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会芹编著程光炜、吴圣刚主编的《李佩甫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是关于当代河南著名作家李佩甫的研究资料汇编,是《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对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30多年间的李佩甫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工作,为当代河南作家和河南文学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和史料支撑。
图书 | 李佩甫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樊会芹编著程光炜、吴圣刚主编的《李佩甫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是关于当代河南著名作家李佩甫的研究资料汇编,是《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对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30多年间的李佩甫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工作,为当代河南作家和河南文学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和史料支撑。 目录 编选说明 总序 自述·访谈·印象记 在“瞎话”中长大 关于《苦》稿的自白 背上的土地 文学的标尺 我的“植物说” 象征的金屋与《金屋》的象征——一次没有 结束的讨论 文学与人的神话 李佩甫:书写中国版的《变形记》 李佩甫:“平原声音”的种植者 看清楚脚下的土地 实实在在的李佩甫 琐记李佩甫 李佩甫和他的小说 研究论文选辑 创新:宽阔而狭窄的路——从李佩甫近作说到创作的突破 追问与应答——李佩甫和他的神话视界 永恒的诱惑:李佩甫小说与乡土情结 论李佩甫的小说创作 “绵羊地”和它上面的“绵羊”们——李佩甫小说中百姓一族 的一种国民性批判 李佩甫论 乡村社会权力的流变——李佩甫乡土小说的社会意义 坚忍的探索者和深刻的思想者 捕捉变化中的乡土精灵——李佩甫散论(上) 田园与反田园叙事的混合——论李佩甫《红蚂蚱绿蚂蚱》及 现代田园小说审美传统 李佩甫小说语言的文化意味——读《黑蜻蜓》札记 现实与神话的二重走向——评《李氏家族的第十七代玄孙》 善与恶的悖论:《李氏家族》的历史哲学——读《李氏家族的第 十七代玄孙》札记 历史进程中的人性谛视——读长篇小说《金屋》 无罪的大地——读李佩甫的《金屋》 “问讯”与“审判”——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读评 “批判”的恢复——析《羊的门》的主题意向 卡里斯马型人物与女性——《羊的门》及其他 画出中原强者的灵魂——李佩甫和他的《羊的门》 雷达专栏:长篇小说笔记之十七——李佩甫《城的灯》(节选) 道德的和宗教的救赎——读《城的灯》 恺撒王国的欲望迷宫——评李佩甫《等等灵魂》 批判下的抟塑——李佩甫“平原三部曲”论 李佩甫的“两地书”——评《生命册》及其他六部长篇小说 剧变时世中的畸人列传 鲁枢元超越城乡对立的精神生态演绎——从《红蚂蚱绿蚂 蚱》到《生命册》 多维批判视野下的《生命册》 论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 “坐标轴”上那些沉重异常的灵魂——评李佩甫长篇小说《生 命册》 作品年表 李佩甫作品年表 研究资料索引 李佩甫研究资料索引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佩甫研究/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樊会芹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192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8 |
CIP核字 | 2015055653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2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