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
内容
试读章节

上编 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

一 辨别正宗旁门和清静浊染的正理正法——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小得

修功求道之法,自古以来,道宗有三千六百门,佛宗有八万四千法。门门自称正宗,法法自标清净,使世之真修实悟者,莫所适从,往往误入歧途。今体师祖普度宏愿,遵《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所示万物生化正理,以世人受胎成孕生形有序之理,示返还逆修三成有序正法;并示清净之真旨实指,使求道者执此照妖镜,人人能自辨正宗旁门,清净浊染,不受迷误。

(一)受胎成孕生化顺序,有三变之理

世人皆以父精母血(卵)为人与有情万物受胎成形之本。仙佛正宗修者认为受胎成形之本乃历劫不坏、轮回不休的种子(即佛宗所示第八识,阿赖耶识),由持种之因(相当于基因)的不同,而见与其种因相应之物的交媾,必突起淫欲之念,刹那间,挟先天一炁而同入父精母血之中,投胎受种。此先天一炁即先天性命,是受胎成形之主之本,不生不灭,无增无减。父精母血乃后天性命之基,为先天性命寄居之屋舍,其化生成长为形身,有生灭增损,故有孕育出胎、生长壮大、衰老死亡的顺向化生程序。

父母未交前,一片虚无,既无先天性命,亦无后天性命。佛云威音,道名“道”,儒称无极,皆是借名强名,诚为“无名天地之始”的道源性海,寂湛圆明,光周沙界。迨化生出无形无象,可化生一切的“有名万物之母”,名为先天一炁,太极,“一”。父母初交时,“一”由轮回种子带入胎中。轮回种子乃阴灵之神,识神总根,生死之本,不借后天遵法返修,不能和合得此“一”(若能合一,“神得一以灵”,便为阳神,何有轮回?),只能“受此天命”带入胎中,生化后天,了历劫之因。“一”含藏先天性命(一中有二,静合不分,故称太极;胎息忽动,立判性命,一分为二),为后天性命之本。有此本,母血父精(称为三),方可受孕成胎,生化后天形身。故《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示万物生化之理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示静虚无极为万物生化无穷之总源。揭示后天生化大法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以冲和气机为滋养动力,乘先后天性命静虚自动的动静之机,交媾阴阳,和合太极。

受胎成孕至发育健全的顺道,依序有三次大变化。正宗返修亦相应有三成有序之证。入胎受孕为第一次大变化。受孕后,先由受精卵(含先后天性命),形成一个血肉腔子(腔内即虚空),与母子宫相连处即胎儿之脐,从无胎息而渐有胎息(即冲气以为和),始能生化发育。从此一有胎息起,已落后天有生灭之途(中医理论视胎孕为人生之先天,修道则视为后天中之先天)。腔子成长为肾心。此时,先天之性隐于神(第八识)而藏于心;先天之命隐于冲和元炁而藏于脐。冲炁循督任温养胎元,形成五脏、五官、百骸,直至十月胎圆将产为第二次大变化。

出胎后,剪断脐带,不得不起口鼻呼吸,另辟“冲气以为和”之道路,求生长发育。同时,识神即缘息而进,完全落入后天之生化发育中,必须借后天五谷精华,充养形身。口鼻之息一起,先天之性隐泥丸,先天之命藏炁穴,两下分离,已不能如处胎时,息息得冲和炁温养互资。后天中,人既要靠呼吸与五谷充养形身生命,又要靠识神维持正常的世俗生活;同时,呼吸也耗损元炁,识神又扰耗元神,但这是生命演化中必需的耗损。起始,充养大于耗损,直至性机能成熟,天癸通前(即男能初泄精,女能初潮月信前),后天形身充养至精全、炁全、神全,即第三次大变化之时。此时若得真师之指,可直接行采大药功及五龙捧圣服食大药功,证地仙之果或阿罗汉果,已无“分段生死”而实证长生不死。若无缘修仙佛正道,顺人道生化,则情欲一开,精泄则炁泄神昏,已成破体之人。此后,后天充养越来越跟不上情欲泄精之下耗,和营营思虑谋求名利之上耗,使人逐步走向衰弱死亡之途。死时,先形坏识(第六识、第七识)灭,阿赖耶识由持种之因,再去轮回;先天一炁散还太虚,空负此一劫人生天赐之命;“天命之谓性”;不能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二)返还证道逆修顺序,遵三成全法

世人所知之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合道,即初、中、上三成有序之功。但炼精化炁前有化五谷阴精为元精(动炁)之功却鲜有知者。甚或有些知名学者,将此起手孕、调药求玄关之法即初成中第一层之法,妄加引申为三成全功。

