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人手人才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70后”帅大叔把职场人分成三类:人手(大众版)、人才(升级版)和人物(限量版)。

人手,以职场新人、基层员工为主,人数占职场近90%。就是那种常感慨“收入拖后腿”那种人,随时站在失业边缘。像牛一样干活,像兔子一样跑腿,像王八一样憋气,当然也往往有个驴脾气。“人手”成因也许是年轻没经验,也许是没法拼爹,但更可能是核心竞争力“执行力”弱。

人才,多为职场中层、白领或者中产阶级,占了职场约10%。他们是职场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多数优秀人士终身停在这一阶层。但也有少数人协调力强、情智双商,一路突破,持续向前。

人物,各个行业的“大佬”,经常像明星一样在媒体露脸,人数少得低于0.1%。但他们对我们的生活,远远超过同事、邻居、亲友甚至家人。

安京文著的这本《你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人手人才人物)》指导你从人手变在人才,再变成人物。

内容推荐

职场第一问:你在人才“高档超市”还是“菜市场”里?职场第二问:在这个社会上,你想走多远、多高?职场第三问:90%的人都是“人手”,你能做那10%吗?职场第四问:怎么从“人手”升级为“人才”?职场第五问:全世界人才有9990万,怎样搏出位?职场第六问:人才的下一站,是人物。你准备好了吗?职场第七问:你为什么要成为人物?答案在安京文著的这本《你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人手人才人物)》中——

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怀才不遇VS怀才不够?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竞争。

目录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人手、人才和人物

 职场第一问:你在人才“高档超市”还是“菜市场”里?

 ◎人手是大众版,人才是升级版,人物是限量版

 ◎人手的短期自信与长期自卑

 ◎人才的短期坚持与长期进步

 ◎人物的短期压力与长期业绩

 不是答案的答案:你永远要面对一条阿尔法狗

第二章 人力资本比房价涨得还快

 职场第二问:在这个社会上,你想走多远、多高?

 ◎比房价涨得快、更保值的人力资本

 ◎成功不需要借口

 ◎“真”人才三原则

 不是答案的答案:再不奋斗,你就老了

第三章 人手:随时站在失业边缘

 职场第三问:90%的人都是“人手”,你能做那10%吗?

 ◎“人手”就是领导的一只手

 ◎人手,随时可以被取代

 ◎所谓的安逸,不过是浪费生命

 ◎问心无愧,才有可能成功

 不是答案的答案:“信念”的力量让你成为

第四章 一流的执行力,“人手”阶段

 职场第四问:怎么从“人手”升级为“人才”?

 ◎在人手中成长为人才

 ◎人才不是大忽悠

 ◎职场“墙头草”是如何长出来的

 ◎不做职场“隐形人”

 ◎用心干活,对细节精益求精

 ◎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领悟

 不是答案的答案:必不可少的“执行力”

第五章 一流的协调力,“人才”阶段

 职场第五问:全世界人才有9990万,怎样搏出位?

 ◎给你一个项目,你能干成精品吗?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带成“梦之队”吗?

 ◎“货比货该扔,人比人该死?”

 ◎任人不唯亲,舍得“亏”自己

 ◎时间花错,人才变人手;时间花对,人才变人物

 ◎你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都能承受委屈和压力吗?

 ◎不怕碰壁,不怕吃苦,不怕吃亏

 ◎你是怀才不遇,还是怀才不够?

 不是答案的答案:有协调力才能出位

第六章 一流的领导力,跻身卓越“人物”

 职场第六问:人才的下一站,是人物。你准备好了吗?

 ◎10万精英引领的世界

 ◎胜者为王?剩者为王!

 ◎“有才不任性”才能成为“人物”

 ◎幻想不是梦想,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向善的力量,让你变勇敢

 ◎你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

 ◎人物要有社会责任感

 ◎一流的包容心和恒久的耐心

 不是答案的答案:人物需要领导力

第七章 大的竞争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职场第七问:你为什么要成为人物?

 ◎中国大的外国文学出版机构“解散”的启示

 ◎全产业链运作脱颖而出

 ◎从现在开始修理屋顶

 ◎人手、人才、人物都要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

 ◎人才的“供给侧改革”

 不是答案的答案:在你改变世界之前,必须意识到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

试读章节

很多人在咨询求职的时候都喜欢问我一个问题:像我这样的条件,在人才市场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适合向什么样的企业推销自己?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这个求职者对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起码开始从一个产品经理人的角度定位自己,开始考虑自己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只有知道自己是什么产品,才不会犯向需要电视机的“消费者”(招聘方)推销冰箱的错误。这个世界上也许有超级推销员可以把冰箱卖给原本需要电视机的人,可是,相信我,那个推销员不是你。

