似玉,在奢华中死去;对这些交际花来说,年老色衰可谓第一次死亡。

实际上,还有什么比堕落生活的晚年——尤其是在女人身上——更为惨不忍睹的呢?这样的晚年没有尊严可言,丝毫引不起别人关心。这样抱恨终生,并不是追悔误入歧途,而是悔恨一再失算和用钱不当,这是人们能够听到的最使人悲伤的遭遇之一。我认识一个曾经风流一时的女人,过去的生活只给她留下一个女儿,用她同时代人的话来说,她的女儿几乎同她母亲年轻时一样漂亮。这个可怜的孩子,她的母亲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你是我的女儿”,反而要她给自己养老,就像做母亲的曾经把她扶养大那样。这个可怜的女子名叫路易丝,她听从母亲的心愿,毫无选择、毫无热情、毫无乐趣地委身于人,仿佛别人考虑要她学会一种职业,她就从事这种职业一样。

连续不断地耳濡目染堕落的生活,而且过早地沉湎于堕落生活,加以这个姑娘常年不断病歪歪的身子要维持这种生活,这一切毁掉了她身上对善与恶的理解;天主也许给了她这种理解能力,但是没有人想过要发展它。

P2-3

序言

古往今来,描绘妓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唯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在亿万读者中流传。这部小说自一八四八年发表后,即获得巨大成功。小仲马于一八五二年将其改编成剧本上演,再次引起轰动,人人交口称赞。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于一八五三年把它改编成歌剧,歌剧《茶花女》风靡一时,流行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著名歌剧之一。《茶花女》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扩大。从小说到剧本再到歌剧,三者都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艺现象。

饶有兴味的是,《茶花女》在我国是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于一八九八年译出这本小说,以《茶花女遗事》为名发表,开创了近代的翻译文学史。林纾选取了《茶花女》作为第一部译作发表,决不是偶然的。这至少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茶花女》在欧美名国已获得盛誉,使千千万万读者和观众一掬同情之泪。这一传奇色彩极浓的作品不仅以情动人,而且篇幅不大,完全适合不懂外文的林纾介绍到中国来。况且,描写妓女的小说和戏曲在中国古已有之,但似乎没有一部写得如此声情并茂,人物内心的感情抒发得如此充沛奔放,对读者的感染力如此之强,因此,《茶花女》的翻译也必然会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魅力和效果。近一个世纪以来,这本小说在我国受到的热烈欢迎,充分证

小仲马的身世和经历同《茶花女》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小仲马是个私生子。他的父亲是《基度山恩仇记》、《三个火枪手》的作者大仲马。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大仲马尚未成名,他在德·奥尔良公爵那里担任秘书,同时写作剧本。他住在意大利广场的一间陋屋里,他的邻居是个漂亮的洗衣女工,名叫卡特琳娜·拉贝。她已经三十岁,但大仲马只有二十一岁,两人来往密切。一八二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小仲马诞生,但是孩子出生登记册上“没有父亲姓名”。大仲马给儿子起了名,不过直到一八三一年才承认小仲马。小仲马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据他后来回忆,大仲马在房里写作,小仲马由于长牙不舒服,大叫大嚷;大仲马提起孩子,扔在房间的另一头。他的母亲把孩子保护起来,才使小仲马少受许多打骂,后来小仲马在他的作品中这样写道:“母爱就是女人的爱国心。”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大仲马承认儿子之后,由法院判决,把儿子送到寄宿学校。他的同学们辱骂他为私生子,洗衣女工的儿子,有受人供养的母亲、没有父亲的孩子,黑人面孔(按:他的曾祖母是黑人,他本人皮肤黝黑,头发卷曲,有黑人特征),一文不名,等等。不过,由于大仲马的原因,他从小就踏入了戏剧界和文人聚集的咖啡馆,认识了钢琴家李斯特、诗人兼戏剧家缪塞、巴尔扎克等名人。耳濡目染,培养了小仲马的文学兴趣,这对他后来选择的道路不无影响。

