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向下的力量
内容
编辑推荐

有相当多的人处在一种“倦怠”的亚健康状态,常常感到外在力量枯竭了,日常的工作、生活、社交等多方面的活动都已经无力应付,对各种事物的兴趣爱好也跟着丧失。

在后天的教育中,追求上进、树立高远的志向等已经成为我们信念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没有健康、庞大的心灵“树根”,一个人的外部发展必然会遭遇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本书从心理学角度,专业、详细的论述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内心”,如何让它像一棵树的庞大根系一样,为我们的人生追求、事业目标等“地上”的部分,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动力。 非常适合迷茫、疲倦、空虚、无目标的人群阅读。

《向下的力量》由石镜辛著。

内容推荐

树干长得多高,根就扎得多深;树冠有多繁茂,根系就有多繁茂。然而我们常常只看到表面的繁茂,而忽略了根系的作用。

根的健康决定着树的茁壮,但根却被深埋在泥土里。人的内在发展对人的外在表现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它也存在于黑暗的无意识世界当中。

心理治疗所探索的正是一个人幽暗而深入的无意识部分,它的作用就是治疗心灵的“树根”。

《向下的力量》由石镜辛著。

目录

第一章 一棵树下——对力量的执着

 1 向下的意象

 2 对向下的恐惧

 3 被蔑视的心理力量

 4 害怕现实,喜欢神话

 5 害怕负能量,喜欢正能量

 6 抑郁——无法向上后的自我保护

 7 强者的假面具

 8 向下是死亡之门

 9 假的信仰只解释生活的一半

第二章 光明之下——对纯洁人性的执着

 1 光明之下,其实难副

 2 我们都有黑历史

 3 道德所犯下的罪

 4 既圣洁又肮脏

 5 那件不好的事真的过去了吗

 6 绝望与麻木的代价

 7 偏要选择更辛苦的人生哲学

 8 光明与黑暗的融合

第三章 坦途之下——对控制与不变的执着

 1 平静之路下的暗潮汹涌

 2 混乱而动荡的十字路口

 3 成人世界的初次登场

 4 结婚的困难

 5 为人父母,艰难的三人之行

 6 青春不再,进入中年

 7 喜忧参半的老年

 8 死亡与心理的最后一次诞生

第四章 水下的世界——对极乐与太平的执着

 1 无妄之灾,被逐出繁华之城

 2 颠覆的价值观,破碎的安全感

 3 虚荣的外衣让痛苦加深

 4 正义迟迟不来,生活还要继续

 5 疾病让年轻的人生戛然而止

 6 与亲爱的人生死相隔

 7 不幸让我们成为了少数人

 8 水下生活另有洞天

试读章节

其实,我们对某些东西的偏好,也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一种共鸣,但这种无意识的声音并不能被只掌握语言的我们所理解。比如,有的人非常喜欢收集晶莹剔透的东西,她可能会收集玻璃杯,而玻璃杯是一种单纯而脆弱的东西,同时又是一种容器。这表明她可能是一个对外界很接纳的人,但是她的内心却像玻璃一样,是脆弱而透明的。虽然玻璃杯很美,但是这种东西显然需要非常小心的呵护。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与各种生活琐事都是纷繁复杂的,这其实也体现出了一颗怀有水晶般脆弱内心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是多么困难的事,也只有通过慎重的保护才能避免伤害。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明白,一个人对玻璃杯的偏好或许有着内在的心理基础,而这个物品本身的特征也象征着这个人的内在特征。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的人沉迷于研究历史,这或许是因为,只有过去的东西才能让他有归属感,这可能追溯到他童年安全感的缺失,现实的遗憾让他更愿意去怀念过去曾经快乐的某个时间段;有的人非常喜欢闪闪发亮、五彩缤纷的装饰,有时候不惜打扮得过分夸张,这或许是在无意识地掩盖一种被人忽略的担心,他或许想要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眼球,只有这样他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他的内心才不会那么寂寞;有的人喜欢养花,这象征着他对生活是存在希望的,因为只要浇灌,并且有阳光,植物就能生长得越来越茂盛,这象征着一个人的活力的流露。一个心灰意冷的人不会对茁壮的树感兴趣,更吸引他的可能是飘落的干枯叶子,所以古代的人总会在不得志的时候作出咏叹秋天的诗词。一个想要隐藏自己的人也不会对高调的流行感兴趣,他所喜欢的物品就常常是非常低调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需要,而生活中的任何不起眼的行为,都可以看作真实感觉的流露,我们通过给自己选一件合心意的东西来与灵魂引起共振或共鸣,从而使内在不会说话、不被理解的无意识得到某种安抚。而一个普通人却并不会常常察觉并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

