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独立日(Ⅱ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独立日Ⅱ: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是独立影评人木卫二初心之作,十年评论、8万豆瓣关注,写出最想说的话,最想推荐的电影。

本书远离院线和爆米花大片,发现本世纪被人忽视的电影佳作。12间沙发电影院构成观影独立王国;49篇用心之作发觉时代电影精华;寻找6个留住时光的公益影院;寻找11份电影清单的生活之光。木卫二二为你打造属于自己的观影生活,发现电影的诸多可能。

本书由贾樟柯暖心作序,卫西谛、魏小河诚意推荐。

内容推荐

“独立日”是致力于提升单身、独居青年生活品质的生活系列书。每册一个主题,专注探索“一个人”的生活,倡导独立的生活方式。木卫二编著的这本《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作为“独立日”系列书的第二本,关注当下年轻人的对电影的态度。本书从一间属于自己的“沙发影院”入手,书写了多部非院线佳作,将光影的艺术还原文字。也通过介绍小众影院和电影清单,为读者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立电影生活,让读者了解到,除了爆米花大片,原来电影有如此多种可能。

目录

Chapter 1 沙发上的电影院

 赵大乖的影院

 王小南的影院

 刘小黛的影院

 小玄儿的影院

 钱雨沉的影院

 祁磊的影院

 杰夫江的影院

 木木的影院

 李晓波的影院

 Ag?tis的影院

 Eva-de的影院

 兰波的影院

Chapter 2 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第一幕:他们再没提过南京

放任自流的时光

伊斯坦布尔的雪

预言者,杨德昌

他们再也没有提过南京

看得见的城市

我要在那生活之上

重返塔岗村

 第二幕:我爱过的那个时代

初次见面,你好!

阿黛尔转身离开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诠释孤独

只想赢一次

青春意短,海滩情长

我只想找一个人爱,所以爱上人渣又如何

两颗心的靠近

县城爱情故事

美奈子还有书

 第三幕:那些看戏的人

他只是不想坐以待毙

最厉害的武器是习惯

大哥,你记得吗?

无间道没有国界

杜琪峰眼中的香港

那些看戏的人

一个男人的暴力史

顽石也柔软

穿破黑暗的烛光

魔术师是不存在的,但父亲在

 第四幕:用生命影响生命

那个找东西的孩子

一场温柔的许愿之旅

用生命影响生命

用一辈子去做一件事

杀死金基德自己

但愿朋友都健康

记忆不会一走了之

人生并不取决于多几个如果

一个世界在等待

 第五幕:流沙之下的历史

流沙之下的历史

不言不语更是好风景

樽前莫话明朝事

拍电影的人要带种

山河忆故人

满怀对世界的爱

以狂欢对待悲剧

懦夫之死

与格瓦拉共骑

一首摇滚震中华

只有幽灵可以活下去

 第六幕:人是地球之盐

人是地球之盐

伟大的线条动画

纳万物于我心

有些事,不务实也中用

一颗热烈的俄罗斯之心

水妖也有乡愁

Chapter 3 那些留住时间的地方

 百老汇电影中心

 中国电影资料馆

 法国文化中心

 电影博物馆

 艺术中心agnèsb.电影院

 光点台北

Chapter 4 生活要有光

 万物存在是为了终结于照片

 当樱花盛开时

 如果夜长梦多,借此消夜

 电影导演如是说

 电影是个大食堂

 残缺的影像

 20世纪少年

 直到世界尽头

 要有光

 舞、舞、舞

试读章节

金门集团是韩国境内的黑帮组织,它不断往合法领域渗透壮大。不料会长暴毙,引发了争夺头把交椅的斗争。警方拟了新世界计划,希望卧底十年的李子成干预新掌门人选举。组织内部,与李子成有兄弟之情的丁青也跟对手展开了明争暗斗。

《新世界》会被认为是《无间道》卧底题材的延续,同时还被拿来与《无间道风云》等一系列片子作比较。影片重提了命悬一线的卧底命运,又借得帮派内部的争抢字头,深化了这种类型片特定人物的身份悲剧。

《无间道》三部曲精致,西装笔挺,浪漫且抒情;《无间道风云》粗粝,街道脏乱差,非常突然。面对这样的珠玉在前,韩国人没有被束缚住手脚,再次做出了创新,想常人之不敢想。观众也会惊奇地发现,片中黑帮大佬有小弟拥簇,像极了《无间道》的讲究,电影同时强化了《无间道风云》的暴力,沉尸斩首之类的惊骇场面,血腥至极。

北野武的《极恶非道》系列,日本帮派片有自己的一套作风。雅库扎大叔歪脖子干吼,离奇死法轮上一遍,然后说,打打杀杀早已过时。而《新世界》的人物架构显然有迹可循,它深受香港电影影响,非黑即白,正邪不两立。这里有飞车有心理战,步步为营,追求叙事悬念和商业娱乐性。

