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让世界改变我
内容
试读章节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我的青春连一线阳光也没有,可是,我的文学生涯却是从那时开始的。

——冯骥才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梦想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后来才发现,可能即使我们穷尽一生都没有办法成为梦想中的那个人,我们甚至都不能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泛起一片浪花。

2014年底,深冬,我一路上依次转乘飞机、大巴、出租车,马不停蹄,终于再次回到了久别的家乡。

出租车奔驰在干净整饬的柏油马路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蹿进车内,发出嗡嗡的声响。从车窗玻璃向外望去,两侧都是新建的红砖白墙的房子和被大雪掩盖的田地。那一刻,我觉得陌生却又熟悉。

我回来了,回到了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故乡。

1

我来自一个落后贫穷的小村庄。那里的许多老人可能一辈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

父亲大母亲七岁。母亲在二十岁生了哥哥,二十二岁生下姐姐。当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已经三十八岁。那时候计划生育比较严,生产队来检查的时候,父母就把我放进猪栏里。猪圈里气味难闻得让人想吐,躺在茅草堆上体积比我大好几倍的猪让我心惊胆战,但我还是只能缩在一旁,不敢动弹。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那次生产队的人又来了,我没来得及躲藏。他们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把我带走。

母亲一把将我夺过去,抱在怀里,哭着对他们说:“不就是要罚款吗?我们家里没有这么多钱,我去借还不行吗?”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哭。我以为母亲是不会哭的,在年幼的我看来,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么伟大的人怎么会哭呢?我转过身去,呆呆地望着母亲。我似乎懂了,这是一个母亲的无能为力,是一个母亲对于儿子无可替代的爱。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解决的,反正我并没有被带走,后来我想问母亲,话到嘴边却终没有问出口。

我两岁的时候非常依恋母亲。那个年纪的孩子都是这样,我也是。不管母亲是在干家务,闲聊,还是在教育哥哥姐姐,我都在她身边绕来绕去。

有一次,大家吃完了饭,母亲去厨房洗碗。刚学会走路不久的我,也在一旁跟着瞎忙活,模仿着母亲的动作,挥舞着手里的锅铲,手舞足蹈,结果一不小心,右脚踏进了火炉旁的热水里去了。滚烫的热水把我腿上的皮烫掉了一层,顿时我的腿鲜血直流。我当时可能是吓蒙了,连哭都忘了,一下子就坐在了地上。

母亲一把把我抱了起来,顾不上换上出门的衣服,立刻背起我,一口气跑到十里外的一个中年医生家。或许是医生医术不精,又或许是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我的右脚趾和整个右小腿至今留有一大片伤疤。  因为这个原因,我从小就很自卑,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裤。

邻居经常嗤笑:他怕是娶不到老婆了……小的时候,我常常会因为这个伤疤,不愿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放牛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我自娱自乐,自得其乐,虽然孤单,倒也习惯。躲在我自己的世界里,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只是母亲至今依然为此自责。

2

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我考得特别差,但我的努力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比很多人都多,可上天并没有因为我的付出让我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对一切都感到迷茫,第一次知道人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

我因此对未来失去了信心,那时,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离开,我要逃离我所熟悉的一切。

我不顾父亲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去广州的火车。

到了广州,姐姐帮我在一家鞋厂找了一份短期暑假工。

那一个月,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十二个小时站在流水线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P2-5

书评(媒体评论)

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木心《鱼丽之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

请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接受、喜欢自己的样子。一定要让自己变成你真心会喜欢的样子。如果你想要做的不是长辈所控制你的样子,不是社会所规定你的样子,请你一定要勇敢的为自己站出来,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然后把世界变成我们的。

——吴青峰

后记

用文字挽留岁月的脚步

一年前的十月,我在丽江准备回成都,那天坐在三义机场的候机厅,百无聊赖之际,拿着一本书胡乱翻阅,突然像是获得神的指引和助力般,在光与梦的朦胧空间里,我听到他对我说:“你可以开始写东西了。”于是,就这样踏入了这段路途。

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成败不论,我是泣过血用过心的。起初我希望每一段话都能出彩,对文字过分挑剔,总是不满意,几近崩溃,屡次想中途放弃。

白昼想,深夜想,甚至睡梦中想,数次对着电脑莹白的屏幕没有任何的头绪,心情寥落地合上电脑走出家门,看看市井的喧腾气息。

之后,我完全敞开心扉,放开了写,也许它不是完美的作品,但它亦有许多闪光的地方。我以后会越写越顺。因为热爱,所以,为之消得人憔悴也心甘情愿。

这一年,新识了许多优秀至极的作家,黄碧云、钟晓阳、亦舒、朱天心、朱天文、阿乙、阿丁、太宰治、夏目漱石……我去感受他们在文字间给自己织造的精神世界,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世问一个僻静的墙角,日日夜夜、勤勤恳恳地用文字耕作着一片波澜壮阔的天地。

写文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写完这一本书,我像是精力耗尽一样,花费许多时日才恢复过来。我想我每完成一本书,都会折损一年的寿命。

我在文章里说,写作最终对我而言,是一条道路,一条发现自我的道路。近日在读之书《僧侣与哲学家》里讲到三种懒惰:“第一种很简单,就是把所有时间用在吃饭和睡觉上;第二种就是告诉自己,‘像我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达到完美’;第三种,也是在这里最切题的,就是把生命浪费在次等重要的工作上,永远不去面对最要紧的问题。”

而我想通过写作,对这种懒惰,对自己真正的生活进行一种觉知。

书里面写的东西,全是我个人观点。我是一个活在尘世的实实在在的人,我把自己内心的和我身边的人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故事、经历写下来,并用自己的方案解答。

