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原理》是米歇尔·梅耶道德问题的代表作,主要论述道德不仅可以管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界定甚至论证回答这种经常变化的距离所激发之问题的方式。本研究可与老子《道德经》加以比较。事实上,作者读过《道德经》,《道德的原理》的第一段引语即引自《道德经》。当然他还引用了很多现当代思想家,视野更具当代性。
图书 | 道德的原理/哲学的叩问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道德的原理》是米歇尔·梅耶道德问题的代表作,主要论述道德不仅可以管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界定甚至论证回答这种经常变化的距离所激发之问题的方式。本研究可与老子《道德经》加以比较。事实上,作者读过《道德经》,《道德的原理》的第一段引语即引自《道德经》。当然他还引用了很多现当代思想家,视野更具当代性。 内容推荐 《道德的原理》立足于反思和总结,从距离理论阐释道德的基础,从激情理论观照道德,对道德规则和原则有详细论述,具有深厚的哲理性,是对西方道德研究历史的总结以及世界视野下的学理拓展,是比利时哲学家米歇尔·梅耶的代表作之一。 目录 德与道并行,德道一体 圣人立道,圣人立德,德道一体,自然法圣 关于位论的文学生产观、批评观和审美观 导语 第一章 道德的基础:距离理论 第一节 为什么道德会提出问题 一、每个人的兴趣与道德的要求如何调解 二、为什么扎根于个人或自我的道德理论会归结于失败 三、人们对道德思考的期待 四、现代道德的三大类型:人权理论、(康德的)责任理论和(效益主义的)功德理论 第二节 道德的起源 一、变异性的第一形式是身体 二、作为排斥原初形式的身体排斥:从否定到乐趣:对身体问题的距离化 三、作为问题越来越明显的身体 四、作为对变异性引发问题之回答的道德 五、在每个人那里判断善恶的道德感是什么 第三节 道德是否是对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回应 一、道德领域回答的源泉:性情方、情感方和逻各斯 二、伦理领域的距离意味着什么 三、相对于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善与恶 四、社会距离,情感距离 五、距离与神圣:宗教的道德作用从何处来 六、什么是道德 第四节 按照距离分配道德的回答 第五节 何谓道德意识 一、道德意识或自我中的变异性 二、变异性的三种形式 三、焦虑和失望是对与自我距离的意识活动:纯粹思考中无法解决的同一性问题 四、变异性的三种形式与精神的结构 五、作为道德表现源泉的变异性的三种形式 六、道德感情的心理渊源 第二章 善归结于乐、恶归结于痛苦吗?从激情理论观照道德 第六节 激情在道德里发挥什么作用 一、作为距离问题(或问题之距离)、乐趣或无趣问题及擅长于感觉与问题这种关系之判断的构成的激情 二、快乐和痛苦是激情吗 三、欢快和痛苦,欲望和憎恶:距离的调节 和术语 四、伦理学中基础的激情正方形 第七节 激情与美德 一、把精神运动组织成美德布局 二、众多美德及其使命 三、面对人与人之距离秉持立场的美德 四、伦理关系的生殖语法或重复语法 五、道德判断是如何进行的 六、一般伦理体系 七、道理在道德中的作用:作为思维根基新观念的问题学 八、信仰伦理.责任伦理:道德辩证法的基础 第三章 距离的增加:友善、仁慈和效益作用下的道德 第八节 美德的发生和限制 一、作为回答距离的美德 二、人与人关系中的美德从何而来 三、什么东西激励着所有美德之源泉的友善和仁慈 四、人们为什么会变得有美德 五、道德的客观条件:社会是美德抑或利己主义的源泉 六、如何思考政治 七、拥有美德是否理性,两大类美德 八、从仁善到效益 第九节 从道德到政治:公正 一、差异原则 二、当距离属于一种社会功能时 三、如何描绘维持人们之间距离的某种公共安排,从霍布斯到罗尔斯,从哈贝马斯到森:情愫、宗教和福利 第四章 最大距离或作为自身对象的普遍意志的道德规则和原则 第十节 距离到达作为伦理变化参数被遗忘的程度 一、康德普遍主义的诞生 二、正义的三种形式 三、实际自由与发轫性自由:平等的背面 四、远程道德 第五章 财富表或作为财富形式的价值 第十一节 道德的逻辑思维:作为前提的价值 一、直觉或推论 二、初级财富(价值)表:道德场的耦合 第六章 伦理的替代 人名译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道德的原理/哲学的叩问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比)米歇尔·梅耶 |
译者 | 史忠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382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5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2015234347 |
中图分类号 | B8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