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凡著的《小吃记品味口感苏州/典范苏州社科普及精品读本》是一本苏州小吃文化的大众普及读物。图文结合,以点带面,为大众读者生动地介绍苏州小吃文化的概况。全书共分四大部分:“一碗面”“面点”“糕团”“时节点心”“行走的点心”。从各个方面介绍苏州小吃的特点,通过介绍苏州小吃,展示苏州人的生活百态和心理状态。
图书 | 小吃记(品味口感苏州)/典范苏州社科普及精品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老凡著的《小吃记品味口感苏州/典范苏州社科普及精品读本》是一本苏州小吃文化的大众普及读物。图文结合,以点带面,为大众读者生动地介绍苏州小吃文化的概况。全书共分四大部分:“一碗面”“面点”“糕团”“时节点心”“行走的点心”。从各个方面介绍苏州小吃的特点,通过介绍苏州小吃,展示苏州人的生活百态和心理状态。 目录 引子 壹 一碗面 苏州人的千面生活 苏州面:精致生活的一个写照 苏州面沿革 面汤:吊不出老汤开不了面馆 面条:适口为珍才是硬道理 面浇头:老字号中的“一招鲜” 面馆:风情、人情汇聚出人气 面中双骄:苏州面的皇帝情结 苏州十碗面 贰 面点 苏州人的精粉生活 饼:比价廉更高的特质是物美 馒头:苏州只有馒头没有包子 馄饨:裹起的是浓浓亲情 饺子:苏州早有别样的演绎 叁 糕团 苏州人的精致生活 糕:糯香甜软中透出的苏州情 苏州十块糕 团:水墨粉揉出的精致生活 汤圆:苏州人自有苏州解读 肆 时令点心 苏州人的“不时不食” 青团:清明的不只一个“青”、 粽子:端午承载起的苏州情 八宝饭:节时盛宴中的红莲青精 酒酿:香浓醇馥人不醉 伍 流动的点心 苏州人的市井美食 茶叶蛋:五香飘出的还有“喜” 豆腐花:令人难忘的那第一声吆喝 豆豆:一粒粒串起的一道道风情 汤品:小吃中的“四大汤王”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吃记(品味口感苏州)/典范苏州社科普及精品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老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6047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2-01 |
首版时间 | 2016-02-01 |
印刷时间 | 201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6 |
CIP核字 | 2015141025 |
中图分类号 | TS972.116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5 |
宽 | 15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