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王的血/新世纪作家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国王的血》介绍了,执着于“罪与罚”之追问的中国著名女作家,须一瓜把写作还原成了追问的艺术。在她的逼视下,人生的困境和伤痛无处藏身,比新闻头条更加引人入胜的小说事件,都市爱情童话的破灭。

须一瓜的小说写作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她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她是一位以道德情怀来处理公安法制资源的作家,她的处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从罪恶的黑暗通道进去,却把我们引向一个洒满阳光的爱与善的世界。须一瓜在情感的表达上同样是细腻的,但她并没有沉湎于情感之中,而是通过一条道德的通道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时你会觉得她对道德追问得太苛刻,就像一个过于清洁的人容不得半点尘垢。尽管她小说中的人物多半生活在恶浊的环境里,但小说传达出的精神却像是摆在圣坛上的银器铮亮明净的。而博爱、平等、自由,这些普世价值是她的道德原则的基本元素。

内容推荐

《国王的血》是须一瓜的小说精选本,此书选收作者在不同时段中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智齿阻生》《国王的血》《少许是多少》等作品。须一瓜善于书写社会民众中的小人物。他们的平静淡然的生活中深隐的悲欢喜乐,五味杂陈的每一个故事滋味,让我们对于人性的幽微繁复,做了深入的探索。

目录

智齿阻生

灰鲸

西风的话

肝病嫌疑人

一个用心筹备的邂逅

国王的血

丰满的一天

少许是多少?

火车火车你娶老婆没有

我的太阳

水底的红痣女孩

04:22分谁打出了电话?

梦想: 关于城市精英

“废人”的世界——须一瓜小说论/陈思

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智齿阻生

你在哪儿,老大?

接电话的人没有回答,但对方听到了一声轻微的、牙缝吸气的声音。

兄弟我不是要走了吗,还是见见吧老大!

被电话里的人叫老大的人,还是沉默。他自己也清楚,无论黑道白道,他都不是什么老大。可是对方这么叫,他从来没有制止过。老大,听起来舒服,至少不反感,有一点戏谑又透着那么一些尊崇,模模糊糊地还让人感觉好像有多少马仔供自己驱使一样。

牙还疼是吧,电话里的人体贴地说,不然我带你去找个医生吧?

接电话的人,肿着半边脸,半秃的眉毛锁着,木然地看着白色门柱外的雨。这是酒店大堂,一个面对一中学校大门的度假大酒店,隔着旋转玻璃门,能看到外面被大雨激腾起的雾气。打电话的人,这几天都在约接电话的人:一起去晨白山骑个马吧?一起吃宫秘私房菜?我们去葡萄山麓的私人会所喝点新茶?说的都不是轩昂张扬的公共空间,但接电话的人一律拒绝了。现在,这么大的雨,对方还在约。

他一口回绝,说,谢了。

啊——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对方说,老大你在哪儿,我过来吧?

改日吧,我很难受。他说着,把电话挂了。

对方心细,听到他牙疼的嘶嘶声。

吃了止痛药,可是不太管用。他在这里等候中考的女儿,说好的,考完接她回家,回她外婆家。实际上,临中考这两个多月,妻子和女儿都住在外婆家。昨天考一天,都是他妻子在这里送接等候,今天上午她命令他来,因为她有个重要接待。

电话又在沙发上响了,他瞟了一眼,不接。还是刚刚那个人。他一直知道这个人拿他当恩人看,他自己也觉得是恩人,如果不是他,这个人就有至少三年的牢狱之灾。是他找到了那个人最重要的一批发票。所以,不搭理他、怠慢他,不仅是可以的,而且心里还有些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享受。这个免去牢狱之灾的人,是个道上的狐狸。做什么事都很上心,待人接物,分寸感极好。就是有那么一种人,你知道他是个做人技术派,不是天性宽厚诚挚的善胚,但是,最多你会不喜欢、不亲近他们,但绝对不会讨厌他们。打电话的人,就是这类人。

昨天一夜他翻来覆去牙疼得冒汗,过去牙疼发作时的剩药、新旧偏方他都用了。包括含新癀片、咬生姜片、漱一比五的味精水。都没有用。今天他一早奔口腔医院,居然忘了是周日。那里只有看上去像实习生冒牌的值班医生。他说要找戚医生,那个受到轻视的年轻的值班医生,用讥讽的表情说,你去啊。

她在哪间?他捧着半边肥肿的脸说。

年轻医生斜睨着他不对称的滑稽腮帮子,用说不清是悲天悯人还是幸灾乐祸的轻慢语气说,哪里发财就在哪里。

退休了?