1.初成筑基,返还至出生前,分三层,证人仙、地仙小果

世人及气功界以为不可企求的长生不死,仙佛正宗却视为修道之初成小果,即证地仙或阿罗汉果。

初成筑胎神之基功,前辈仙真,不肯明言全言。为护天宝,仅以炼精化炁稍示之。慎言秘言其前之化五谷阴精为元精功。今体师祖普度之心,明言全示为本文之重点,以接引真修实悟之仙佛真种,入正道之门。

初成筑基之功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孕、调药求狭义玄关法。第二层为小周天功法。这两层功法,相当于由破体返修补足至十六岁,初次泄精前之精全、炁全、神全,后天完足状态。得证者即为人仙。第三层为采大药功与服食大药功,返修至相当于将出生前之胎中。得之者即证地仙之果,亦筑成仙功中胎神之基。可接修温养仙胎(道胎)的十月中成之功。(P003-005)

目录

上编 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

 一 辨别正宗旁门和清静浊染的正理正法——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小得

 二 金丹正功虽分门派 修持证果皆宗同法——读各派名家丹经一得

 三 黄元吉真人玄关绝学

 四 天仙法脉不容误解——与南怀瑾、陈撄宁二先生商榷

 五 《古书隐楼藏书》不过旁门小术

 六 黄元吉绝学不可妄解——略评《颠倒之术》

 七 答同修问

中编

 一 《伍柳天仙法脉》摘要

 二 黄元吉《道德经讲义》及语录

下编

 一 历代仙祖事迹简介

 二 金丹大道修持学常用名词简释

 三 丹圆颂

序言

前言

静虚子先生,家传四代中医,医术精湛,但他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的总体研究、设计;后又因工作需要转向仪器、仪表方面的研究,并卓有成绩,升任高级工程师。自幼耳濡目染学习中医传统文化,因此他精通中医医理,故对传统道家养生文化兴趣亦浓,并了知传统养生文化的源头与精髓乃金丹大道。于是静虚子先生中年以后,即倾全力从事内丹学的研究与实践。为此他广泛搜集丹功及与丹道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研习丹道名著《伍柳仙宗》。从精研丹功文献、著作中他深知:“任君聪明过颜闵,未遇真师莫强猜。”(宋 ·张紫阳真人语)“寻法觅师问正传,未得真诀难为仙。”(清 ·柳华阳禅师语)。要想读懂丹经文献、要得到丹道入门下手的真实功夫,必须要有“真师”传与“真诀”,否则即使你劳累终生也可能是白辛苦一场。静虚子先生从阅读柳华阳禅师《慧命经·自序》中得到启发:“始知修炼家必赖师传,乃寻求不已。足迹遍荆楚间,迄无所遇。后乃投皖水之双莲寺落发。愈加咨访,凡三教之师,靡不参究,竟无悉慧命之旨者。因自叹曰:人生难得,遂此虚度乎?忽发一念,于每夕二鼓,五体投地,盟誓,虔扣上苍,务求必得。阅及半载,幸遇合洪、冲虚师,传余秘旨。豁然通悟。乃知慧命之道,即我所本有之灵物。”于是先生每逢初一、十五,沐浴更衣,十分虔诚地去归元寺礼拜……经不懈修习钻研,悟得华阳禅师天仙法脉三成全功的法诀。

天仙法脉著作的代表作《伍柳仙宗》,其古本和现今流行的版本与单行本,编撰者都未得到伍、柳二真人的真诀及真传,只是出于崇敬和热情而编辑出版上述著作。然所编辑的著作一是不够全面,二是混编了不少非伍、柳二真人的文章,三是断句不当,有的甚至和著作者原意相左。

静虚子先生将原来丹经著作中许多奥秘及难懂之处,逐渐悟通。有明灯指路,加以自己的勇猛精进,逐渐有了真修实证,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将广泛搜集到的各家文献进行十余年不懈的精研、分析、订正,数易其稿,终于整理出了全新的《伍柳仙宗》——《伍柳天仙法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版),了却伍、柳二真人的夙愿,同时也立了一大功德!

广成子、老子……口传心授了长生久视之道;《黄帝内经》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医道境界;释迦佛祖四大愿望中“恒愿不死”;都表达了人类生命个体自主性命、自由生死的气魄和理想!

医家在肉体色身的祛病延年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佛家对人类精神层面进行了空前深入的剖析,描绘了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道家则铸造并架起了由凡而仙的具体桥梁、超凡入圣的通天灵梯,修真证道者们遵桥而过,拾级而登,就可登上通天灵梯而至生命的自由王国,做自己生命的真正主人,从此数不得而限之,命不得而拘之而获大自在——心自在,身自在,业自在,无不自在。此桥、此梯就是可望而又可即的金丹正道!