大仲马一向过着浪荡生活,小仲马对父亲颇有微词。可是,大仲马幽默地说:“他真心实意地嘲笑我,但他也真心实意地爱我……我们不时地发生争吵:那一天,我买了一头小牛,我把他养肥了。”大仲马的言传身教对小仲马还是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一八四二年起,他脱离父亲,过起独立的生活。他寻找情妇,追逐姑娘。一天,他看到一个神秘的女郎,她一身穿白,头戴意大利草帽,地点是在离沃德维尔剧场不远的交易所广场上。她的名字叫玛丽·迪普莱西,真名为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她对富人和社会名流的自由不羁的态度,她散发的光彩和神秘气息,给小仲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八四四年的一个晚上,小仲马又在杂耍剧院遇到她,她由一个老富翁德·斯塔凯贝格陪伴着。很快小仲马就成为她的情人,他为她负上了债。在小仲马成年那一天,他的债务高达五万法郎,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尤其他没有任何接受遗产的机会。一八四五年夏天,小仲马和玛丽·迪普莱西发生争吵,断绝了来往。玛丽找上了李斯特。小仲马为了忘却旧情,埋头创作,由大仲马出资发表了诗集《青春之罪》,在这之前他还写了一本小说《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故事》。一八四六年二月,玛丽·迪普莱西到伦敦,秘密嫁给德·佩雷戈伯爵,但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不得不到巴登一巴登去疗养。而大仲马父子则到西班牙的加地斯去旅行。玛丽于一八四七年二月三日病逝于巴黎,时年二十三岁。德·斯塔凯贝格伯爵和德·佩雷戈伯爵给她扶灵,送到蒙马特尔公墓,她的棺柩上撒满了茶花。二月十日,小仲马在南方的马赛得知了噩耗。他回来以后躲在圣日耳曼的白马客栈里,花了一个月的工夫,一气写成了《茶花女》。无疑,玛丽·迪普莱西就是小说女主人公的生活原型。

小仲马的观察细致,描写准确。一个耽于肉欲和享乐生活的妓女的面孔跃然纸上。这段描写表现出一个烟花女子的打扮和气质,是颇有力度的。

在其他艺术手段的运用上,则可以看出小仲马受到十八世纪启蒙作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影响。例如他在介绍上层社会的各类人物时,运用了罗列式的讽刺笔调,一句话勾勒出一个人的丑态。此外,小说结尾玛格丽特的日记,是一种变化了的书信体小说的写法,同十八世纪的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茶花女》的主要篇幅由对话组成,这无疑深受大仲马的影响。小仲马的对话同样写得流畅自然,十分生动传神。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大仲马的拿手好戏,他已经十分注意人物的心理刻画。阿尔芒等待幽会时的焦急心情和种种思虑,玛格丽特内心情感的倾诉,都是对人物心理的探索。而普吕坞丝和迪瓦尔先生的长篇开导和说理,又有着巴尔扎克笔下人物的精彩议论的影子。小仲马显然在吸取众家之长,熔于一炉。他对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无疑是成功的。

小说《茶花女》出版的那一年,巴尔扎克已经搁笔了,法国小说出现了一段冷落时期。《茶花女》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真空。可惜的是,小仲马未能再进一步写出更深刻的作品。六十至八十年代,他有一些作品问世,如小说《克勒蒙梭事件》(1866)、戏剧《婚礼拜访》(1871)、《阿尔封斯先生》(1874)、《弗朗西荣》(1887)等。一八七四年,小仲马进入法兰西学士院。后期他的思想产生了变化,曾致力于修改《茶花女》。在一八七二年的版本中,他把一些字句改得平和一点,去掉锋芒,这纯属画蛇添足,后人并不理会他这种思想倒退。小仲马于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马于利一勒一罗瓦去世。

一九九三年五月十八日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花女(插图版全译本)/译林名著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小仲马
译者 郑克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64445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6138181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5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