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重的回报/沉重的责任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党宪宗在《沉重的回报》这部新作中,记述的令人伤痛的事例还有许多,有些儿女们的作为,比前边的那两例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诚然,作为文学作品,党宪宗也许是把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例进行了集中编辑,以典型代表的嘴脸向读者展示。但是正如目前在全世界流行的什么“甲型H1N1流感”一样,虽然在引发的数量值上非常少,却让众多的人忧心忡忡,恐慌不安。

内容推荐

《沉重的回报》是作者党宪宗继《沉重的母爱》后的又一力作。该作品把对于社会问题的视觉转移到了儿女这一代人,作者通过数年多次采访,讲述了农民父母为儿女上大学付出沉重的代价后,儿女又是怎样回报父母的故事。其中有对当今社会人们道德缺失的审视和反思,也有对真善美的感人事迹的慨叹,笔触细腻真实,发人深省。

目录

儿子不是龙,是一条忤逆虫

父亲孤独地死了,责任在谁

几子说:妈妈病了,我心疼,十指连心啊

这个穷山沟,我再也不想回来了

儿子对父亲说:不给你的工资卡,我就再

不回这个家了

市长路宏光说:我对得起淮呀

事干得再大,不知道孝敬父母,不如回

家卖红薯

父亲给儿子没有寄出去的七封信

嫂子内疚地对小叔子说:我和孩子欠你的

太多了,下辈子还吧

是我把女儿逼死的

母亲啊母亲,儿子几时才能回报你

试读章节

儿子不是龙,是一条忤逆虫

王望龙呆呆地站在老槐树下。天下着毛毛细雨,渭北的初春还是一派萧条景象,树木还未发芽。零星的雨点透过干枯的枝权洒落在王望龙的头上,脸上,身上。王望龙脸上的雨水和泪水搅和在一起往下淌,几根稀发贴在头顶,敞开着褪了色的土黄色风衣,衣角被寒风掀了起来,显示出这个站在老槐树下被雨淋着的人不是一般人。

王望龙没有走的意思,我只得从车上下来,取了一把伞给他。他摇摇头没有接,用左手抚摸着裂开了膛的树身,看着看着泪水又涌了出来。王望龙看了看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棵老槐树不知伴随了多少代人,已陪我走过了七十年历程。”

我和王望龙虽说在一个学校上过学,但相差四五级,在学校并不认识,多年后在母校的校庆会上认识了,从此书信往来较多,两个人的关系也就近乎了。王望龙在外省一个科研单位工作,很少回家,这次因为母亲去世了,在家多待了几天,昨天晚上给我来电话,让我今天早晨到村上接他,送他到咸阳机场,然后坐飞机回去。

王望龙的母亲活了八十九岁,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去世。去世的第二天傍晚,王望龙才赶回来。回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这个大孝子无从下手,自己也感觉到无话可说。前妻的女儿王华见到父亲,跪在奶奶的灵前大哭,一边哭一边诉说着:“奶奶,我爸回来了,我爸回来了……”王望龙木然地跪在母亲灵堂前,望着灵桌上供奉着的母亲遗像,遗像是母亲前年住院时拍的。按当地风俗,父亲去世已经六十六年了,灵桌上一定要供着父亲的遗像。那时穷乡僻壤哪有照相的,何况父亲是个穷得叮当响的“猴儿王”!母亲的命真苦啊,一辈子守寡,孤苦伶仃,死了还是孤单一人。王望龙想到这里,不由得跪在地上大声号啕起来,号啕到伤心处,把头磕得砰砰响。王华看到父亲难过的样子,哭得更大声了。