过来人云:高僧不避道,高道不避僧。在古代,佛道一家,并无多少门户之见;即使是养生领域也系如此。北魏高僧昙鸾,就曾师事陶弘景学习仙术,遂能调心炼气,对病识缘,名满魏都。譬如“内丹”一词,首先出现不是在道教经典里,而是在佛教天台宗的文献中。被尊为天台宗第三祖的慧思(515—577)大师,既注重禅法践行、义理推究,同时又吸收了道教炼养方术,作为修禅成佛的步骤和阶梯。他说:“我今入山修习苦行。……为护法故求长寿命,不愿升天及余气,愿诸贤圣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外丹、内丹明确划分,在历代养生文献中此为首见。

苏元朗真人隋开皇时(581-600)活动于罗浮山一带。《罗浮山志》载他生于晋太康年间(280—289),至罗浮山时已300余岁,“得司命真秘,遂成地仙”;“居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发明太易丹道为《宝藏论》曰:‘夫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体内)。识物灵照,内外空然;寂寞难见,其为玄玄。……本净非莹,法尔圆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朗照十方,应用堂堂。……其精甚灵,万有之因。凝然常住,与道同论。’又曰:‘天地之先,无根灵草(炁),一意制度,产生至宝(内丹)’”;“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唐代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东岳丹师董师元,先后继承了苏元朗的学说而写了《龙虎元旨》《诸真论还丹诀》,皆称其丹法得自罗浮山隐士青霞子。“天地久大,圣人像之,精华在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苏元朗首先明确提出了“性命双修”,作为内丹修炼的核心内容及指导思想,并沿用外丹名词讲述内丹:“龙虎金鼎,即身心也。身为鼎炉,心为神室,津为华池。……白虎者,铅中之精华;青龙者,砂中之元炁。鹊桥河车,百刻上运,华池神水,四时逆流。有物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文中之“鹊桥河车”,乃后来丹家所谓的小周天炼精化炁工程也。不过第一次指明小周天工程的,乃是得到谌母元君真传的东晋道士许旌阳真君(239—374),他首先披露了小周天进阳火、退阴符过程中,卦爻斤两的程限规则——积得阳爻216,积得阴爻144。

静虚子先生曰:真立大志,求仙、佛证道者,必先知正旁、正邪之分,绝不能兼求并学。余所闻、所求正宗、正统、正法者:仙宗为天仙法脉,佛宗为“拈花微笑”一脉。

仙宗天仙法脉有证可查者,源于广成子、黄帝、老子,传少阳主脉于王玄甫、传钟离权、传吕洞宾、刘海蟾,再传王重阳、张紫阳,王重阳再传北七真,张紫阳再传南五祖。性命双修内丹养生发展到唐末、五代,钟离、吕祖才将一向口传心授、不留文字的天仙内丹法门的三成全功,用文字将“炼精生真炁(小成人仙)、炼炁化阳神(中成神仙)、炼神合大道(大成天仙)”的“三成全法”形之于笔,予以公开表露,内丹炼养的“经典模式”遂固定下来。后来出现的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以及其他性命双修派别,无不皆以钟离、吕祖传承的天仙法脉之“三成全法”为依据。

从古至今,丹经道书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系统、具体讲述金丹大道者,却付之阙如。老子画了一条龙,时显时隐;魏伯阳真人写了几大篇诗,隐喻迷离,费人疑猜;张紫阳《悟真篇》、《金丹四百字》亦复如此;好在钟离、吕祖制定出了天仙金丹大道典型的修持模式“三成全法”,后来的修真证道者才得以窥见内丹术的全貌。至张三丰真人出,托出了具体的下手功夫。可惜的是,厚厚的《吕洞宾全集》、《张三丰全集》等,均为他人所编撰,真伪穿插,玉石难分,实实令人头疼。直到明、清,获得天仙金丹大道“三成全法”之正道真传的伍冲虚真人、柳华阳禅师,他们将自己坚持性命双修、佛道双了,从了证长生的仙宗果位,直证了证无生的佛宗果位的全过程和盘托出,后来圣真才得以窥金丹大道修证的全貌;或曰究竟境界及其验收标准:“度金石无碍,步日月无影;入水不溺,入火不焚;散则成炁,聚则成形!”之后悲心大发,为度后来圣真,写出了《伍柳仙宗》一书,一扫隐喻卦爻,直论精气与神,赶走拦路之虎,捅破窗户之纸,令后来圣真了知:路应当怎么走,己应当怎么炼,道应当怎么修,果应当怎么证。这一点连外国人都看了出来,不久前去世的英国著名学者、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内丹养生学,只有到了伍冲虚、柳华阳,才算真正的成熟与完善。”

