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军编著程光炜、吴圣刚主编的《田中禾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是关于当代河南著名作家田中禾的研究资料汇编,是《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对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30多年间的田中禾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工作,为当代河南作家和河南文学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和史料支撑。
图书 | 田中禾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洪军编著程光炜、吴圣刚主编的《田中禾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是关于当代河南著名作家田中禾的研究资料汇编,是《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对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30多年间的田中禾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工作,为当代河南作家和河南文学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和史料支撑。 目录 编选说明 总序 自述·访谈·印象记 从《沙恭达罗》到《第二十二条军规》 个人——文学的至高无上的主人公 二十一世纪我在怎样生活? 商业时代的文学 因文学而幸福——《明天的太阳》代序 何向阳文学与人的素质 田中禾小说的精神世界——关于田中禾长篇新作《父亲和 她们》的对话 田中禾在文本现场自由行走——田中禾访谈录 田中禾在人性的困境中发现价值与美——田中禾访谈录 浪漫的田中禾 田中禾——探险的故事或在路上 研究论文选辑 发现一片新大陆——田中禾近作片谈 对文化失范的困惑和忧思——田中禾近作的意义 田中禾和他的“人性世界” 合金式文学——谈田中禾小说的艺术表现 变革时代中国农村的深刻剖析——试论田中禾的小说创作 母亲:永恒的生命底色——田中禾创作论 非先锋的先锋性——论田中禾九十年代的创作转型 曹建玲历史-人性与诗性眼光——田中禾的文学世界 乡土情感与人生况味——论田中禾的民间书写 当幻想气息渗入写作者的血液 思想者的苦恼和艺术家的逍遥——论田中禾的小说创作 大地上的禾苗 他是一个持续性的“少数者”——田中禾近作与“当代”写作 的难度 面对现实的思考——漫评田中禾的《五月》 沉沦·困惑·悲愤——评田中禾近作三篇 时代氛围与农家院里的悲欢——评田中禾的中篇小说《枸桃 树》 现实变革与理想人格——评田中禾的两部中篇 自由无羁纯真自然——田中禾《落叶溪》的美学特征 《匪首》:一片新的艺术天地 感性历史的文化复述——《匪首》:一次放逐的体味 民间神话的审美呈现——简评田中禾的长篇小说《匪首》 负重隐忍与自我删节:《父亲和她们》中的两位母亲形象 “她们”中的“这一个”与“另一个”——田中禾长篇小说《父亲 和她们》中“两个母亲”人物谈 身份:二十世纪的“中国结” 话语嬗变与革命叙事的转型——田中禾《父亲和她们》对传统 革命叙事的突破 十七岁:个人切片与历史还原——田中禾《十七岁》阅读札记 “青春之歌”的多重变奏曲——田中禾《十七岁》成长叙事 研究 取法乎下与随心见性——评田中禾散文 作品年表 田中禾作品年表 研究资料索引 田中禾研究资料索引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田中禾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徐洪军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190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9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2 |
CIP核字 | 2015042006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