小牙医懒得再回答。他捧着阵阵剧痛的脸,昏昏沉沉地盯着年轻医生老半天,最后说,那个,喂,我忘了带她电话,你给我吧……

值班医生发出模糊的“切”的声音,把手机放进白大褂口袋,走了出去。

剧烈的疼痛使他明显反应迟钝下来,他干瞪着扬长而去的值班医生背影好一会儿,直到那小牙医快拐弯,他才急呼:喂!你得帮我止个疼啊——

值班医生并没有回头,他当然听到了身后病人破败的呼喊。一个提着拖把拖桶的保洁人员,驻足,对他慈爱有加地笑了笑。仿佛是帮他确认被医生抛弃的事实。他和保洁员互眨着眼睛,觉得该死的牙齿真是痛不可当,连眨眼睛都痛,简直恨不得这半边脸都劈了,把那颗牙像抠烂瓜子一样抠掉。那个像实习生的家伙出来了,还把步态弄得飘而不逸我见犹怜,而且那额前的头发,明显是在洗手间用水收拾过。P1-3

序言

“新世纪作家文丛"总序

白烨

摆在读者诸君面前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接续着“跨世纪文丛”,新推出的“新世纪作家文丛”。

在20世纪的1992年至2002年间,长江文艺出版社聘请资深文学评论家陈骏涛,主编了“跨世纪文丛”,先后推出了飞辑,出版了67种当代作家的作品精选集。因为编选精当、连续出书,也因为是一个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学行动,“跨世纪文丛”遂成为世纪之交当代文坛引入注目的重要事件。当时,主编陈骏涛在《“跨世纪文丛”缘起》中说道:“‘跨世纪文丛’正是在新旧世纪之交诞生的。她将融汇20世纪文学,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变异的新成果,继往开来,为开创21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格局,贡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她将昭示着新世纪文学的曙光!”这在当时看来实属豪言壮语的话,实际上都由后来的文学事实基本印证了。“跨世纪文丛”出满67本,已是21世纪初的头两年。《中华读书报》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它暂时为自己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套文丛创始于7年以前的1992年,其时正值纯文学图书处于低迷时期,为了给纯文学寻求市场、为纯文学的发展探路,陈骏涛与出版家联手创办了这套旨在扶持纯文学的丛书。丛书汇聚了国内众多名家和新秀的文学创作成果,王蒙、贾平凹、莫言、梁晓声、韩少功、刘震云、余华、方方、池莉、周梅森等59位作家均曾以自己的名篇新作先后加入了文丛。几年来,这套丛书坚持高品位、高档次,又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期待,为纯文学图书闯出了一个品牌。”这样的一个说法,客观允当,符合实际。

也正是自1992年起,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强劲指弓l下,国家与社会的改革开放,加大了力度,加快了步伐,社会生活真正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市场秩序的确立为重心。社会生活的这种历史性演变,对于未曾接受过市场洗礼的当代文学来说,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与严峻的挑战。提高与普及的不同路向,严肃与通俗的不同取向,常常以二元对立的方式相互博弈。正是在这种日趋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以严肃文学的中青年作家为主要阵容,以他们的代表性作品为基本内容的“跨世纪文丛”,就显得极为特别,格外地引人关注。究其原因,这既在于“跨世纪文丛”不仅以高规格、大规模的系列作品选本,向人们展示了当代作家坚守严肃文学理想和坚持严肃文学写作的丰硕收获,还在于“跨世纪文丛”以走近读者、贴近市场的方式,给严肃文学注入了生气、增添了活力,使得正在方兴未艾的文学图书市场没有失去应有的平衡,也给坚守严肃文学和喜欢严肃文学的人们增强了一定的自信。

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跨世纪文丛”出满5辑之际,我曾以《“跨世纪文丛”:九十年代一大文学奇观》为题,撰写了一篇书评文章。我在文章中指出:“跨世纪文丛”是张扬纯文学写作的引入举措,而且“有点也有面地反映了8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演进的现状与走向。在纯文学日益被俗文化淹没的年代,这样一套高规格、大规模的文学选本不仅脱颖而出,而且坚持不懈地批量出书,确乎是90年代的一大文学景观”。我在文章的末尾还这样期望道:“热切地希望‘跨世纪文丛,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并把自己所营造的90年代的文学景观带入21世纪。”

