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吴雅山、陶一凡编写的《当代北京地安门史话》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是记述北京地安门及其周边人文历史及其变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地安门及周边人文历史的变化和变化中发生的故事。书中记录了地安门的历史和建筑格局,地安门地区的古代建筑保护工作和名人故居维修工作,特别是记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地安门地区人文景观的保护和老字号的重张。书中还记述了地安门地区借“申遗”的东风,加强本地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缮的进展过程。
图书 | 当代北京地安门史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部吴雅山、陶一凡编写的《当代北京地安门史话》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是记述北京地安门及其周边人文历史及其变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地安门及周边人文历史的变化和变化中发生的故事。书中记录了地安门的历史和建筑格局,地安门地区的古代建筑保护工作和名人故居维修工作,特别是记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地安门地区人文景观的保护和老字号的重张。书中还记述了地安门地区借“申遗”的东风,加强本地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缮的进展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地安门的前世今生 一、地安门的历史和建筑格局 二、见证近代重大事件 三、听亲历者讲述地安门 第二章 失去了地安门的地安门 一、地安门被拆除 二、新地标建筑拔地而起 三、名胜古迹受到保护 四、名人故居得到维修 五、周边胡同住名人 六、地安门中学名家辈出 第三章 地安门在特殊年代那些事 一、他们与地安门同呼吸共命运 二、百年书店幸运保存下来 三、地安门棺材铺遭遇“破四旧” 四、西北粮桥因道路改造消失 五、一度火爆的委托商行 第四章 老字号使地安门重现生机 一、马凯餐厅重回鼓楼前 二、“烤肉季”重装开业 三、“合义斋”名声在外 四、“要想吃炒肝儿鼓楼一拐弯儿” 第五章 南锣鼓巷成为北京文化名片 一、两坊之问的分界巷——南锣鼓巷 二、老胡同里有王府 三、靳云鹏旧宅建戏剧学院 四、国画大师齐自石曾住雨儿胡同 五、帽儿胡同藏龙卧虎 六、茅盾曾与蒋介石为邻 七、菊儿胡同名扬中外 第六章 地安门老地方的新故事 一、百年冰窖变身饭馆 二、泥瓦匠成了“冰刀王” 三、荷花市场消失又重现 四、玉河古道再现昔日美景 第七章 “申遗”中的地安门 一、决定不再复建地安门 二、寿皇殿古建群“完璧归赵” 三、筹建什刹海清真寺 四、烟袋斜街打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五、恢复地安门传统商业街 六、百岁“剃头匠”增加地安门“申遗”分量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北京地安门史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雅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065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8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8 |
CIP核字 | 2015290014 |
中图分类号 | K928.71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1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