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正义论丛》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生存的制度正义、文化发展的程序正义和文化生成的审美正义等,倡导以文化正义的刚性干预和人文文化的柔性滋养切实改善文化的精神品质。研究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学、文学、影视学等各学术领域。
本书是《文化正义论丛》(第3辑),由何勤华、傅守祥主编。
| 图书 | 文化正义论丛(第3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化正义论丛》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生存的制度正义、文化发展的程序正义和文化生成的审美正义等,倡导以文化正义的刚性干预和人文文化的柔性滋养切实改善文化的精神品质。研究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学、文学、影视学等各学术领域。 本书是《文化正义论丛》(第3辑),由何勤华、傅守祥主编。 目录 宪法政治与实体正义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治学济世的法学名家何勤华 论美国侵权法限制运动及其发展趋势 中华经典与儒学正义 早期儒家和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智慧观 君子:先知还是师儒? 儒家传统伦理与现实生活的分化 儒家富强观试析 文化正义与道统传承 全媒体时代文艺传播的功能与责任 生态、城市与救赎 从抽象到具体: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思想路径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狂欢与身体自由 诗性正义与叙事伦理 文学视野中的法律想象——关于法律与文学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 学术人生的盎然诗意——吴笛的外国文学经典翻译与研究 布氏“黑弥撒”对歌德《浮士德》的继承与改造 当代俄罗斯文艺政策与意识形态重建——以东正教复兴为视角 品读经典与学科新探 普拉斯自白诗中的海洋意象探析 丘特切夫自然诗中的瞬间意境与非理性世界 论宫崎骏影视作品中的破碎性 贾科梅蒂的具象艺术与超越之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化正义论丛(第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何勤华//傅守祥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5438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3 |
| CIP核字 | 2015301984 |
| 中图分类号 | G1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60 |
| 宽 | 184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