不仅具体的物体有象征的意义,人不同的状态和情绪也都对应着不止一个象征。比如,一个人梦到上山和下山的意义就是完全不同的。通常,向上走意味着一个人拥有排除万难的勇气,正在为了目标努力攀登。几乎可以说,任何一个向上的动作都要付出努力,都意味着一种意志行为,因为人无时无刻不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只要是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动作都必然意味着需要克服重力做功。逆着重力而动,也就意味着努力,或者说是费力。而向下则不然,坠人万丈深渊,只意味着自由落体运动,你不需要花费任何努力,就会直线掉落下去,这就是一种顺从原始的、自然的力量的象征。

向上代表着理智上的想要发展,向下则代表着另一种不可抗拒的原始呼唤。在分析梦的时候,只要向下的意向出现了一一不管是你在下楼梯,去地下室,还是从什么地方摔了下去,或者有什么东西掉了下去,或者是看到自己在下方一一这都会给治疗者带来一个强烈的信号。因为在专业的解梦工作里,“下”通常会被首先考虑为这是一个内在力量的召唤,这种内在力量是我们无意识中的原始智慧,这种梦的出现通常也是在提醒当事人:“主人啊,我是你的无意识,你向上走得太远了,而我却只能待在下面。我知道你最近遇到些麻烦的问题,不过请你不要再往上走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这儿,你得下来看看。”这个时候,治疗者就会把这一信息反馈给当事人,告诉他,他的梦在提示他反思内在。

内在不是一个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越来越漂亮的部分,它总是埋在幽暗的、深深的泥土里,它乎时受到的关注就不多,也更加容易被遗忘,所以,我们对关于“下”的知识也常常知道的很少,甚至说一无所知也不夸张。但是,在下方,却也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宝藏,甚至也许是能够保持一个人在上方的世界生存的不可或缺的东西。这有点像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建造家园的过程,虽然我们已经盖了很多大厦,并且越来越高,但是总要有另一部分工人在城市的地下、山谷的地下或者水下做着特定的工作。来自天上的阳光和雨水是重要的,但是来自地下的煤炭和石油也一样重要。

P4-6

序言

人生的发展通常是指一种向外发散的过程。外在的发展让你看到越来越远的地方,又跑到越来越高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东西,视野日渐开阔,舞台越来越大。

外在的发散与追逐的姿态只是人生内容的一半,而内在的发展其实也需要类似的过程,你的脚步同样需要走遍心灵世界里的每一个角落,只有这样,你的内在才能成长得越来越强大。

有一次,我养的狗走丢了,我很着急地在附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然后我想到应该去查查物业的监控录像,看能不能发现线索,于是我联系了物业管理人员要求查看录像,之后我被带到小区里的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我跟着工作人员,第一次进入了那间小屋。那小屋虽然一直存在很久了,可是我从没注意过,也没想过它是干什么用的。进入小屋以后,我们走下了一段长长的楼梯,然后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那里非常空旷,放置着各种大型的设备,成捆成捆的电线被扎起来固定在又粗又高的柱子上。这些设施操控着这个小区的各个方面,我顿时觉得每天之所以能够方便地生活在这里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正是有了这些地下设施的存在,整个小区才能够正常运转。

一棵完整的树要包含三个部分:树冠、树干、树根。一棵树只有在这三个部分都是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够茁壮生长。树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其他部分都不可能一直保持健康,最终整棵树就会变得衰弱。任何一个有机体的生命都是一个整体,对于人来说也是这样,生命就像是一条循环流动的河流,仿佛我们所在的生态圈,不管污染最初出现在哪个环节,但因为循环的作用,整个地球的生态都会受到污染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处在循环的相互影响当中。假如开始时,一个人只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那他的职业生涯就可能会受到影响,职业发展不顺利又会影响到他积累财富的速度,此时他的伴侣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跟他产生感情上的矛盾,为此他可能多年来心情郁闷,最后则有可能因为郁结的情绪而生病。