晚上的小山村本来就很静,父女俩凄凄惨惨的哭声传到院里,传到巷里,传到四邻。心软的姑姑婶婶们免不了又要掉泪:王婆婆真是太牺惶了!父女俩正哭得不可开交时,管事的村支书发话了:“不要哭了,商量大事吧。”王华先止住哭声,拉起了父亲。支书说:“望龙叔,昨天等你没有等着,我王华姐请来阴阳先生,把埋葬的日子定在二月初八,搁七天,够长的了。我王奶奶一辈子受的苦在咱方圆十里再没有。我王华姐的意思是把事过好,老人家在世就这一回了,现在就等你点头定事呢!”王望龙心里的悲痛还没有转过来,又听支书说母亲受的苦方圆十里再没有,心里更是悲上添悲了。母亲受了这么大的苦,都怪养了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支书说的“定事”,就是要自己往出掏钱。望龙没说话,拿来旅行包,从包里边取出三万元交给女儿王华说:“这是三万元,一切由你和支书商量着办,家乡丧事风俗我不懂,钱不够有我。”

三万元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王华接钱的动作显得缓慢而沉重。她望了望奶奶的遗像,心里说,这三万元算是儿子对母亲的报答了!

夜深了,梁山脚下的王家坡静静地躺在梁山的怀抱里。天地黑得像用墨汁涂抹了似的,北风刮得院子里的干桐树枝呼呼作响。王望龙穿着孝衣,头上缠着孝布,紧挨着母亲的头,坐在母亲生前最爱坐的柳条椅上。按当地风俗,儿女守丧必须跪在地上,谁能跪上几天几夜呢?时间长了,儿女们都坐在铺着谷草的地上。王望龙七十岁的人了,坐也坐不下来。王华特意给父亲搬来奶奶生前坐的椅子,让父亲坐着守丧。王华想,父亲能给奶奶守丧,这已经是奶奶的福分了。

王望龙靠着椅背,两只手交叉在胸前,望着母亲的遗像自言自语地说:“妈,你望子成龙,望子成龙,你儿子成了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这个不孝儿子自走出家门上了大学,几乎没有陪过你一个晚上。你死了,儿子却陪着你。你说话呀,妈妈!你有什么委屈对儿子说呀……”王望龙说着说着泪水又塞满了眼睛。P1-3

序言

在陕西文学界,党宪宗先生可算是“老来红”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他终生致力于诗词创作,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一直被读者欣赏。六十岁之后,他又创办了“关雎诗社”,并且出任社长,成员竟有上千人之多。这样的文学社团,也许并不鲜见,但由他主办的《关雎诗刊》,却引起了众多新老诗人词家的关爱。近年来,许多刊物都陷入了运行的艰难,尤其是深受经费问题、稿源问题等的困扰,而《关雎诗刊》这一纯粹的民间社团刊物,每年四期准时出刊,从不间断。该刊立足于陕西省合阳县,稿件却来自全国各地,这就形成了诗词创作的交流,不但使“关雎诗社”的胸怀更博大,而且使《关雎诗刊》声名远扬。由此可见党宪宗的号召力和创造。

我们说党宪宗是“老来红”,更在于他的文学创作的新境界和令人羡慕的新成就。

就在党宪宗的年纪逾越六十岁这个被看成是老年人的门槛时,他不仅没有放缓脚步,反而给自己加压,写出了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沉重的母爱》。是什么原因让他放下了诗词创作,而且还放下了自己经营的宾馆生意,一鼓作气推出了二十多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呢?用党宪宗自己的话说,“我实在是憋不住了!”《沉重的母爱》确实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全书的题旨和内容,都是对农民供养大学生难的现象的真实记述和描绘。好些年,我们看到多少孩子考上了大学,而父母却为交不起高昂的学费夜不能眠,有人甚至因此自杀。如果说在城市这都是些偶然事件,那么在经济还普遍落后的农村,艰难的家庭就比比皆是了,其困窘的程度也更加让人触目惊心。

《沉重的母爱》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据说有许多读者在阅读时失声痛哭。《三秦都市报》的一个女记者看了这部书后说,这些年我读了好多书,但从来没有像《沉重的母爱》这本书这样感动得我失声痛哭,而且是痛哭不止。此书单在合阳一个县城就卖出了七千多册。当时的合阳县,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形成了《母爱》热。仅此一点,就可见这部书产生的社会效应之广泛。一时间党宪宗本人也成了诸多新闻媒体关注采访的对象,《半月谈》《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环球人物》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凤凰卫视等十多家电视台以及数百个网站,都对党宪宗进行了专题报道或者是专题访谈。