《新世界》的一大创新是一黑到底,变出新世界。譬如人们也会想过,悲惨的卧底兴许能混个出人头地。就像无知女大学生爱上了汉奸,至于能否完成任务,那已经抛之脑后。可是,多数编剧导演要么顾虑人们的正义感,要么觉得难以做到逻辑合理,索性一死了之,成就大义。因而,这样的突破尝试少之又少,只有志在颠覆搞笑的片子方才会撞上一回。

回放下丁青第一次出现,李子成去机场迎接。这位大哥一副山寨暴发户的轻浮模样,先是不以真面目示人(戴墨镜),再又嘻哈胡闹,颇为搞笑。这般举动不免令人深信:他不是个白痴就是二货,全靠兄弟仗义,得以混上一张交椅。然而在李子成面前,丁青又表现得信任、尊重和极度客气,连碰都不敢碰他,多次只能拿其他小弟动手动脚。显然,《新世界》的精妙全在人物性格和前后反差,如果不做好性格铺垫,《新世界》到最后就会编不下去。观众当然可以自行想象,丁青和李子成到底发生过什么(电影结尾也接了一段往昔岁月),而多次出现的肢体语言也证明,丁青确实有足够的理由放过李子成,甚至不排除这是超越兄弟之情的爱——就像老外解读吴宇森电影那样。巧合在于,这部电影的女性角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李子成牵挂更多的不是妻子,而是即将新生的孩子。

丁青身上的欲扬先抑是如此漫长,从对峙警察到清理卧底,从停车场被吓到开杀。他爆发出来的残忍,以一敌众的爆裂表现,令人大感惊讶,震撼又意外。这个人物从白纸一张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瞬间立体。观众也会从“他怎么能做到”的惊讶,慢慢过渡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思考。

在封闭电梯一段,抖动旋转的广角镜头,丁青开始了惨烈的困兽之斗,《新世界》显然夸大了丁青的英雄主义表现,这也是《新世界》的整体风格和浪漫调性。丁青知道放过李子成的后果,他选择了自我毁灭来成全李子成,叮嘱他做人要狠,让他成为另一个自己。李子成的转变并不是处心积虑,他一直为卧底身份纠结痛苦,处在崩溃边缘。更准确来说,他是被时势给推上了最后的位置,他能迈出关键一步,推动全来自大哥丁青。

帮派方面,《新世界》安排了四类人物角色。没有把坏字写在脸上的,那是心狠手辣的丁青;把坏字写在脸上的,那是咄咄逼人的李仲久;能力匮乏的老家伙,以二当家为首,其他几个察言观色的老糊涂,标准炮灰;悲剧的警方卧底,包括了李子成以及其他命运凄惨的卧底成员,揭示当卧底是没有出路的——除非洗黑。回想开场一幕,李子成和手下拷问崔理事是不是帮警方做事,这一幕也极其讽刺。就像李仲久明知警方要借刀,他还是充当了宰人和被宰的刀。

与浓墨重彩书写帮派不同,《新世界》对警方的表现是异常黯淡的:能力不济、捉襟见肘。姜科长不近人情不说,帮派势力之大,连往警方安插卧底的安排都没有——根本是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至于以往难以截获的警方机密,电影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祭出“红客”就把警方玩得团团转,最后定点绞杀,一个不留。在《新世界》的残酷世界里,黑帮势力只手遮天,完全掌控了游戏的主动权。再看看在警方内部玩上位游戏的《寒战》,所谓“十年最佳剧本”简直就是个大漏勺。

P116-119

序言

这是生活,又像在演电影

一直到五六岁,我好像都没留下什么个人记忆。搞得这么不确定,无非那些记忆,多是外婆和父母讲过的故事。久而久之,它们变成了我应该有过的记忆。

我没有出生在自己家里。父母婚后没有自己的房子,暂借了宗亲的一个小房间生活。

闽南有这么个民俗,如果在别人家生孩子,那么,房东一家的富贵兴旺,都会被这个小孩子抢走。没人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大概神明有这么说过吧。所以母亲临盆前,父亲带母亲到了一个叫老璋哥的远亲家里,准备生产。老璋哥一生未娶,没有子嗣,是个忠实的守庙人,掌管着功德箱。那时候,佛像们还不用担心半夜被歹人抱走倒卖,所以寺庙没有锁也没有铁门。像老璋哥这样的守庙人,只是早晚带上个门,做做样子。

我就在老璋哥的家里出生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会模仿《陈三五娘》的“三哥”“阿娘”,仿佛那样子,沙子会玩得更起劲。我还直喊爷爷辈的老人家为老汉,逗得别人开怀大笑。可是,我真不记得有这些事。

