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说明
说明与致谢
柏拉图生平及相关大事记
文献与历史语境
一 柏拉图的雅典
二 《王制》与政治哲学的起源
三 批评与挑战
解读
四 序曲:解读柏拉图
五 哲学的旅程
六 重重挑战
七 从头再来:苏格拉底的神话创作与哲学教育
八 喜剧版双城记
九 太阳、线与洞穴:哲学的想象与预言
十 回家?厄尔神话中的哲学与必然
书目精编
内容索引
译者附识
图书 | 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柏拉图注疏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内容 | 目录 中译本说明 说明与致谢 柏拉图生平及相关大事记 文献与历史语境 一 柏拉图的雅典 二 《王制》与政治哲学的起源 三 批评与挑战 解读 四 序曲:解读柏拉图 五 哲学的旅程 六 重重挑战 七 从头再来:苏格拉底的神话创作与哲学教育 八 喜剧版双城记 九 太阳、线与洞穴:哲学的想象与预言 十 回家?厄尔神话中的哲学与必然 书目精编 内容索引 译者附识 编辑推荐 诗与哲学的关系长久以来都落脚在“争”字之上。郝兰所著的《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柏拉图注疏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以荷马来解读柏拉图,晚近也不乏以柏拉图来解读荷马的尝试,俨然有一种弥合“诗与哲学”之争的风气。然而,诗与哲学之争真的可以消除吗?这一争论的本质是什么?读完《哲学的奥德赛》我们或许会明白,所谓以荷马解读柏拉图,并不算是为诗人辩护,毋宁说只是揭示了一种诗歌形式的对哲学的辩护。 《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柏拉图注疏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沿着《王制》的行文线索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与《奥德赛》意象的对应也深有启发,是一本阅读柏拉图《王制》的很好的指引。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荷马与柏拉图的关系 —— 或者按照专业术语, 诗歌与哲学的关系, 是西方思想的核心问题之一, 历来研究者众。古老的哲学之批评诗歌, 是以诗歌的方式 —— 比如克塞诺芬尼和柏拉图, 他们的诗歌外衣令哲学和诗歌的关系显得更加复杂。那么, 要理解这个问题, 或许首先不是在理论上探讨诗歌与哲学的本质, 而在于理解柏拉图哲学的诗歌形式的复杂性所在。根据郝岚 (Jacob Howland) 的看法, 柏拉图的哲学戏剧形式胜于哲学论文, 这些对话“模仿了苏格拉底的对话风格, 并且赞许苏格拉底的原则 —— 教师需要指导学习者承担起自我教育的任务”, 也就是让哲学对话本身成为灵魂教育的“教师”。但我们不能把柏拉图对话的诗歌形式等同于戏剧形式。至多可以说, 戏剧形式是诗歌表达方式的一个面相, 而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面相则是意象。在《王制》中, 几乎在所有最重要的关节处, 柏拉图都采用诸多形象和比喻申其教诲, 比如洞穴喻、航船喻、太阳喻、线段喻、厄尔神话, 乃至于搭建整个《王制》框架的灵魂与城邦的类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柏拉图注疏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郝兰 |
译者 | 李诚予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871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2016005262 |
中图分类号 | B502.232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7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4-0728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