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丛书》共十种,分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十个方面阐释中国文化之美。由刘良佑主编的《陶瓷之路/优雅》以重要陶瓷作品的艺术特点、欣赏方式、烧制技术为主要内容,并叙及时代背景、真伪鉴别。介绍时注重各种陶瓷类型的源流与发展脉络,对后世陶瓷的影响,使读者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欣赏方式有清晰的了解。
图书 | 陶瓷之路/优雅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优雅丛书》共十种,分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十个方面阐释中国文化之美。由刘良佑主编的《陶瓷之路/优雅》以重要陶瓷作品的艺术特点、欣赏方式、烧制技术为主要内容,并叙及时代背景、真伪鉴别。介绍时注重各种陶瓷类型的源流与发展脉络,对后世陶瓷的影响,使读者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欣赏方式有清晰的了解。 目录 第一章 团泥幻化的史前陶艺 一、充满原始气息的彩陶 二、精致俊美的黑陶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各式陶艺 三、史前时代的陶塑概况 第二章 商、周两代的陶瓷发展 一、商、周原始瓷器的诞生 二、春秋战国的琉璃陶和料器 第三章 秦、汉、六朝的陶艺成就 一、生动逼真的各式秦俑与两汉、六朝的陶塑艺术 二、汉代的各式铅釉陶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陶瓷艺术 一、绚丽多姿的隋、唐陶瓷造型艺术 二、邛崃窑与长沙窑的釉下彩瓷 三、越窑与柴窑 第五章 宋代陶瓷的创作高峰 一、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二、南方龙泉青瓷与北方耀州青瓷 三、黑釉器与青白瓷 四、磁州窑系的形成及影响 第六章 辽、金、元陶瓷的发展 一、辽帝国的陶瓷 二、金国的陶瓷发展 三、宋、元之际的各式陶雕 四、元代的青花与釉里红瓷 第七章 明清两代陶瓷盛况 一、明、清时期的官窑体制 二、明、清时期的单色釉 三、明、清时期的彩瓷 四、宜兴砂器与德化神佛 五、广东石湾陶与台湾交趾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陶瓷之路/优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良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580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6 |
CIP核字 | 2016013229 |
中图分类号 | J5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