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0天塑造孩子专注力(如何让孩子更专心地学习和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故事是孩子成长最好的伙伴。精彩的故事,不光能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促进孩子们思考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科恩编著的《10天塑造孩子专注力(如何让孩子更专心地学习和思考)》这本关于“专注”的故事集里,为你挑选了德国妈妈经常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不管你是从头到尾仔细讲给孩子听,还是依照兴趣或随心情随意地挑选,你都能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思维上的启发,让你的孩子拥有专心致志的品质。

内容推荐

★解密哈佛人的家庭教育;

★传承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

★深刻揭示孩子的成长规律;

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去学习。”“哈佛教育 全球经典”系列之《10天塑造孩子专注力》(作者:科恩)通过哈佛人的成功案例向父母和老师传授塑造专注力的育儿经,方法简单、操作性强。本书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从目标训练、兴趣训练、探索训练、耐心训练、专注训练、效率训练、竞争训练、思考训练和创新训练等10方面,帮助孩子更专注地学习和思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目录

第1天 目标训练:让孩子拥有更强大的成长动力

 1 有梦想有目标的孩子,才更易成功

 2 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3 与孩子畅谈“我长大以后……”

 4 父母禁语,“别想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5 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

 6 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孩子自我激励

 7 帮孩子学会制订明确切实的目标

第2天 兴趣训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内在潜能

 1 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2 学会赏识孩子的兴趣

 3 别把孩子当成父母的圆梦工具

 4 孩子的兴趣是可以引导的

 5 帮孩子培养出学习兴趣

 6 像珍爱金子一样珍爱孩子的好奇心

 7 “宝贝,猜猜这是什么?”

 8 好奇心在追求真理中得到满足

第3天 探索训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实践精神

 1 求知欲往往在玩中被激发出来

 2 尊重和爱护孩子探索世界的本能

 3 高度重视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

 4 不要用编造的真理欺骗孩子

 5 摸清孩子脾气,用双手与顽皮的孩子沟通

 6 分析孩子的求知欲,对症下药

 7 抛弃“填鸭式”教育,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第4天 耐心训练:让孩子告别浮躁和顽皮

 1 三心二意的小猫钓不到鱼

 2 跟“小马虎”说再见

 3 看重学习习惯,看轻学习成绩

 4 孩子学不会?只是不会学

 5 粗心大意,顽皮孩子成绩不理想的症结

 6 与孩子订立契约,用承诺系住孩子的耐性

 7 好胜心,刺激毅力不足的孩子

第5天 专注训练:培养孩子专注能力的细节

 1 强化目的性,给孩子布置既定任务

 2 调动孩子的激情,冲淡厌烦情绪

 3 利用环境效应与群体影响

 4 自控能力,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导者

 5 有效监督,莫让孩子放任自流

 6 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

 7 帮贪玩的孩子静下心来读读书

 8 孩子学习时间,请把电视关掉

 9 用鞭策的方法帮顽皮的孩子战胜惰性

第6天 效率训练:让孩子拥有强大的时间观念

 1 珍惜现在,实现人生的价值

 2 随时催促孩子,让他甩掉拖拉的习惯

 3 提高效率,用秒表为孩子计时

 4 培养守时意识,时间观念是成功的支点

 5 实践今天的创意,等到明天就凉了

 6 怎样才能让一天有26个小时

 7 磨洋工的习惯要不得

 8 要事第一,别眉毛胡子一把抓

 9 分步走,化解半途而废的最好方法

第7天 竞争训练:给孩子危机感,让他自觉专注

 1 没有竞争意识,是不可能赢的

 2 鼓励竞争,让孩子不遗余力施展才能

 3 尽早帮孩子找一个“对手”

 4 给孩子“争”的勇气,改变中庸心态

 5 挫折教育,让孩子重燃奋斗激情

 6 生存教育,孩子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7 激将法,唤醒情绪低落的孩子

第8天 思考训练:让孩子去寻找不一样的答案

 1 只有思考才能与智慧擦出火花

 2 让孩子脑子里充满问号

 3 求知欲,孩子思考的强大动力

 4 用课外知识扩充孩子的头脑

 5 授之以渔,让孩子自己捕获知识

 6 尽量不要给孩子标准的答案

 7 开启智慧之门,让孩子主动思考

 8 学会独立思考,这才是第一流的学生

第9天 创新训练:让孩子在专注的过程中深度思考

 1 创造性思维,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

 2 聪明的父母从不给孩子灌入权威意识

 3 大发明家常从拆卸小东西开始

 4 观察的程度决定创意的高度

 5 让孩子“异想天开”,增加思维的发散性

 6 启动逆向思维,使孩子不同凡“想”

 7 智力游戏,闪着银光的魔棒

 8 “剥开核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9 读读科普文献,做个小发明家

第10天 特别叮嘱:父母要帮助不专注的孩子成长

 1 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2 引导孩子,让他的潜能尽情绽放

 3 教育如煲汤,不同孩子要用不同的火候

 4 诊断孩子的性格,进行个案分析

 5 坚持立场,别被孩子的哭闹把戏降服

 6 站在孩子的角度,让他自己发现错误

 7 拒绝打骂,父母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

 8 说教有度,孩子讨厌唠叨的父母

试读章节

1 有梦想有目标的孩子,才更易成功

许多年前,哈佛大学为了研究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特意对一群毕业生进行调查。当他们将要离开校园时,都对人生目标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找到这群学生,并且调查了他们的生活,那27%没有目标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十分失败。那60%目标模糊的人,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总是在埋怨现实中没有机会让他们施展才华。那lO%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目标的人,他们都跻身到社会的上层,生活过得很好,但由于他们没有在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也极其有限。只有那3%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即使遇到许多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也都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到后来,这3%的人生活非常美满,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了社会上的精英。