党宪宗就真是“老来红”了。

用心酸的泪水换得自己的荣誉,这是党宪宗完全始料不及的事。新闻媒体对党宪宗的报道和访谈,实则也是对这一问题的热心关注和呼唤。更难能可贵的是,党宪宗没有于此止步,而是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把既定的命题进一步探究。我们眼前看到的这部书稿叫《沉重的回报》,是《沉重的母爱》的姊妹篇。或者说,把对于社会问题的视觉转移到了儿女这一代人。  父母为儿女上大学付出了沉重的又是至诚的代价,儿女们又该进行怎样的回报?他们的回报不单是学习成绩的优劣,也不仅是毕业后获得了什么样的工作,还应该包括对于亲情的回报,对于父母的感恩,对于父母的终身赡养,还有对于家乡的热爱和支持。

阅读党宪宗的这一纪实文学新作,我们觉得某些儿女的回报比《母爱》的沉重还要沉重,还要让人刻骨铭心。不仅不是顺理成章的回报,简直可以说是人性的严重缺失和基本道德的完全沦丧!一个父亲为了给儿子挣学费,每天晚上都要去山沟里捉蝎子换钱。盼得儿子大学毕业在城里有了份工作,父亲捉蝎子摔到六十米深的深沟里,生命垂危时,儿子却说以后结婚买房子还要家里拿出三十万元钱。卧病在床的父亲哭着说:“你把我背到西安街道上,让汽车轧死,用命给你换钱吧!”儿子和父亲发生了这样的争吵,竟然拿走家里东借西凑的万把元学费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回过穷山沟。又是一个儿子上了大学,最后在城里安家立业,已经年迈的父母连在春节和儿子团聚的机会都没有。一连三年除夕之夜,一个问候的电话都成了可怜父母的奢望,这一年也是,一直等到大年初一早晨,也没有等到儿子的电话,后来才知道儿子儿媳带着他们的孩子出外旅游了。这些儿女是否想到苍老孤独的父母的盼儿心呢?

党宪宗在《沉重的回报》这部新作中,记述的令人伤痛的事例还有许多,有些儿女们的作为,比前边的那两例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诚然,作为文学作品,党宪宗也许是把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例进行了集中编辑,以典型代表的嘴脸向读者展示。但是正如目前在全世界流行的什么“甲型H1N1流感”一样,虽然在引发的数量值上非常少,却让众多的人忧心忡忡,恐慌不安。

作家都具有忧患意识,也很注重建树人文情怀。党宪宗在鞭挞丑恶的同时,更珍惜那些美好的儿女温情。一位母亲患了重病,儿子带着未婚妻义无反顾地回到母亲身边,他们也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守护母亲,他们甚至不惜可能丢掉工作;为了把母亲的病治好,儿子四处借钱,他深情地对母亲说:“欠下的债,我来还。你必须幸福地活下去!”在党宪宗的新作里,这样感人的事例尽管不多,无疑却是作为正常人的情感的主流,是文明社会的主导。这些年,我们在报端看到的感人事迹还少吗?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进步,也必然渗透到家庭、社会的细胞里,更多人的灵魂都会得到净化和提升。

党宪宗活得很潇洒,对于人的生存状态有着与众不同的高论。他说:“五十岁的男人最具风采,六十岁的男人最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他笑对人生的精神和态度。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乐观的党宪宗,却接连写出了两本“沉重”的书,在采访的过程中,他多次失声痛哭;在写作的过程中,也经常是泪流满面。我们以为,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的情感波澜,它必然会影响和触发广大读者的道德审视,这也正是此书的警示价值和发人深省的社会意义。

书评(媒体评论)

陕西作家群里,党宪宗现象值得关注。他十多年来深入社会最低层,蘸着血和泪写出了震惊全国的沉重系列,不是让读者伤感,而是让读者思考!

贾平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重的回报/沉重的责任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党宪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10352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6225208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