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自清散文/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熟练驾驭新文学语言,写出语言和结构均趋于完美的散文大家。无论是清新感人、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背影》,还是明净幽远、意境卓绝的写景散文《荷塘月色》,都可与古典散文名著比肩。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无疑为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在表现形式方面,由于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知和精确的观察力,使他总能巧妙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事物之中,构成细密、淡雅、浑圆的意境。

在表现内容方面,他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自己全部的生命空间,展现了他的主观深层世界,从而为现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审美内容。这种执着表现人生的态度和自觉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美学的又一大贡献。《朱自清散文》是该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编者冯慧娟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精品重新汇编整理,遴选出最经典的篇目,集成《朱自清散文》,相信那些浸润着作者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的文章定能如朱自清本人的初衷那样“获得广大的群众”。

目录

性情人生

背影

我是扬州人

房东太太

儿女

撩天儿

给亡妇

行万里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白马湖

春晖的一月

说扬州

南京

初到清华记

潭柘寺戒坛寺

欧游杂记

威尼斯

巴黎

荷兰

莱茵河

佛罗伦司

罗马

柏林

美文小品

匆匆

荷塘月色

试读章节

我是扬州人

六岁那一年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后来又迎养先祖父和先祖母。父亲曾到江西做过几年官,我和二弟也曾去过江西一年;但是老家一直在扬州住着。我在扬州读初等小学,没毕业;读高等小学,毕了业;读中学,也毕了业。我的英文得力于高等小学里一位黄先生,他已经过世了。还有胨春台先生,他现在是北平著名的数学教师。这两位先生讲解英文真清楚,启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只恨我始终没有将英文学好,愧对这两位老师。还有一位戴子秋先生,也早过世了,我的国文是跟他老人家学着做通了的,那是辛亥革命之后在他家夜塾里的时候。中学毕业,我是十八岁,那年就考进了北京大学预科,从此就不常在扬州了。

就在十八岁那年冬天,父亲母亲给我在扬州完了婚。内人武钟谦女士是杭州籍,其实也是在扬州长成的。她从不曾去过杭州;后来同我去是第一次。她后来因为肺病死在扬州,我曾为她写过一篇《给亡妇》。我和她结婚的时候,祖父已死了好几年了。结婚后一年祖母也死了。他们两老都葬在扬州,我家于是有祖茔在扬州了。后来亡妇也葬在这祖茔里。母亲在抗战前两年过去,父亲在胜利前四个月过去,遗憾的是我都不在扬州;他们也葬在那祖茔里。这中间叫我痛心的是死了第二个女儿!她性情好,爱读书,做事负责任,待朋友最好。已经成人了,不知什么病,一天半就完了!她也葬在祖茔里。我有九个孩子。除第二个女儿外,还有一个男孩不到一岁就死在扬州;其余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曾在扬州老家住过多少年。这个老家直到今年夏初才解散了,但是还留着一位老年的庶母在那里。

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现在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已自称为扬州人了;我比起他们更算是在扬州长成的,天然更该算是扬州人了。但是从前一直马马虎虎的骑在墙上,并且自称浙江人的时候还多些,又为了什么呢?这一半因为报的是浙江籍,求其一致;一半也还有些别的道理。这些道理第一桩就是籍贯是无所谓的。那时要做一个世界人,连国籍都觉得狭小,不用说省籍和县籍了。那时在大学里觉得同乡会最没有意思。我同住的和我来往的自然差不多都是扬州人,自己却因为浙江籍,不去参加江苏或扬州同乡会。可是虽然是浙江绍兴籍,却又没跟一个道地浙江人来往,因此也就没人拉我去开浙江同乡会,更不用说绍兴同乡会了。这也许是两栖或骑墙的好处罢?然而出了学校以后到底常常会到道地绍兴人了。我既然不会说绍兴话,并且除了花雕和兰亭外几乎不知道绍兴的别的情形,于是乎往往只好自己承认是假绍兴人。那虽然一半是玩笑,可也有点儿窘的。

还有一桩道理就是我有些讨厌扬州人;我讨厌扬州人的小气和虚气。小是眼光如豆,虚是虚张声势,小气无须举例。虚气例如已故的扬州某中央委员,坐包车在街上走,除拉车的外,又跟上四个人在车子边推着跑着。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指出扬州人这些毛病。后来要将这篇文收入散文集《你我》里,商务印书馆不肯,怕再闹出“闲话扬州”的案子。这当然也因为他们总以为我是浙江人,而浙江人骂扬州人是会得罪扬州人的。但是我也并不抹煞扬州的好处,曾经写过一篇《扬州的夏日》,还有在《看花》里也提起扬州福缘庵的桃花。再说现在年纪大些了,觉得小气和虚气都可以算是地方气,绝不止是扬州人如此。从前自己常答应人说自己是绍兴人,一半又因为绍兴人有些戆气,而扬州人似乎太聪明。其实扬州人也未尝没戆气,我的朋友任中敏(二北)先生,办了这么多年汉民中学,不管人家理会不理会,难道还不够“戆”的!绍兴人固然有戆气,但是也许还有别的气我讨厌的,不过我不深知罢了。这也许是阿Q的想法罢?然而我对于扬州的确渐渐亲热起来了。

扬州真像有些人说的,不折不扣是个有名的地方。不用远说,李斗《扬州画舫录》里的扬州就够羡慕的。可是现在衰落了,经济上是一日千丈的衰落了,只看那些没精打采的盐商家就知道。扬州人在上海被称为江北老,这名字总而言之表示低等的人。江北老在上海是受欺负的,他们于是学些不三不四的上海话来冒充上海人。到了这地步他们可竟会忘其所以的欺负起那些新来的江北老了。这就养成了扬州人的自卑心理。抗战以来许多扬州人来到西南,大半都自称为上海人,就靠着那一点不三不四的上海话;甚至连这一点都没有,也还自称为上海人。其实扬州人在本地也有他们的骄傲的。他们称徐州以北的人为侉子,那些人说的是侉话。他们笑镇江人说话土气,南京人说话大舌头,尽管这两个地方都在江南。英语他们称为蛮话,说这种话的当然是蛮子了。然而这些话只好关着门在家里说,到上海一看,立刻就会矮上半截,缩起舌头不敢啧一声了。扬州真是衰落得可以啊!P12-14

序言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朱自清散文便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无论是学校选讲范文,还是编文学史,朱自清散文都是选家最为倚重的必选篇目。

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熟练驾驭新文学语言,写出语言和结构均趋于完美的散文大家。无论是清新感人、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背影》,还是明净幽远、意境卓绝的写景散文《荷塘月色》,都可与古典散文名著比肩。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无疑为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在表现形式方面,由于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知和精确的观察力,使他总能巧妙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事物之中,构成细密、淡雅、浑圆的意境。

在表现内容方面,他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自己全部的生命空间,展现了他的主观深层世界,从而为现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审美内容。这种执着表现人生的态度和自觉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美学的又一大贡献。

这次,我们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精品重新汇编整理,遴选出最经典的篇目,集成本书,相信那些浸润着作者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的文章定能如朱自清本人的初衷那样“获得广大的群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自清散文/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自清
译者
编者 冯慧娟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75912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2015119875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0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