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过耳/刘心武文粹
内容
试读章节

1

飞机失事了。

不是坠毁,不是爆炸,飞机根本就没有升空。乘客们全到齐了,关上了舱门,撤走了舷梯,系上了安全带,却久久地没有起飞。不知道在等待什么。后来有一架飞机像醉鬼般地降落到机场,癫狂地朝坐满了乘客却没有起飞的飞机冲来……

满载乘客而没有起飞的飞机所等待的,原来竟是这样的一个大惨剧。

2

夏之萍坐在梳妆台前,右手握住梳子,举手朝头发拢去时,却一下子将手僵在了那里。

她惊讶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开头她有点糊涂:这个肿眼泡的女人是谁呢?苍白的面颊松耷耷的,眼角现出鱼尾纹,嘴角似乎是已经习惯于朝下微弯,一头染得青黑的乱发却齐齐地现出了一指甲盖长的白根。当她憬悟到这个与她愕然相对的女人正是她自己时,梳子“吧嗒”一声落到了梳妆台上。她扭身扑到枕被凌乱的席梦思床,心里再一次阵阵发紧,却又忽然惊讶于自己并无泪水可流……

这是方天穹死讯传来后的第十天。

头几天里,慰问和吊唁形成过一个近于狂暴的浪潮,不断地来人,不断地有电话,门铃声和电话铃声常常响成一片,以至于不得不由先期到达她家的慰问者紧急分工:有的去开门,有的代她接电话;从外地拍来了近二十份电报;五天里就收到近三十封本市寄来的吊唁信;最雅的送来莫扎特《安魂曲》唱片,次雅的送来大束的白玫瑰和黄菊花,次俗的送来自书挽词,最俗的送来水果和麦乳精。有女同事帮她做饭,劝她进食;有女友陪她过夜,伴她流泪……然而潮涌必有潮退,到第六天门铃声和电话铃声便开始稀落,来者停留的时间也短,陪伴她的女同事和女友经她说服也果真都离她而去,没有新的电报送来,也许楼下邮箱里有新的信件,她没有精神去取也无人代她拿上楼来,所以等于无人来信;其实她自身也在退潮:泪腺已不积极分泌,头脑中纷纭回旋的种种思绪也都如风过的枯叶,落下,堆积一处,只待腐烂。

这第十天的上午,壁上的挂钟显示出已近十一点,竟连一个来访者、一次电话也没有。

夏之萍终于又坐到了梳妆台前。她慢慢地梳头。随着立体梳上有弹性的梳针把头发耙松,她先是有了一种生理上的快感,随即便觉得头脑中僵滞的乱麻似乎也在慢慢地松解开来——是的,方天穹消失了,而她还具体如镜中所示地存在着。对方天穹蓦然惨逝的巨大悲痛,并未摧毁她继续生存的欲望,她意识到了这一点,吃惊,然而却更加清醒——她不仅需要梳头,而且需要洗澡、换衣服,需要吃东西,需要上街采购,并且不能继续留在家里不去上班。

忽然门铃作响。夏之萍竟被惊得浑身一抖。

她去开门。  门外是方天穹的前妻简珍。

P1-3

目录

正文

序言

这套26卷的《刘心武文粹》,是应凤凰壹力_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之邀,从我历年来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之前我虽然出版过《文集》《文存》,但这套《文粹》却并不是简单地从那两套书里截取出来的,当中收入了《文集》《文存》都来不及收入的最新作品,比如2015年1月才发表的短篇小说《土茉莉》。

