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普鲁斯特对阵谷克多
内容
试读章节

山楂树、椴花茶或是丁香树哪怕一丝半点味道都会让他剧烈哮喘,一点点不快他就神经紧张,或是迁居到陌生的环境他就手足无措。独处空房时,年轻的普鲁斯特只有感受到母亲营造的氛围,他才精神焕发,只有沉浸在家庭透明而凝固的气氛中他才能活下去:其他一切都像是午夜惊醒时的噩梦。可是被保护的无止境诉求对母亲来说也成了种纠缠。母亲担心他太“懦弱”,起初对他轻言苛责,后来只允许他私下如此,最后是要求他平静、克制和增强意志,这些都让普鲁斯特暗暗不满。

对小狼崽来说一切都充满吸引力:村庄名字的词源、贵族的中世纪血统、法国历史的丰功伟绩、圣经和福音书里的波斯情节以及犹太人物,他在对宗教无比忠诚的母亲监督下学习教理,尽管他并不信教。在巴黎或是在乡下时他喜欢听佣人们讲当地话或是用过时的表达方式,他向贵族加亚维夫人模仿家里客人特别的说话语调,描绘寻常琐屑的生活和花开花落。他最喜欢的事还是在乡下时,母亲为他阅读:某个美好的夏日,合上百叶窗,热气拉长了距离,膨胀了声音,整个大自然变成了弗拉格斯上尉战功的回荡,和弃儿弗朗沙的呜咽。

青春期的普鲁斯特也产生了从家庭中挣脱的念头,但也仅限于在外面的世界中找一个不能逾越的感情寄托。他被一位年轻女子迷得神魂颠倒,每天都在等待她出现在与香榭丽舍大街平行的侧道上,哪怕一点点碰壁都会让他灰心丧气,也会为一点小小的回应而激动不已,他用自己的需要去创造她。当意中人真正靠近时,他会心跳加速,却在他们的接触中无法享受到任何愉悦。只有当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才会感到快乐,似乎他只有用独处的方式才能适应对方。

根据他从家里阳台上多次观察得出的结论,玛丽-德·贝纳达墨之所以从来不到他们家做客,是因为他们家的装潢不够特别。于是他试图说服母亲更换家具,就好像只有家里社交档次的提升才能和欲望的满足相平衡。被明确拒绝后普鲁斯特便显得烦乱不安,母亲开始担心他会一蹶不振,便禁止他们来往。

小狼崽于是去骚扰他的朋友,他那股劲儿就好像在用不理智的勇气制造一种只有他了解的情感方式。班上的同学害怕看到他带着东方人神秘的深邃眼神靠近他们。当他用自己潮湿的双手抓住他们的手,表达他强烈的感情需要时,他们会惊惶不安,而他还要说一些让人更不自在的恭维话;他最后还会要求跳到他们膝盖上,再环住他们的脖子,不断地拥抱,探究他们的思想,重建一种母子般的融合——这些要求没有人会答应。

在丹尼尔·哈列维之后,年轻的普鲁斯特又爱上了雅克·比才,这两个年轻人的父亲同时在为音乐剧《卡门》作曲。普鲁斯特的母亲又一次担心孩子们的关系会变堕落,便禁止儿子去接近他的同伴。“宝贝儿子”决定在母亲那里装糊涂,重施故技,用生病来要挟,让母亲于心不忍,于是获得和比才见面的许可,远离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让娜·普鲁斯特是如此克制、谨慎而知之细微,她假装对儿子的欲念毫不知情。普鲁斯特本人对此也心知肚明,他会用苏格拉底、魏尔兰或兰波的经历向朋友写信暗示他的“同性倾向”,同时又用含混模糊的泛泛而谈遮遮掩掩,说什么对同性,对父亲或是对女性的爱都是差不多的。

P7-9

目录

译序:一个马塞尔,许多谷克多

前言

永远的孩子

一个“为他的存在”

相遇

违情悖理

怀疑的时代

《追忆》

蜕变

死亡

遗著

嫉妒与尊重

第二次生命

蝎之毒在其尾

序言

译序:一个马塞尔,许多谷克多

每个人都隐藏着一个秘密,一个痛苦的秘密,这就是我们的内心。

——克洛德·阿尔诺

一边是一生只写一部作品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借“小马塞尔”之名构建出巴黎社交界的编年史、一个“永远的孩子”记忆的万花筒、艺术的百科全书。日益严重的哮喘,让他不得不与世隔绝,而这个外部世界就是将在未来百年为《追忆似水年华》所倾倒的巴黎文学界。另一边,是让·谷克多,比普鲁斯特年幼近二十岁的天才,他是早熟的诗人,也是戏剧家、小说家、批评家、雕刻家、画家、设计师、音乐策划人、电影制片人、导演和演员……谷克多在20世纪初几乎所有文学艺术领域收获着赞美。

2013年,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出版一百周年,也是让.谷克多逝世(1963年10月11日)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两位作家,法国各大出版社出版并再版了大量两人生前著作,以及与两位作家相关的论著。克洛德‘阿尔诺曾于2003年出版传记《谷克多》,一时轰动法国文学界,并重新掀起了读者和学者,以及电影爱好者对谷克多的关注热潮。十年之后,阿尔诺再次将目光望向20世纪初的那段时光,将这两位在相互欣赏中缠绵、在对艺术的共鸣中交织、也在世俗的目光和人性的深渊中爱恨的作家命运相连,为我们带来了这部《普鲁斯特对阵谷克多》。

