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一 政治乎等问题的缘起
二 人的平等诉求表现为人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权利的实现
三 全文脉络的呈现及研究方法的说明
四 政治平等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平等与政治平等
一 平等的概念辨析
(一) “平等”概念的考证
(二) 对“平等”概念的基本界定
(三) 平等与公平、公正、正义、平均、均贫的概念辨析
二 “政治平等”观念的产生
(一) 平等的原始状态
(二) 原始平等状态的毁灭
(三) 政治平等观念的外化:原始平等运动
三 “政治平等”观念确立的历史基础
(一) 古希腊城邦体制下政治平等的原初状态
(二) 古罗马自然法下政治平等的理性认知
(三) 近代西方政治平等观念的完善和确立
(四) 政治平等的基本规定
四 政治平等的理论特征
(一) 政治权力与主体权利的形成
(二) 政治上的平等与差异
(三) 政治平等的实现方式
第二章 从自然法则到现实诉求
——政治平等理论的历史审视
一 西方政治平等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 西方早期对平等思想的理论探源
(二) 启蒙思想家和功利主义思想家对理想秩序的设计
(三) 近代思想家对政治平等的要求
(四) 现当代新自由主义对政治平等的探索与争论
二 中国思想史上政治平等理论的嬗变
(一) 大同思想的理想境界
(二) 农民军的平等要求
(三)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平等主张
(四) 中国思想史中政治平等思想的反思
三 中西方政治平等理论的差异及其历史启示
(一) 政治之性与自然之性——中西方政治平等发展线索的差异
(二) 整体利益和谐论与个人利益增长论——中西方政治平等理想的差异
(三) 大同理想的幻想与政治秩序的设计——中西方政治平等实现途径的差异
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平等的创立
(一)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平等的基本思维
(二)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平等的经济学视角
(三)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平等的超越性理想
(四)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平等的发展脉络
第三章 政治平等的生成根据
一 政治平等的解读范式
(一) 政治平等的解读范式
(二) 政治权力与主体权利
(三) 国家与公民
二 政治平等的生成形式
(一) 政治平等的历史生成形式:早期基督教平等
——自然法平等——政治平等
(二) 政治平等的理性演绎形式: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
(三) 政治平等的理论核心形式:权利平等与权力平等
三 政治平等的展开过程
(一) 政治平等的层次展开
(二) 政治平等的主体性展开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平等的批判性视角展开
四 政治平等的构成内容
(一) 政党平等权
(二) 阶级平等权
(三) 民族平等权
(四) 法律平等权
第四章 政治平等的范畴体系
——政治平等的价值标准、目标、原则、途径和保障
一 正义:政治平等追求的首要价值
(一) 正义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善,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二) 正义是政治平等的价值评判标准
(三) 正义对政治平等的支配作用
二 自由:政治平等的价值旨归
(一) 自由:政治秩序守护的终极价值目标
(二) 自由与平等的同一性和对立性
(三) 自由是政治平等最高层次的价值理想
三 公平:政治平等的治世原则
(一) 公平: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二) 公平是政治平等的价值延伸
(三) 公平是政治平等的制度本性
四 民主:政治平等的实现途径
(一) 民主:主权在民的基本规则
(二) 民主是政治平等的合法性根基
(三) 民主为政治平等的实现提供了运行的规则
五 法治:政治平等的保障机制
(一) 法治:现代政治文明的必要条件
(二) 法治对公民政治平等权利的保障意义
(三) 法治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与保护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平等问题
一 政治平等的当代意义
(一) 政治平等的价值向度在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
(二) 政治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诉求和社会理想
(三) 现代性社会更需要建构实现平等的规范政治哲学
二 政治乎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平等价值
(二) 政治平等的实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三) 政治平等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环节
三 当代中国政治平等的主体诉求与出路
(一) 人类从至善生活到政府善治的诉求
(二) 人的主体意识彰显的诉求
(三) 人与社会基本和谐的诉求
四 当代中国无差异共识的政治平等维度
(一) 宪政的民主治理:政治平等的重要维度
(二)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政治平等的分配维度
(三) 学习型政府的构建:政治平等的效用维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