再后来,长大成人,我开始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记忆。但人生故事,无非生老病死聚合离散,它们从不缺席。外婆做了个手术,拿掉了一小截肠子。像医生说的那样,能多撑五年,她也确实多陪了我们五年。再一晃眼,人生过去十几年。这中间,父亲走了。母亲白了头发。

大舅依然喜爱南音,不时参与一些红白喜事,能敲会弹,脸上还挂着平素的严肃。二舅前段时间被红火蚁咬了,这是2005年后,入侵泉州的外来物种。

在外漂泊了快二十年的三姨一家,终于回到镇上了。那个被妹妹描述为豪爽男子,在KTv高唱《海阔天空》的表哥,倒在了大海边上,死因不明。三姨返乡不久,忧疾去世。个头小小,有着闽南波西米亚气质的三姨夫,成了一名郁郁寡欢的守庙人。说起这些,有人直摇头,“看看他们,最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每年清明,去普济寺祭拜的路上,总要回想起少年时代。我跟小伙伴经常踩着单车来这边游玩。如今,杉木生长,杜鹃花提示着春雨时节。山上的人家,屋后种着凤凰木和龙牙花,地上撒满了红色花瓣,就像天然生长的高大香烛,垂落着生命的灰烬。

外婆家被山体环拥着。后山顶有个突兀、像棺材板的大石头,不知打哪年开始,竹林悄悄把它盖上了。故乡的森林,四时浓绿,更见茂密,也更显神秘。小孩子对树上的果实都失去了兴趣,更不会往山里头跑。我多想告诉他们,山上不仅可以挖竹笋、采蘑菇,还有覆盆子、桃金娘。小时候,我还捡到过从大海那边飞来的明信片,上面有个新奇的“檩”字。

时间不断往前,大山和森林都回到了过去,安宁而平静,彻底归属于先祖和亲人的无限生命。

和它们相比,始于一台松下录像机的电影故事,其实太过短暂。逢年过节,人生大喜,我上一中,家里还有乡邻,都会从寺庙里搬出佛公菩萨。有钱的请戏班子,没钱的找傀儡戏,名为谢神。有时候也放露天电影,大多无甚印象。自从有了录像机,它也被借去放片子。闽南的人们就是这么可爱,有事没事,都要感谢神明保佑。

没出几年,录像机很快被淘汰。谢神的傀儡戏,看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更喜欢躲在家里,对着电视机。每场不落的老头,散了人生的场,没再回来。然而,傀儡戏还是会在小庙的门前上演,毕竟神明无时不在。门外边,是被赋予生命的人偶,在手上翻转。门里头,是庇护着生命的佛像,一动不动。至于观众,不刮风,也没下雨,却往往一个人也没有。就连看庙的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这是生活,这又像在演电影。哪怕是已经消失的人,它都是生命的某种见证。我经常在睡梦中回到故乡,我在电影里总会看到过去。我怀念那些离我而去的生命时光,就像一场又一场的电影。

2015年12月5日木卫二于北京

后记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副标题出自杨德昌最后一部电影《一一》,原话应该是“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电影到底是山,是海,是光亮,还是黑暗?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电影跟我的生命有关。从一台电脑、一张光盘、一个文件,到一家影院、一块银幕、一张沙发。我把看电影写评论这桩事,形容为“能有一说一,还自得其乐”。

书中影片,大多来自我的历年选择。这项经年累月的观影选择计划,一直还在进行当中。真要把所有片子放进来,以一本书的容量,也是远远不够的。

多谢三联生活书店邝芮。他提出“独立日”系列的概念时,我就被深深吸引。这本书献给那些与电影默默相伴的朋友们。

感谢贾樟柯导演的慷慨赠序。你的电影,影响了许多人的生命。

感谢赵大乖、王小南等朋友参与“沙发电影院”活动,并提供照片内容。感谢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沙丹,法国文化中心的彭倩媛帮忙提供照片。

还有水怪、魏小河、乐山小佛和奇遇电影的朋友们,你们的无私帮助,让这本书得以跟更多读者见面。

上一本书献给父亲,这一本书献给你们。

书评(媒体评论)

正如独立电影是对僵化的创作机制、流水线生产以及僵化题材的反叛;独立影评,也是对这种摧枯拉朽的现代营销的抗争。只有独立之目,你才会发现电影原来有这么多种可能。

——导演贾樟柯

对于一个爱电影和尊重电影的观众而言,有时确能感知时间和空间在自我体验之外的无限延展,这是多么美妙的回报!木卫二多年来笔耕不缀的影评,是这种回报的展现,是文字、光影与情感织就的生命礼物。

——影评人卫西谛

从木卫二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对电影最本能的判断,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因为里面有真情。

——书评人魏小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独立日(Ⅱ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木卫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1274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5291329
中图分类号 J905.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36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