你也不必全盘认同我的观点,我所希望的是你能从这些文字和别人的故事当中收获到自己想收获的东西。如果你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不多,一点点,就很好了。

我喜欢蔡崇达说的话:“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香港作家钟晓阳说:“少年心事千阕歌。太阳底下事事新鲜,样样可恋。与自身恋,与师友恋,与万物恋。学校家庭,师友至亲至爱无非缱绻。写作无非是感情用事。总是心里想着人,念着人,画着人,我才动笔为文。”

这条路,能够走多远,我亦不知,顺天意而为吧。

而一本书,如同人的命运,结果怎样要看命数。

我知道,人会变老,但文字可以留下岁月的痕迹。

目录

PART 1 你改变不了一个糟糕的开局,但可以创造一个成功的结局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所有的失败仅仅是因为你的努力还不够

 我就是想看看我的人生有什么可能

 此刻对你很重要

 一个人也要好好的

 每个人都有艰难的时刻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PART 2 我们该如何走进自己的内心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鸟,从不迷路

 追寻内心的旅程

 与自己的内心握手言和

 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远

PART 3 有信仰的人,终究会幸福一点点

 即使卑微,也要让自己活得茂盛

 敢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输得起的年纪里追寻自己的梦

 希望每个人都不畏惧死,也不畏惧活

 是梦想,就一定要顽强地把它变成现实

 没有翅膀,也要努力飞翔

PART 4 不管世界多残酷,总有人牵我双手,给我倾世温柔

 谢谢你给我一生的守候

 我想,你知道我是爱你的

 幸福不是因为得到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生命就是一场场盛大的告别

 终会有一个人牵我的手,给我倾世温柔

 爱是放不掉的苦,冲不淡的甜

 爱情,是人不得不面对的“劫难”

 别让爱情无处道别

PART 5 坦然前行,不再站在人群中战战兢兢

 躺在世界的怀抱里取暖

 让你改变的不是旅行,是你自己

 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

 唯愿无事常相见

后记 用文字挽留岁月的脚步

序言

我们经历那么多,不过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其实不光是家庭,生活同样也是如此。美满的生活总是大同小异,而不如意的生活却是千姿百态,花样百出:贫穷、困惑、艰难、潦倒、无奈、痛苦……当这一个个有着相似内核却又大不一样的词汇以排山倒海般的架势向我们呼啸而过的时候,留给我们的也许只剩下对于生活的失望和对于生活本身的恐惧。然而,我们还是该感谢这样的生活,因为它从不掩饰自己,总是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论好坏,美丑,幸福还是不幸福,顺利或者不顺利。

生活不会骗人,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当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并始终在行走的路上,那么你要做的便是相信并坚持自己。别让世界改变你,你就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佰稼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生活的深度思考以及对于自身困惑的深层次剖析,有时候会让人忘了他其实还是个90后的孩子,而在这个错综复杂,人心浮躁的社会里,他对自己内心的坚守,除了本身的难能可贵外,更能显示出他的睿智和生活态度。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能始终关注自己的内心,并积极主动去解决内心的困惑,这样的高明估计会让很多人汗颜。

在本书中,佰稼真诚而全面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小时候家庭的贫穷,学生时代的焦虑,大学刚毕业时的迷茫和困难,初创企业时的举步维艰,企业步入正轨后对于企业发展的超前思考以及对于生活甚至对于生死的困惑。在艰苦岁月里还能保持最真的自己,还能与自己的灵魂相拥,无疑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这些看似与大部分人都相同的人生轨迹,因为他时不时的阶段性反思和总结而生发出不一样的色彩。这些色彩就像是深夜天空中的星星,即使照不亮我们前进的旅程,也会指引我们的方向。

而对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他选择了“逃离”的方式,上学时逃离闭塞的小乡村,从老家逃离到长沙,再从长沙逃离到北京、上海,最后选择成都。然而这并非是他逃离的终点,只是他长途旅行的其中驿站,待他休息完毕便又会整装出发,于是便有了书中所写的一个人的东南亚和欧洲之行。他用逃离来反叛自己的生活,在行走的过程中寻找人生的意义。这种行走不是走马观花的游玩,而是与苦难的生活做深度的心灵上的交流,一边行走一边思考,即便最终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也会增加对生活更多的理解。这便是生活之于我们的特殊感情。

行走的人总是幸福的。即便我们正在历经沧桑,只要还在路上,就会距离终点越来越近,只要行走,我们的征程就不会再回到起点。

内容推荐

佰稼的《别让世界改变我》讲述的是:

在生活的压力面前,我们一次次谈判,却一次次退让;一次次交涉,却一次次妥协。我们渐渐发现,放弃自己,并不能换来整个世界。

我们要感谢当下努力成长的自己,在无法重来的青春里,跌跌撞撞一路向前。

我们要明白,努力生活最正确的姿态,就是不对自己妥协,不对人生将就。

编辑推荐

木心、周国平、吴青峰等文化名人的人生哲学。

我们曾用成熟练达的糖衣,骗自己吞下委曲求全的苦药。然而我们渐渐发现,你改变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就那个独一无二的你。

努力有千百个理由,不努力只需要一个借口。世界不会来成全你,书写人生的只能是你自己。当你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佰稼的《别让世界改变我》是一本充满感动的书,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你坚持下去的勇气。创业达人佰稼的每一次笑与泪,也许正在奋斗的你都会亲历。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终有一天,你能回过头,笑看所有的颠沛流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让世界改变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佰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606520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6053290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6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