自我某一方面的枯竭也会导致日常生活的障碍。虽然有心理问题的人最初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生活却都可能被摧毁。就像生病的人虽然各自患有不同的病,但现在他们都躺在医院里,失去了健康,感到痛苦,停止了正常的生活,其结果总是大致一样的。

当我们看一棵树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它地面上的部分,却常常不会去考虑,在深深的地下它已经发展出了比枝干更加庞大的根系。树干长得多高,根就扎得多深;树冠有多繁茂,根系就有多繁茂。然而我们常常只看到表面的繁茂,而忽略根系的作用。

当我们想到自己的时候,这种忽略也常常发生,我们已经对自己外在的部分以及外在的世界相当熟悉,但是这显然只是完整生命中的一半。根的健康决定着树的茁壮,但根却被深埋在泥土里。人的内在发展对人的外在表现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它也存在于黑暗的无意识世界当中。

虽然灵魂埋藏在黑暗幽深的地方,让我们难以对它进行观察,难以一窥其全貌,但是灵魂本身却赋予我们一种内在的智慧。不断去接近自己的心灵是人的一种本能。当一个人只是小孩的时候,在生长阶段基本上只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一种没吃过的食物、没见过的动物、没听过的声音都会让他感到新鲜,激起他的求知欲与探索的行为。但当我们长成了有见识的大人之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已经基本完成,我们就很少再对什么东西大惊小怪了。

从青春期时起,我们就开始第一次尝到烦恼的滋味,那就是我们第一次开始关注内在时所产生的感觉,我们将开始需要思考的时间,希望为脑子里冒出的各种奇怪的想法和感受寻找答案。此时,我们的灵魂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工作,它会指引我们下沉并接近心灵所处的无意识区间,去探索心灵这个未知的世界。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得越久,我们就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世界,思考更多抽象的问题,当一个人年龄越大、经历越丰富的时候,这种倾向就会变得越明显。

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内在智慧以一种无形的力量逐渐平衡着我们对于内心和外界的关注程度。一个最简单的证明就是人们对痛苦根源的思索过程。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他们在外部世界里遭遇了某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他们会说,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感到外在力量枯竭了,日常的工作、生活、社交等多方面的活动都已经无力应付,对各种事物的兴趣爱好也跟着丧失。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对立:外部发生的困难引起了他们内在的痛苦,并且最终使他们丧失了处理外部问题的能力。但是此时的人不会继续在外部世界中寻找答案,因为他们已经在无数次失败中懂得,或许外部世界里并没有他们想要的答案,那么让他们痛苦的根源必然植根于自己的灵魂深处。

有时候来访者会说:“我也搞不清楚我为什么会来,其实我现在头脑里一团乱。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我真的这样做了吗?天哪!”此时,他们虽然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想来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但是无意识却已经让他们做了这件事。心灵的层面其实早已确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外部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问题。当我们的内在智慧知道问题不在外界,而在里面的时候,势必会调转我们关注与努力的方向,指引我们靠近答案,远离误导。

根系对树来说,虽然处于地下,但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地下的根出现问题,那么地面以上的部分必然受到影响,无法继续生长。而人的发展也是这样。心理治疗所探索的正是一个人幽暗而深入的内在部分,它的作用就是治疗“树根”的部分。在心理治疗中,一个人所做的事同样是建设与发展,只不过这次面对的是一个在地下的工程,他需要去施工的是自己的人格建筑,他需要发展的是他对灵魂世界的见识,而他将会获得的是从内在涌起的力量。这和一个人在向外发展时不断建设起自己的楼宇或者自己的帝国其实是很类似的过程,只不过这种建设不再向着外面,而是向着自己;不再向着光明,而是向着黑暗;不再向上,而是向下。

即使在后天的教育中,追求上进、树立高远的志向等已经成为我们信念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种原始而古老的内在本能则在一个人上不去的时候,把他带到了下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惊叹的力量与智慧。灵魂与本能就是这样,它从不会因为我们的遗忘而消失,它总在我们所尝试的一切都已经宣告失败时,指引我们在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中寻找生机。我们常说自己的心灵沉睡着,但是,其实心灵一直是醒着的,只有我们自己才总是沉睡,而心灵却一直努力想把我们唤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向下的力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镜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461302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7010894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