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第2版)》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作者李政涛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作者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期待与本书结缘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
图书 | 教育常识(第2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育常识(第2版)》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作者李政涛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作者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期待与本书结缘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 目录 第二版序言 从“常识”开始的教育(代序) 人性常识:教育常识的根源 1.教育常识的根源是人性常识 2.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 3.人始终是未完成的 4.人只能自己去活着 5.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 6.人在表演和观看中生长 教育理想常识: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 7.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8.教育即“生命·实践” 9.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10.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 11.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 12.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 13.教育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 14.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15.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16.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 17.好教育,是宽大、审慎和温暖的教育 教育过程常识:懂教育过程,才是懂教育 18.教育过程知识,是最核心的教育知识 19.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 20.教育在表演和观看中展开 教育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和活化 21.教育内容要生活化 22.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 23.解读教材的三种眼光 24.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 学生常识:教育最需要的常识 25.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 26.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宇宙 27.把儿童当儿童 28.学生是教育的目的 29.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 30.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 教师常识:做享受职业尊严和欢乐的创造者 31.教师是创造者 32.教师是熬炼教育智慧的人 33.在师生相互提升中实现教学相长 34.学会享受教学 35.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 36.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是现场学习力 37.做现实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38.用理论的方式表达经验 39.向名师学成长 40.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学常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41.教与学不可分割 42.教学在互动中生成 43.把课堂还给学生 44.让教学充满生长的气息 45.好课是实实在在的课 46.让教学扎实的五大源泉 47.把课堂变成课型 48.把教法变成学法 49.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50.以结构化的方式教学 51.教,是为了不教 说出“我”心目中的教育常识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育常识(第2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政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484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2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2016033561 |
中图分类号 | G40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