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世界尽头等你(梦想不远道路很长)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蒲甘:只有日出和日落

第一节一个90%的人都没有手机的国家

我好像经常会因为一张照片而决定去一个地方,这次去缅甸蒲甘也不例外。记得几年前在某地理杂志上看过一组蒲甘的照片,立刻就被那种远离浮华、至纯至朴的气质所深深地吸引。对于久在都市又向往清静的我来讲,蒲甘一直都是我心中的一块净土,很想在那里能停上一阵子。但由于工作总是应接不暇,一直未能如愿,所以辞职后我第一个要去的目的地就是蒲甘。

上班已经七年了,虽然早已习惯了领带的束缚,但心里一直都憧憬着,如果哪天有人能发我一个大包、一部相机,无论提供多少收入,只要让我不会为下顿饭发愁,我肯定会立马辞职出发,因为这才是我理想的工作。实际上,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工作,但有一点我敢肯定,这样的好事永远不会自己找上门来,有些事终究是要靠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所以辞职后我决定给自己安排这么一份理想的“工作”,姑且叫作“自由旅行摄影师”吧,就是爱去哪去哪,没人管也没钱拿的摄影师。

有了大包、有了相机、有了目的地,该出发了。

当背着20千克的大包站到缅甸曼德勒机场时,我才听说因前些天这里发生了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导致双方各有1人死亡,40余人受伤,所以市区正在实行宵禁。

缅甸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全民信佛、民风淳朴得不能再淳朴的国家,要不是亲耳所闻,很难把这种极端事件和缅甸联系到一起。但不好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只希望能尽快平息吧。

虽然不清楚宵禁对旅行者是否有影响,但我还是开始盘算着只在曼德勒停留一晚,然后直接坐船去蒲甘。

……

从机场出来拼车,碰到内向的本地大哥、爱抱怨的印度小伙子和没完没了唠叨的美国大姐,于是我们吵闹的旅途就这样开始了。美国大姐话多脾气也大,在车上80%的时间都是她在高谈阔论,其中的20%是她在数落司机开得快了、晃了、不认路了、没先送她等,我坐在后排虽然看不到司机的面部表情,但通红的脖子说明了他才是此刻这车上最抓狂的人。

美国大姐也很热情,听说我还没订酒店,便打听我预算多少。我随口说了个20美元,其实我连20美元都不愿意出,只是之前邮件随便问了几家的报价都是这个价钱。我想,到前台直接询价应该会更便宜吧。谁知道美国大姐一听,很惊讶地回过头看了我一眼,说:“Areyoudreaming?Myanmarisopening!”(做梦吗你?缅甸已经开始开放了!)然后停了一下,可能是自己剧烈的反应也把自己吓到了,又继续说:“前几年可能还可以吧,但现在不可能了。”还反问我:“你在北京、上海能住到20美元的房吗?”问印度小伙子:“在孟买可以吗?”印度小伙子说:“不行。”我心想,北京酒店是都不便宜,但也不见得就没有这价格,而且即使北京没有又怎么就能证明曼德勒就不能有呢?这反问的也太牵强了吧,更让我无奈的是印度小伙子也说没有……不过想到我过分有限的英文水平,我还是随便“嗯”了一下,专心看车外风景。

但美国大姐有句话我是很认同的——“Myanmarisopening”。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着急来缅甸的一个原因,希望能在缅甸刚刚开放又没开放到太商业化前,来这里感受感受久违的淳朴。虽然不知道缅甸究竟开放到什么程度了,但我相信肯定还没到她认为的程度。

正在美国大姐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的时候,左边的本地大哥接了个电话,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居然讲的是中文。这让一直假装专心看窗外风景的我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总算是熬出头了。等他挂了电话,我就特别殷勤地和他搭起话来,聊起来才知道原来本地大哥是缅甸华人。看他用iPhone4,我就夸他手机真高级,他听后很高兴地告诉我,他在当地是开手机店的,卖的主要是中国产手机,经常去台湾等地进货,这次就是刚从台湾回来。他还说现在缅甸手机市场很大,因为目前还有90%的缅甸人没有手机。我又跟他确认了一下,他很肯定地说:“是的,90%!”说到这,他脸上还洋溢出一丝喜悦,也许心里正在憧憬那巨大的市场呢吧。

我向他询问了宵禁的情况,他告诉我他所在的郊区没有宵禁,城里才有,嘱咐我只要晚上别出门不会有什么问题。他最先到站,下车前还反复帮我向司机强调我的目的地不是酒店而是去蒲甘的码头。P02-04

后记

信仰之地

印度,当之无愧的信仰之地。这片土地就像宗教博物馆,不仅传承着最原始、最古老的本土信仰,也曾孕育出影响了全世界的佛学思想,同时这里也接纳了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者,使其在此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与这里的土壤融为一体。在印度,随处可以领略到这些宗教的魅力,随时可以见到虔诚的信徒。印度人的信仰就是如此,是虔诚的、智慧的,也是极度包容的。和这里五颜六色的街道一样,印度浓重的宗教色彩就是如此多姿多彩。

耆那教

耆那教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宗教之一,起源早于佛教,但在今天的印度,其教众仅占总人口的0。4%。图中是千柱庙的祭司和第23代蒂尔丹嘉拉(Tirthakara)的石刻。蒂尔丹嘉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开悟者,历史上共出现过24位蒂尔丹嘉拉。历代蒂尔丹嘉拉的雕像多为裸体像,这和该教教义中“脱离束缚,不执着于物”的思想有很大关系。