好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我当年所抱以期望的事情,现在正好落在了我的身上。

因为种种原因,“跨世纪文丛”在文学进入新世纪之后,未能继续编辑和出版,因而渐渐地淡出了读者视野与图书市场。约在2014年岁末,在新世纪文学即将进入第十五个年头之际,长江文艺出版社决意重新启动这套大型文学丛书,并希望由我来接替因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很难承担繁重的主编事务的陈骏涛先生。无论是出于对于当代文学事业的热爱,还是出千对于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敬重,抑或是与亦师亦友的陈骏涛先生的情意,我都盛情难却,不能推辞。于是,只好挑起这付沉甸甸的重担,把陈骏涛先生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共同开创的这份重要的编辑事业继续下去。

2015年1月7日,在北京春节图书订货会期间,长江文艺出版社借着举办《中国年度文学作品精选丛书》出版20周年座谈会,正式宣布启动大型重点出版项目——“新世纪作家文丛”。由此开始,我也进入了该套文丛的选题策划和作者遴选的准备工作。当时的“新浪·文化”就此报道说:“面对新的文化格局、新的文学现象,出版人仍然应该‘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跨世纪’有跨世纪的机缘,新世纪同样有着它的使命召唤。在一片喧扰之中,一大批严肃的理想主义文学者,仍然怀揣着圣洁的执著,身负着难以想象的重压蹒跚而行,出版人当然没有理由旁而观之。这正是《新世纪作家文丛》的缘起。”

经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社长刘学明、总编尹志勇、项目负责人康志刚几位多次沟通和商议,我们大致达成了以下一些基本共识:一、新的丛书系列以“新世纪作家文丛”命名,即以此表示所选对象——作家作品的时代属性,又以此显现新的丛书与“跨世纪文丛”的内在勾连与历史渊源;二、计划在5年时间左右,推出50—60位当代实力派作家的作品精选集,每辑以8—10位作家的作品集为宜;在编选方式上,参照“跨世纪文丛”的原有体例,作品主要遴选代表作,并在作品之外酌收评论文章、创作要目等,以增强作品集的学术含量,以给读者、研究者提供读解作家作品的更多资讯。

事实上,文学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在社会与文化的诸种因素与元素的合力推导之下,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史无前例的分化与泛化,创作形态也呈现出前所少有的多元与多样。文学与文坛,较前明显地发生了结构性的巨大变异,我曾在多篇文章中把这种新的文学结构称之为“三分天下”,即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型文学(严肃文学);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大众化文学(通俗文学);以网络科技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网络文学)。在这样一个有如经济新常态的文学新生态中,严肃文学的生存与发展,传统文学的坚守与拓进,就显得十分重要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一文学板块的运作情形,不只表明了严肃文学的存活状况,而且标志着严肃文学应有的艺术高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引领着整体文学的基本走向。而就在与各种通俗性的、类型化的不同观念与取向的同场竞技中,严肃文学不断突破重围,一直与时俱进;一些作家进而脱颖而出,一些作品更加彰显出来,而且同90年代时期相比,在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等方面,都更具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和新时代的审美风貌。即以最为显见的重要文学奖项来说,莫言获取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自不待说;近几届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不少出自“60后”和“70后”的作家频频获奖、不断问鼎,获奖作者的年轻化使得文学奖项更显青春,文学新人们也由此显示出他们蓬勃的创造力与强劲的竞争力。这一切,都给我们的“新世纪作家文丛”的持续运作,提供了丰富不竭的资讯参照,搭建了活跃不羁的文学舞台。

我们期望,藉由这套“新世纪作家文丛”,经由众多实力派作家姹紫嫣红的创作成果,能对新世纪文学做一个以点带面的巡礼,也经由这样的多方协力的精心淘选,对新世纪文学以来的作家作品给以一定程度的“经典化”,并让这些有蕴含、有品质的作家作品,走向更多的读者,进入文学的生活,由此也对当代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乃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奉上我们的一份心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也为此而热切期盼!

2015年8月8日于北京朝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王的血/新世纪作家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须一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5649
开本 32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2017-03-01
印刷时间 201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632197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2.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9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