当《可怕的孩子们》的作者谷克多即将在文坛和社交界大放异彩时,与“潜在的作家马塞尔”相遇并建立起一段特殊而复杂的友谊。彼时的普鲁斯特尚未被文学界认可,他的作品也遭遇着出版的种种阻力。这两个男人如此相像:他们都表现出敏感而脆弱的天性,都拥有天才般的模仿能力,都爱同性,出入于巴黎同样的街区和沙龙,拥有共同的朋友。谷克多生活在新世纪的文化骚动中,是巴黎沙龙和社交界的宠儿,普鲁斯特同样与这个贵族的圈子纠缠和攀谈,然而因为哮喘不得不蜷缩在孤独之中,沉浸在即将问世的伟大著作创作中。他不再与那个并不承认他创作才华的上层社会以及贵族圈子纠葛(除了少数到他阴暗的卧室中探望的访客),他全心沉浸在回忆中,在他的作品主题中。

他们彼此相爱,也彼此相争。

在普鲁斯特看来,谷克多就像年轻时的自己,他钦佩谷克多的才华,却也不断责备弟弟过分热爱社交。普鲁斯特像一个“血液流向墨水瓶的幽灵”,用撒向时光的网,捕捞起记忆中所有的动植物。谷克多生而狷狂,就像一只变色龙,这位多样的艺术家始终活跃并掌控着那个时代的艺术潮流。20世纪初,谷克多明显要比普鲁斯特更闪耀,这一切只会激发出嫉妒之情,同时,他们对待文学创作和社交界的态度也渐渐成为两人关系的羁绊。  而今天,马塞尔·普鲁斯特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津津乐道甚至奉若文学殿堂的神明,他在去世之后终于像一只文学的幼虫破茧而出,扑扇着翅膀飞向“七星丛书”的光亮,在他亲手建造的迷人而神秘莫测的教堂中熠熠生辉。让·谷克多却依然是那个《可怕的孩子们》和《骗子托马斯》的作家,《诗人之血》和《美女与野兽》的导演,同样也是一位碎片式的艺术家,似乎没有人能将这些碎片集拢,他的作品是更零碎更严肃更痛苦的星星点点。

该如何解释今天普鲁斯特的荣耀,以及谷克多多少有些落寞的境遇?阿尔诺大胆假设:是不是《追忆》的作者“妨碍,,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弟?对这段关系的挖掘能否为谷克多恢复应有的地位和声誉?

克洛德·阿尔诺像一位考古学家,带着他特有的敏锐和深入灵魂的体察,进入到细腻而琐碎的两人生平世界,他引领我们观看两位作家的友谊/竞争关系,其中饱含深刻的人性以及世事无常。他们之间经历的阶段如此接近爱情的必经之路:吸引、结晶、等待、失望、苦涩、报复……

同时,作者阿尔诺也在努力为谷克多这位多重创造者恢复其诗学地位。“七星文丛”也于1999年收录了谷克多的诗歌全集,在2003年出版了他的戏剧全集。谷克多在“忽然成名”之后也“幸存”下来。

今天的中国读者,几乎大都对普鲁斯特略知一二——他的玛德莱娜小点心,他的名字“马塞尔”,但其实很少有人真正阅读过《追忆似水年华》;而谷克多也已渐渐进人我们的视野.我们对他导演的电影有专业的评价,他的文学作品也陆续被译为中文出版,我也听说有谷克多的(同性恋)粉丝去他绘制和设计的小教堂中朝圣和宣誓。

我喜欢普鲁斯特,因为他看透彻了生活,用《追忆似水年华》述说着每个人的内心独白,他教我们如何去记忆,去欣赏艺术,去聆听音乐和感知一切。我也对谷克多由衷地敬佩,他才情泛滥,他有无数的可能性,他像常人一样会犯错,却比凡人更坦诚更勇敢,他爱得深沉,灵魂高雅,他的一生就是一首抒情诗。百年后的今天,当我在这段斑驳的关系中观赏两人的青春之浴,从他们遥远的文字和内心世界中,辨识出熟悉而迷惑的喜悦和忧伤,体会到艺术和爱情带来的感受。

臧小佳,2015年7月于西安

内容推荐

他们彼此相爱,也彼此相争。在1909年至1922年之间,普鲁斯特和比他小近二十岁的谷克多建立起了一段特殊而复杂的友谊。

普鲁斯特像一个“血液流向墨水瓶的幽灵”.用撒向时光的网,捕捞起记忆中所有的动植物。谷克多生而狷狂,就像一只变色龙,始终活跃并掌控着那个时代的艺术潮流。20世纪初,谷克多明显要比普鲁斯特更闪耀,这一切只会激发出嫉妒之情。而今天,马塞尔普鲁斯特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津津乐道,他在去世之后终于像一只文学的幼虫破茧而出,在他亲手建造的迷人而神秘莫测的教堂中熠熠生辉。

该如何解释今天普鲁斯特的荣耀,以及谷克多多少有些落寞的境遇?打开克洛德·阿尔诺编著的《普鲁斯特对阵谷克多》,寻找答案吧!

编辑推荐

克洛德·阿尔诺编著的《普鲁斯特对阵谷克多》是一部法国文学人物的传记类作品,深入地描绘、分析了普鲁斯特和谷克多这两位文学巨匠在1909年至1922年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关系。两位作家互相欣赏,对艺术颇有共鸣,但同时也在世俗的目光和人性的深渊中爱恨交织。本书把人物放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的背景之中,还原了人物的关系、性格、作品风格形成的事件和动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普鲁斯特对阵谷克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克洛德·阿尔诺
译者 臧小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33143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5227146
中图分类号 K835.655.6=5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巴黎迪法国际版权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