静虚子先生在《伍柳天仙法脉》编后语中写道:“这些著作中阐述的金丹功法,乃承传自古以来,正宗、正统的天仙法脉,并非伍、柳二真人自创。”伍冲虚真人、柳华阳禅师在他们亲履了钟、吕天仙大道的“三成全法”和佛祖的“教外别传”之“本地风光”以后,倒驾慈航,驶出果海,以过来人的境界和气魄,把修真证道、直趋顶峰过程中必然遇到的诸多问题,一个个加以深入阐述,令后来圣真恍然了悟,而直趋正道:“我以四十余年究竟之力而悟,后圣不终三日,彻见而彻知,并解悟二经之法旨,不大便宜耶?”(《伍柳天仙法脉》,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3页,2007版)  古人云:金者炁也,丹者圆满也。金丹之道公称为大道,当然是圆满无缺的,无须后人搞什么修正主义,只能是依一己根器的差异、年龄的老少(童身或是破体)在具体入手方法上可以略有不同。故而伍、柳二真人对天仙之道的“三成全法”本身,未动分毫,只是把从入手功夫直到了手阶段的诸种疑难问题一一进行剖析。伍真人在《天仙正理直论》第九章中对先天后天二炁、药物、鼎器、火候、炼己、筑基、炼药、伏气、胎息等,剖析得深入浅出,一目了然,“完全画出一个天仙样子,令有缘有志者见而顿悟”(《伍柳天仙法脉》,宗教文化出版社,第75页,2007版)。

在《仙佛合宗语录》的“丹道九篇”中,详细讲述了最初还虚、真意、水源清浊、采大药火候、七日天机、过关服食天机、守中、出神收神、末后还虚等。李涵虚真人说:细微节目,唯过来人方能道得;真成就者才能传授。现在某些非过来人者却说“太繁琐”,实为门外汉之门外话。

金丹丹法师传虽一,然而悟解有别,故而出现了左道、右道,乃至邪道。老子《道德经》不说了,注解家成千上万。张紫阳的《悟真篇》从一注到多注,都说得到师父真传,分而为清修派与双修派,其真其假,恐怕只有把张紫阳真人请回来才能分清真伪。为免再出此类弊病,须要注解者,伍、柳二真人皆亲自提笔,无须他人置喙,实为依经不依论!

柳华阳禅师的《金仙证论》和《慧命经》,则着重阐述了小周天工程,及入手具体功夫,孕药、调药,河车搬运及其程限规则等,并画图说明、论证;还和盘托出了“阅尽丹书千万篇,末后一段无人传”的传授:如何散则成炁,炼神还虚,和大宇宙混沌为一,即人天合一,天人一体。

古人曰:道之不行,缘于道之不明;愈因道之不明,愈致道之不行。为弘扬伍柳天仙正道,静虚子先生奉师命,曾先后撰写了三篇重要文章:《辨别正宗旁门和清净浊染的正理正法》、《黄元吉真人玄关绝学》及《金丹正功虽分门派修持正果皆宗同法》等,当有助于读者对《伍柳天仙法脉》和黄元吉《道德经讲义》的深入理解,宗天仙法脉的真修实证皆应细读之、深研之,如此方能读懂《伍柳天仙法脉》、《道德经讲义》,加深理解天仙之道,少走弯路,直趋峰顶,欣赏昆仑山巅的月白风清。

让我还是用仙师的话,来结束本文。

华阳禅师:“天地之间,富贵以及妻子是有定分。若大道则不然,可以苦志而得;古云:‘有志者事竟成。’古来多少不该成道者,而竟成之,非生来有分也。”

黄元吉真人:“论近时修炼,不拘前根,只论眼前积功累行,好道求师,亦准一劫造成。”

陈致虚真人:“大道唯有金丹门,金丹亦无第二诀。”  正是:耐得寂寞与凄寒,无味馒头啃不完;无味中有味中味,味中味藏甜上甜。

存诚子 于贵阳

2014年6月2日

内容推荐

《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一书收编了作者静虚子多年研究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医古文献的各种著述多篇,包括对《道德经讲义》《伍柳仙宗》《黄帝内经》《古书隐楼藏书》《悟真篇》《黄元吉玄关绝学》等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是当代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古代科技史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以己身甚深真修实证,和他的弟子们将广泛搜集到的各家文献,进行了数年的精研、分析和订正,几易其稿,成此著述,对史上丹道旁门正宗给予正理正法,并对南怀瑾、陈撄宁大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异见,对于后学有相当的指导意义。本书说理浅近,指点显明,易于阅读。

编辑推荐

中华道家文化源远流长,《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一书是一部丹道经典之书,国学精粹。作者静虚子对从理法和下手功夫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并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方便修习者入门。

史上丹道旁门正宗给予正理正法,并对南怀瑾、陈撄宁大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异见,对于后学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本书是值得珍藏、深入研读丹道的书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静虚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84084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5062998
中图分类号 B223.05-53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