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精)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

1989年秋,我被录取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在入学的最初几周里,我参加了一系列新生指南活动。在每一次活动中,在特定内容结束之后,我们都会收到警告:不要走出校方警力密切监控的区域。我们还收到了详尽的校园地图,在那上面标划出了海德公园(Hyde Park)那一小块领土的起点与终点:这里是安全区。我们得知,除非是大规模集体活动,或者参加某个正式活动,否则即便是在界线之外的那些美丽公园也属禁区。

结果象牙塔变成了象牙堡垒。我当时住在海德公园的西南侧。在这个区域住着许多芝大的研究生。在丛林小屋街(Cottage Grove Avenue)旁边一栋十层的楼房里,有我的一间学生公寓。这栋建筑是海德公园与一个叫做木草地(Woodlawn)的穷困黑人区的历史性分界线。只要有人曾在美国城市里的大学附近居住过,就一定不会对这种对比感到陌生。在界线的一侧,坐落着美丽迷人的哥特式校园。校园里是优越的学生们,其中大多数都是白人,来来往往,正在走去上课或者去运动。而在界线的另外一侧,则是破落的非洲裔美国人,零零散散,正在提供着廉价的劳动力与服务(更换机油、擦洗窗户、出售毒品),或者是在街角行乞。

我没有多少朋友,所以在空闲的时间里,我开始长途散步,以了解这座城市。对于一名成长中的社会学家来说,芝加哥的街头就是一场盛宴。我被其中各种不同特色的街区和触手可及的文化与传统迷住了。我很开心地发现了罗杰斯公园(Rogers Park)这个区域。这是一个混聚着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的街区。作为一名来自于南亚的移民之子,我成长于南加州的纯白人郊区。与那里并不相同,在这里,印度人似乎和其他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化地盘。

我当时对环绕在学校四周的穷困黑人街区尤其感兴趣。在这些街区里有将近半数的人不工作。据说那里是犯罪与帮派活动滋生的街区,是福利金发放金额节节攀升的街区。在八十年代后期,在这座城市当中的这些隔离地带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我曾经常在那里散步,在公园里打篮球,但是没有看到任何犯罪行为,而且我也没有特别感受到威胁。我很好奇,为什么大学要不停地警告学生们与之保持距离。

事实上,当地居民对我也非常好奇。这大概是因为当时在那些公园里很少会出现不是黑人的游客。当然,还可能是因为我当时的穿着古怪之极。人们曾问过我很多关于印度的问题——大多数我都不能回答,因为我搬到美国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有的时候我会遇到野餐的人们。他们会请我吃自制的黑人风味食物。当我告诉他们,我是一名素食主义者并且婉拒其食物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大惑不解。

正如我是这些人的陌生人,他们于我也是一样。

作为芝大沉重课业的一部分,我开始参加研讨课。在研讨课上,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学的经典问题:个人偏好是如何发展的?我们能否预测人的行为?教育对于未来几代人的长期后果会是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的标准模式是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然后运用复杂的数学方法来分析调查数据。这样就会产生统计的描述类型,用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例如,为何有人会找不到工作,或者会进监狱,或者有私生子。据认为,制定好政策的关键,就是先展开一项好的科学研究。

我喜欢研究者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但是比较起我在芝加哥街头看到的活力十足的生活,这种讨论显得既无趣,又遥远,既抽象,又呆板。尤为令我好奇的是,绝大多数研究者似乎并不热衷于会见他们所研究的人群。这并非出于任何敌意——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好人——而是因为与研究对象的实地交谈会被认为杂乱无章、不够科学,还有可能导致偏见。

我的问题并不新鲜。实际上,社会学的领域在长久以来就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定量和统计技术的研究者,另一个是通过直接观察,经常与某一社会群体共同生活的研究者。

第二个阵营的学者通常被称为民族志研究者。他们使用第一手的材料来回答某些特定的问题,比如:边缘社区中的人们如何生存?或者是,何种因素会导致一项政策在某些家庭那里见效良好,而在另外一些那里却进展不顺?

