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研究
内容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楔子

 第二节 研究对象、目标、方法和材料

一 研究对象和目标

二 研究方法和材料

第一章 情态副词和确信副词研究综述

 第一节 有关情态副词的研究

一 国外有关情态副词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情态副词的研究

三 有关情态副词研究的评价

 第二节 有关确信副词的研究

一 国外有关确信副词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确信副词的研究

三 有关确信副词研究的评价

第二章 确信和确信表达

 第一节 确信是语言中的什么成分

一 确信与主观性

二 确信与认识情态

三 确信与言据性

四 确信与预期性

五 确信与言语行为

 第二节 现代汉语确信表达手段

一 音系层面的确信表达手段

二 句法层面的确信表达手段

三 词汇层面的确信表达手段

第三章 确信副词的综合描写模型

 第一节 建立语义联系:从传统语义场到“语义地图”模型

一 特里尔的语义场

二 概念场的非离散性特征——原型范畴(Prototype Categries)

三 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

四 语义分解(Semantic Decomposition)与语义基元(Semantit Primitives)

五 词群一词位变体理论

六 “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

 第二节 意义的分类和意义模型

一 意义的分类

二 共时层面的意义模型

三 历时层面的意义模型

第四章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总体概貌

 第一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范围

一 必然

二 显然

三 真的

四 无疑

 第二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分类

一 单音节 确信副词和双音节 确信副词

二 必然类确信副词和真实类确信副词

 第三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地位

 第四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语义功能

一 确信义

二 方式/状态义

三 言据义

四 预期义

五 强调功能

六 让步意义

七 补充意义

八 话语标记功能

第五章 真实类确信副词的总体概貌

 第一节 从组合的角度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一 在词组层面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二 在小句层面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三 在超出小句的层面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第二节 真实类确信副词近义词辨析

一 “的确、确实、实在”辨析

二 “真、真的、真是、真正”辨析

第六章 真实类确信副词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分析“真”与“真的”

一 引言

二 有关“真”和“真的”性质的认定

三 副词“真”和“真的”共有语义语用功能

四 副词“真”和“真的”各自特有的语义语用功能

五 结论

 第二节 个案分析“实在”

一 引言

二 肯定“实在”句的语义格局

三 否定“实在”句的语义格局

四 “实在”句的语义格局和意义层级

五 副词“实在”的对外教学探讨

 第三节 个案分析“明明”

一 引言

二 “明明”的语义功能

三 “明明”的历时考察

四 “明明”的语义地图

五 副词“明明”的对外教学探讨

第七章 必然类确信副词的总体概貌

 第一节 单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一 从组合的角度考察单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二 单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近义词辨析

 第二节 双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一 从组合的角度考察双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二 双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近义词辨析

第八章 必然类确信副词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分析“一定”

一 引言

二描写框架

三 “一定”与情态

四 “一定”与句子语气

五 “一定”与言语行为

六 副词“一定”的语义地图

 第二节 个案分析“当然”

一 引言

二 副词“当然”的编码意义

三 “当然”编码意义的凸显

四 “当然”编码意义的抑制

五 结语

 第三节 个案分析“绝对”

一 引言

二 “绝对”作为形容词

三 “绝对”作为副词

四 “绝对”的语义地图

第九章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语用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典型语境

一 确信副词出现的大语境

二 确信副词出现的小语境

 第三节 言语行为功能

一 确信副词涉及的直接言语行为

二 确信副词涉及的间接言语行为

 第四节 话语标记功能

一 话语标记判定标准

二 确信副词的话语标记功能

 第五节 态度标记功能

一 标记说话人立场:赞同或反对

二 标记说话人态度:权威、团结或礼貌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语义地图

 第一节 个案分析与确定意义节点

 第二节 绘制现代汉语确信副词语义地图

 第三节 验证现代汉语确信副词语义地图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确信副词作为语言中典型的主观成分,在语义语用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张则顺编著的这本《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研究》将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用特征描写和语义地图两种方法全面展示了现代汉语中30多个常用确信副词的语义-语用概貌。两种研究方法都显示确信范畴跟言据范畴、预期范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多确信副词由状态、方式动词虚化而来。其进一步虚化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程度高、强调的加强意义;二是让步、补充、话语标记的弱化意义。确信副词的使用往往跟说话人进行的论辩言语行为及所处的论辩会话情境有关。

编辑推荐

确信情态副词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虽不算多,但意义复杂。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譬如,情态副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如何确定情态副词的范围?对情态副词如何分类?对情态副词分类是否有可操作的方法?确信情态副词具体能表示多少种意义?各个意义之间的本质差异在哪里?各个意义之间有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确信与主观性、确信与认识情态、确信与言据性、确信与预期性以及确信与言语行为是什么关系?用什么方式可以将确信情态范畴以及跟确信情态有关的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是否能有一个可以涵盖语义和语用层面的语义模型来描写确信情态范畴?在什么语义背景下说话人需要使用确信情态副词来加强自己的确信语气的表达?这些问题基本都可以在张则顺博士编著的这本《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研究》中找到答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则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67700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5182345
中图分类号 H146.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