佛教

佛教虽然缘起印度,但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印度教的融合和其他宗教对佛教圣地的毁灭,佛教在它的发源地逐渐落寞,现在本土的信徒数量仅占印度总人口的0。8%。即使在菩提迦耶这样的佛教圣地,我也花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才遇到这一位印度僧人。这里的僧人大多数都来自外国。

锡克教

图中是盛装的锡克教教徒与金庙。锡克教男子的装束上有五个明显特征,也被称为5K(首字母都是K):蓄发戴头巾、短裤、发梳、钢镯、短剑。从装束上便可得知锡克教有尚武的传统,但锡克教并不主张争强好胜,更不主张扩张而冲击其他宗教。锡克教教众数量仅占印度总人口的19%。

基督教(广义)

帕纳吉教堂是目前果阿地区最重要、最活跃的教堂之一,1541年由葡萄牙殖民者修建。基督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3%,但果阿和印度其他地区大不相同,基督徒占此地总人口的比例高达30%。图中是身着白袍的教区神父Fr。CletoPereira。神父以白袍作为盛装的传统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代。

印度教

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印度教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5%,从数量上讲也是全球第三大宗教。印度教起源于古老的婆罗门教,融合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思想而形成。

去印度前我曾计划分教派对印度教教徒和其圣地进行探访,但当我真正身处印度,与印度教各教派教徒接触后,才意识到是自己太过执着了。印度教教徒并不太在意所谓的教派,无论是拜毗湿奴还是拜湿婆,对他们来讲都是神或神的某种存在。印度教教徒不仅看待自己的诸神如此,看待其他宗教也是如此淡然。无论是何种宗教,都是在追寻真理,传播善良,只是方式各不相同,仅此而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蒲甘:只有日出与日落

 1.一个90%的人都没有手机的国家

 2.旅店老板的阴谋

 3.我在这里当了7天经理

 4.穿“和服”的成都姑娘

 5.爱喝啤酒的女孩

 6.在缅甸碰上泰国来的台湾法师

 7.蹬车逐日

 8.教育、兵役和信仰

 9.塔二代们的课余生活

 10.蒲甘的最后一天

 11.千里迢迢却又失之交臂

第二章 初到印度: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家

 1.大城市里的森林

 2.十年没洗的床单

 3.在印度工作的日本厨师

 4.借宿中国寺

 5.菩提树下等落叶

 6.印度的神数也数不清

 7.看印度人蹭卧铺

 8.恒河夜祭并不是表演

 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第三章 逃离北印计划:谁没被印度折磨过呢

 1.月光下的泰姬陵

 2.病在了此行最贵的酒店

 3.传说中的黑色泰姬陵

 4.阿克巴大帝的雄心

 5.既没标准也没上限

 6.有些东西是一定不能碰的

 7.便道也是“便”道

 8.和劳模一起战斗在金庙

 9.突尼斯姑娘

 10.警察是印度最好的职业

 11.能驱蚊的蓝城

 12.带着野狗睡沙漠

 13.大漠里的魔鬼大巴

 14.印度人默契的左手

 15.站长办公室的官僚

第四章 南印:在雨季中慢慢走过

 1.意餐还是印餐?

 2.幸运的十年一次

 3.女人进宫总不是什么好事

 4.咬人的大狗

 5.又一次进了派出所

 6.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告别

 7.印度人高然

 8.莫名其妙的大合影

 9.洋葱拌酸奶

 10.面朝大海

 11.用一半生命去上班

后记:《信仰之地》组图

序言

旅行不是逃避生活,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生活

我这样定义旅游与旅行的差别:旅游就像是一个梦,在梦里可以做光鲜的自己,总是很让人兴奋,即使不幸的是这个梦也会随时醒来,回到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而旅行则现实很多,无论喜欢与否它始终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使选择结束,它也已是你的过去。

我和桃子一直生活在北京,我们的生活轨迹是朝九晚五,每年只能利用局促的年假四处旅游。30岁这年我决定做些改变,于是辞职开始了这段旅程。出发时规划了三个在我的愿望清单上停留了很久的地方:缅甸、印度和斯里兰卡,买了张300元从武汉离境的机票便上路了。

波澜不惊的旅行生活伴随着时间的飞逝而不停流转,直到旅行结束我才突然发现看似平凡的旅途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回来后,我决定记录下旅行中的见闻,与桃子分享,与所有人分享。

很难说清喜欢摄影多一些还是喜欢旅行多一些,所以采用摄影游记的形式带诸位走进我们的旅途。讲述旅途中的遭遇与幸运、见闻与感悟。

内容推荐

人生不是以你有多少次呼吸来计算,而是有多少次你忘了呼吸的时刻,三十岁北京小伙,辞掉朝九晚五的工作,独自出发,找寻在钢筋水泥间渐渐被消磨的旅行梦,六十五天的旅途,有抓在手里流淌在心底的浪漫,有神秘莫测惊险刺激的探险。每一段轻触的文字都抚摸着一颗火热跳动的心,每一帧怦然心动的照片都抒发着虔诚和热爱。去旅行吧,既然来到了这世上,就要把世界好好的看看。

中国游记作品集《我在世界尽头等你(梦想不远道路很长)》是许达的作品。

编辑推荐

人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失重的缅甸、疯狂的印度、在南亚四处游荡

环游世界的剑宁、爱喝啤酒的佩佩、独立电影人高然

未知的旅程,形色的人们,值得期待的永远是明天…

跟许达一起用眼睛去旅行,去享受

无论你去得了,去不了,世界都已经在你心里。

中国游记作品集《我在世界尽头等你(梦想不远道路很长)》是许达的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世界尽头等你(梦想不远道路很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92810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5223931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1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