定量社会学家经常会批评民族志的取向。他们认为这不够科学,而且答案可能只与被观察到的特定群体相关。换句话说,要得到任何重要而又普遍的结论,就需要依赖于对大规模数据组的统计分析,例如美国人口普查资料或者其他大众调查数据。

P5-7

书评(媒体评论)

文卡特斯称自己为“流氓社会学家”…--他面临的危险一触即发,扣人心弦。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交织着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时空。

——《纽约时报》

敏锐的、极富同情心的、完全不居高临下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一群常遭忽略或被笼统描述的人的生活。

——《金融时报》

看好莱坞电影的人们都知道,人们对贩毒帮派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如今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文卡特斯带我们去到了他深入芝加哥帮派做研究的现场……本书的第一行,“清晨七点钟,我在一个毒品窝点醒来”,活脱脱就是一幕电影场景。

——《华尔街时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

第二章 联邦街的最初时光

第三章 罩着我的人

第四章 黑帮老大的一天

第五章 贝利女士的街区

第六章 混混与混迹

第七章 遍体鳞伤

第八章 团结的帮派

作者声明

致谢

序言

清晨七点钟,我在一个毒品窝点醒来。这里是罗伯特·泰勒之家2301号大楼的1603室。1603室被称为“楼顶”,因为人人都知道,在这里可以获得的癫狂兴奋,可以比这栋大楼真正的楼顶还要高。

睁开眼睛,我看到了二十多个横七竖八躺着的人。他们大多数是男性,杂乱地睡在沙发上和地板上。这其中没有一个人住在这间公寓里。墙壁斑驳,蟑螂爬过漆布地毯。前一晚的活动——吸毒,酗酒,做爱,呕吐——一直持续到了凌晨两点钟。到那时为止,现场不省人事的人数开始超过清醒的人;而那些神智尚在的家伙,也几乎没人付得起现金再买一剂快克可卡因了。所以当黑暗之王发现不会再有生意的时候,也就打烊歇业了。

我又在地板上睡了过去。我不是为毒品而来的。我另有所图。我当时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为了进行研究,我必须和黑暗之王,也就是本地的贩毒黑帮打交道。

阳光从“楼顶”的门口照射进来,把我唤醒(门板早就不见了)。我从一个浪荡子身上爬过,下楼到了10层。巴顿一家就住在这个楼层。在调研期间,我认识了巴顿一家。我必须要说,这是一家守法良民。他们对我很好,几乎就把我当作自家儿子了。我跟巴顿妈妈说早安。她正在给她的老公鲍普斯做早餐。鲍普斯年届七十,是一位已经退休的工厂工人。我洗了把脸,抓了一片玉米饼,走出门,下楼,走进了一个微风习习、清爽宜人的三月清晨。

不过是黑人区的又一天。

不过是作为旁观者从内部观察生活的又一天。这就是本书的内容。

内容推荐

清晨七点钟,我在一个毒品窝点醒来。这里是罗伯特·泰勒之家2301号大楼的1603室。1603室被称为“楼顶”,因为人人都知道,在这里可以获得的癫狂兴奋,可以比这栋大楼真正的楼顶还要高。

睁开眼睛,我看到了二十多个横七竖八躺着的人。他们大多数是男性,杂乱地睡在沙发上和地板上。这其中没有一个人住在这间公寓里。墙壁斑驳,蟑螂爬过漆布地毯。前一晚的活动——吸毒,酗酒,做爱,呕吐——一直持续到了凌晨两点钟。到那时为止,现场不省人事的人数开始超过清醒的人。

……

我又在地板上睡了过去。我不是为毒品而来的。我另有所图。我当时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为了进行我的研究,我必须要和黑暗之王,也就是本地的贩毒黑帮打交道。阳光从“楼顶”的门口照射进来,把我唤醒(门板早就不见了)。我从另外一个浪荡子身上爬过,下楼到了10层,洗了把脸,抓了一片玉米饼,走出门,下楼,走进了一个微风习习、清爽宜人的三月清晨。

不过是黑人区的又一天。

不过是作为旁观者从内部观察生活的又一天。这就是《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精)》的内容。

本书由素德·文卡特斯著。

编辑推荐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精)》作者素德·文卡特斯为了研究美国黑人街区的贫困问题,深入一个贩毒黑帮的内部,还和一个黑帮老大交上了朋友。这让他在黑帮中混迹多年,目睹了黑帮控制下的街区中很多不为人知的事实,包括如何与官方达成妥协、黑帮头目如何控制手下、如何经营自己的贩毒事业,此外还有黑帮社区居民五花八门的谋生技巧,以及帮派内讧和敌对帮派之间的枪击事件。

最后,作者凭借他在街区的调查写成了自己的论文,并顺利地当上了大学教授;黑帮则开始慢慢解体,那位曾经罩着他的黑帮老大也开始厌倦黑帮生涯,只能在街头卖卖烧烤;而作为黑帮营垒的“罗伯特·泰勒”已将荡然无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素德·文卡特斯
译者 孙飞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32771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2015210287
中图分类号 D771.269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54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