可是这种程度的思考还不够,还不足以让一个人获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求职优势。开始思考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为困惑的时候。就像我刚入职场的时候,很幸运地遇到了很多追求卓越的同事,他们在工作之余还坚持自我充电和学习,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给了还年轻的我很大震撼。于是我也想开始学习点什么,当时我的工作可以说十分简单,几乎不需任何专业技能,我不知道开始学什么好。于是我就选择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英语,准备花一两年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以后的上升打下基础。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痛苦的,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都知道。我还算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最困扰自己的不是英语学习中的困难,而是学了一段时间,除了占用了大量业余时间之外,并没有给工作带来什么帮助。

一个人在看不到目标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具体到工作之余的学习中,在最开始的阶段,你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这些“投资”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才能产生“回报”,而这些“回报”还不一定能抵偿你的“投资”。犯罪学上有一条经典的论述:与其不断加重对某一罪行的惩罚力度,不如降低罪犯逃脱预期。也就是说,对犯了罪的人并不一定要实施特别严厉的惩罚,但要尽量保证,一旦你犯了这种罪行,几乎一定会受到惩罚。无论面对的惩罚是大是小,一旦觉得自己有很大几率被抓到的话,一般人就不会去冒这种风险了。这种做法就巧妙地利用了人对未来的预期。学习一种技能也是一样,当你付出极大努力,但并不确定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反而可能影响你本职工作的时候,你自然会产生疑虑。

对自己“产品定位”的思考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考虑到自己是个什么产品的程度,很多时候并不能让你豁然开朗,反而会让你更加糊涂了。假设你是一台电视机,那你是一台什么样的电视机呢?平板?曲面?4K?超薄?智能?国产?进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你沿着这条思路往下想,想得越深越拔不出来。同时你还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喜好,就更没有个头儿了。别忘了我前面说过的,用人单位其实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样的人,因为单位的需求、招聘者的需求、直接领导的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情况下,你企图在人类资源市场上为自己精确定位是不现实的。因为在每一分每一秒,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信息都是大数据。尤其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市场。2016年,预计仅大学生就有765万人毕业,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会投入到市场中寻求工作。他们面对的同样是数以千万计的企业。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数据也将是大数据。

所谓大数据,是由巨型数据集组成。大数据最大的特点就是“大”。组成大数据的数据集本身就是非常巨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大到经常超出一般的处理能力。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就要依靠大数据技术。

P4-5

序言

人手、人才、人物,你是哪一种?

最近几年跟年轻员工开会,时常会问他们:

职场中有三种人:人手、人才、人物;你现在是哪一种?你想成为哪一种?

2016年春,安京文和他的团队几次找我,约我给他们的书稿写个序。几次推脱之后,有感于他们的诚恳,我终于应答下来,但还是忍不住地问:“我们这些职场大叔,对年轻人的职场规划指手画脚,他们听得进去吗?”安京文说:“年轻人当然不需要指指点点,但他们需要指点。”

如今,我们面临的社会心理、行业特征、就业压力、职场竞争,甚至对“成功”的定义,都和以往不一样。“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概念,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置身的这个时代和以往有多么的不同。这些不同,会让有些产生危机感和挫折感,但也会带给有些人破壁而出的激情和机遇。

夏天到了,这本《你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人手—人才—人物》书稿初成。几天读完,感触很深。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走出大学校门,去一所学校当教师。那时候大学生还被称为“天之骄子”,每日里意气风发,相信未来繁花似锦,一心想改变世界,仿佛身在云端。直到有一天,一位德高望重的职场前辈问了我几个问题,让我思考:

“为什么我在这里?”

“这份工作需要我做什么?”

“我来这里为了什么?”

“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我思索片刻九给出了答案,尽管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是如何回答的。一个人越年轻、对世界认识得越少,九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此后,光阴荏苒,我也经历了多个行业的多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之余,这几个问题经常会跳进脑海,而我每一次的回答,即使字面上跟上一次的回答一样,但每一次回答的内涵都比之前更丰富,这是不可置疑的。另一个不可置疑的事实是:这几个问题伴随了我迄今的整个职场。

常年做人力资源研究的安京文,总能准确地帮助到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这本书讲述了包括我本人在内的许多企业中高管的职场故事,其中不乏困境反击的实例。这本书记录着我们60后、70后甚至80后,老中青三代人在职场中经历的酸甜苦辣,记录着我们的坎坷与光荣,记录着我们的得失和经验。

愿这本书能带给年轻朋友们一些思考,能助你们少走几步弯路。肯定有青年朋友出来抬杠:我偏愿意走弯路,走弯路,可以长经验、增勇气、磨炼毅力。但我想说的是:恰恰在你走弯路的这一瞬,原本跑在你身后的人,对你实现了“弯道超车”。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发现错过的可能不是一步,而是一生。

在“人手、人才、人物”这条成长之路上,你每一次的选择都左右着你最终的结果。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人手人才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京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8824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2016079531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