就像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说:“如果一个人朝着他梦想的方向奋勇自信地前进,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尽力奉献自己所能提供的一切,那么事业也会成功。”

的确如此,一个有梦想、有目标的孩子,无论他身在何处,无论他做些什么,不管是在上学、工作还是娱乐,他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梦想,这个观念会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鼓励着他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地朝着这个明确的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也越来越强了。

美国篮球巨星乔丹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篮球明星梦。

一天,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母亲,母亲大加赞赏,为他有了自己的梦想向他祝贺,鼓励他向篮球明星学习,并且经常抽出时间和小乔丹一起欣赏报纸杂志上篮球队员们驰骋球场、飞身灌篮的矫健身影和飒爽英姿。同时,建议乔丹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剪下来,贴到房间的墙上,便于与偶像们朝夕相伴。

有了梦想的乔丹,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有了梦想的人生,就不会苍白无内容,而是会充满希望、精彩无比。乔丹就是因为有了目标、有了梦想而成为美国篮球巨星。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始终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努力,谁能估量出这种行为的巨大价值?在中学、在大学,当别的同学为了确定自己从事何种职业而瞻前顾后时,这个孩子却不需要这样浪费时间,而是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他一直都在飞翔,飞得又早又直,怎能不成功呢?

为了让孩子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好,家长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切断孩子的逃路和退路  很多孩子都曾有过豪言壮语。可是,长大之后,有谁还记得年少时的梦想?更别说始终如一地为之奋斗了。能坚持自己目标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很多孩子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将其沦为一个缺乏行动的空想。虽然他们总是在心中已经决定如何做,却会因为退缩而“修正”自己原来的目标。

所以一定要切断孩子的逃路和退路。同时,必须帮他驱散消极思想。为了坚定信念,你应当用“一定能实现”的积极思想取代孩子“恐怕实现不了目标吧”这一消极思想。

(2)要让孩子马上行动起来

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只是在心目中描绘目标,只是把目标挂在嘴边,那么梦想就只是天边美丽的晚霞。让孩子扬起理想的风帆,驾驶好生活的小船,朝着成功的彼岸出发,才能靠彼岸越来越近。

(3)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要受别人的干扰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真正的成功是完成自己的目标,跟别人没有关系。”一旦他能决定自己想征服什么样的高峰,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那就应该果断地做出决定,并且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固定下来,牢记在心中,然后开始采取实际的行动。

任何事情都不该分散孩子对目标的注意力,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他的成功,让他明白这一点,更有助于孩子坚守梦想。P2-4

序言

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去学习。”哈佛学子之所以能进入世界一流的大学,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可以不受干扰地专注于一项研究。在与哈佛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完全能感受到学生对于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的专注与热情。而哈佛之所以能够聚集全球最聪明的年轻脑袋,也是因为它充分地鼓励学生专注,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氛围。

贪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上课总爱走神,东张西望,表面上在认真地看着黑板,实际上脑海里早就东想西想去了;有的孩子上课铃声响了,坐在教室里10多分钟还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孩子即使在教室里写作业思想也很难集中,更别说在家里做作业了,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会儿想看电视,对周围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有的孩子对一件事的关注度持续不到20分钟……这都是专注力差的表现。

很多家长对此很是担心,但却苦于没有方法。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实验,发现人的专注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有目的性地持续注意某个事物可以持续3~5分钟,4岁的孩子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孩子可以持续10~15分钟,7~8岁孩子可以持续15~20分钟,9~10岁的孩子可以持续20~25分钟,11~12岁孩子可以持续25~30分钟,成年后注意力可以持续30分钟以上。

其实,从哈佛的教育经验来看,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而且越早训练越好!

哈佛的心理学家就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研究人员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结果发现:7~8岁的孩子按顺序完成的时间平均是40~42秒。他们每天都训练,一周之后,时间缩短到了25~30秒,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可以缩短到十几秒。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专注力训练只要方法得当,其实很容易。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孩子也不例外。要让孩子有一个明确而合理的目标,这样他们就会拥有更强大的成长动力。一旦孩子有了明确合理的目标,他自然就能够专注地完成一项活动。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孩子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都很难专注。当孩子对所接触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想要去求知、去探索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踏踏实实、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所以要注意孩子的兴趣训练,让他们从感兴趣的事情开始,逐渐增强他们对每一件事集中精神的能力。

哈佛研究发现,浮躁和顽皮,很容易让孩子们对一件事失去耐心,结果做事就开始三心二意。比如说:有的孩子在家完成作业,很快就会没有耐心,想要出去玩儿一下或者吃点儿东西等。所以想要孩子更加专注,就得让他们收起浮躁,变得更加耐心。  家长总是会感慨孩子效率特别低,“别的孩子20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我们家孩子得1个多小时”,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孩子没有专心投入于学习当中,一旦孩子的效率提高了,专注力自然也就高了。有竞争意识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比较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这样的孩子更能专心学习,效率也更高。而善于创新、善于思考的孩子,则比其他孩子更能在探索中得到满足,也更加专注。

所以,想要塑造孩子的专注力,让他们更加专心地学习和思考,就得对孩子进行目标训练、兴趣训练、探索训练、耐心训练、专注训练、效率训练、竞争训练、思考训练和创新训练,家长也应该关注细节,帮助不专注的孩子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0天塑造孩子专注力(如何让孩子更专心地学习和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科恩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263223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2016032058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