《文粹》收入了我八部长篇小说中的七部。因为《飘窗》和《无尽的长廊》两部篇幅相对比较短,因此合并为一卷。其中有我的“三楼系列”即《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我自己最满意的是《四牌楼》。《刘心武续(红楼梦)》这部特别的长篇小说,我把它放在关于《红楼梦》研究各卷的最后。我将历年来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各选为四卷,再加上一卷儿童文学小说和两卷小小说.这十七卷小说展现出我“小说树”上的累累硕果。我的小说创作基本上还是写实主义的,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原来不熟悉、不知道、没见识过的外国文学理论和作品蜂拥而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引起文学创作的借鉴、变革之风,举凡荒诞、魔幻、变形、拼贴、意识流、时空交错、文本颠覆甚至文字游戏都成为一时之胜,我作为文学编辑,对种种文学实验都抱包容的态度,自己也尝试吸收一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写些实验性的作品,像小长篇《无尽的长廊》,中篇《戳破》,短篇《贼》《吉日》《袜子上的鲜花》《水锚》《最后金蛇》等,就是这种情势的产物,至于意识流、时空交错等手法,也常见于我那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中,但总体而言,写实主义,始终还是我最钟情,写起来也最顺手的。短篇小说里,《班主任》固然敝帚自珍,自己最满意的,还是《我爱每一片绿叶》《白牙》等;中篇小说里,《如意》《立体交叉桥》《木变石戒指》《小墩子》《尘与汗》《站冰》等是比较耐读的吧。我的中篇小说里有“北海三部曲”《九龙壁》《五龙亭》《仙人承露盘》,是探索性心理的,其中《仙人承露盘》探索了女同心理;另外有“红楼三钗”系列《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短篇小说里则有“我与明星”系列《歌星和我》《画星和我》《笑星和我》《影星和我》,这展示出我在题材上的多方面尝试。但我写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底层市民、农民工的生存境况和他们的内心世界,长篇小说里不消说了,像中篇小说《泼妇鸡丁》,短篇小说《护城河边的灰姑娘》,还有小小说中大量的篇什,都是如此。我希望《文粹》中从自己“小说树”上摘取的果实排列起来,能够形成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我的写作是“种四棵树”。除了“小说树”,还有“散文随笔树”“《红楼梦》研究树”和“建筑评论树”。《文粹》的第17卷至21卷是“《红楼梦》研究树”的成果。虽然这些文章此前都出过书,但是这次在收进《文粹》时又经过一番修订,吸收了若干善意批评者的合理意见,尽量使自己的立论更加严谨。第22卷《从(金瓶梅)说开去》是新编的,其中收入了我研究《金瓶梅》的若干成果,可供参考。这也是我的一本文史类随笔。第23卷收入我两部自己珍爱的散文作品《献给命运的紫罗兰》《私人照相簿》。第24卷《命中相遇》收入的散文,记录的是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岁月、事件和人物。第25卷《心里难过》则收入的是与自己生命成长相关的散文,其作为卷名的一篇曾经人录为配乐朗诵放到网上,广为流传,也获得不少点赞,我也很高兴自己的文字不仅能以纸制品流传,也能数码化后云存在,从而拥有更多的受众。

第26卷则把我此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以及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材质之美》合并在一起,还搜集了那以后散发的建筑评论。我的建筑评论从建筑美学、城市规划、对具体建筑的评论……一直延伸到建筑材料、施工,以至家居装修装饰等领域,展示出我“建筑评论树”上果实满枝,蔚成大观。

购买这套《文粹》的人士,不仅可以阅读到我“四棵树”上的文字,还可以看到我历年来的画作,以水彩画为主。也有别的品种。春风催花,夏阳暖果,不以秋叶飘落为悲,不以冬雪压枝为苦,在生命四季的轮回中,我感觉自己创造的风帆还在鼓胀,《文粹》只是总结而非终结,祝福自己在命运之河中继续航行,感谢所有善待我的人士!

刘心武

2015年4月23日温榆斋

内容推荐

《风过耳》是刘心武创作于1992年的长篇小说,以深挚、逼真、精到的艺术笔触,环绕着争夺一份名为《蓝石榴》的小说遗稿的种种,将一干波澜起伏、摄人心魄的故事铺展开来。作者细致剖析社会各色人等心态,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各个层面的社会风情与生活脉息,描绘出了一系列文化界与市井百姓斑斓多姿的人生图景。

编辑推荐

《刘心武文粹:风过耳》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长篇京味小说代表。

《刘心武文粹:风过耳》展现20世纪90年代北京各阶层的生活图景,“会宝”“搅棍”粉墨登场,在京声京韵里品味世情百态。

剖析人性中的“恶”,在物欲狂潮下年轻一代的惶恐和无所适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过耳/刘心武文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心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59823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5278151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