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湘行散记湘西(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湘行散记湘西(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收录了最能代表沈从文散文创作成就的两本湘西题材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它们是沈从文1934年和1938年两次重返湘西故土的重要收获。其中的《湘行散记》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而是以作者重回湘西的行踪为线索所做的一次人生回访,其中突出地表现了他关于湘西社会的问题意识,寄寓了一个赤诚的湘西之子对故土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忧思。

本书是新版语文教材配套名著,有全国教学名师音视频讲解,由新版语文教材主编倾力推荐。

内容推荐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所作的一本散文集,1936年出版,原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湘西》是沈从文于1938年重返湘西故土之后写的散文作品集,共九篇。

《湘行散记湘西(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收录的就是上述两部散文集。

目录

湘行散记

湘西

试读章节

我由武陵(常德)过桃源时,坐在一辆新式黄色公共汽车上。车从很平坦的大堤公路上奔驶而去,我身边还坐定了一个懂人情有趣味的老朋友,这老友正特意从武陵县伴我过桃源县。他也可以说是一个“渔人”,因为他的头上,戴的是一顶价值四十八元的水獭皮帽子,这顶帽子经过沿路地方时,却很能引起一些年青娘儿们注意的。这老友是武陵地方某大旅馆的主人。常德、河、袱、周溪、桃源,沿河近百里路以内“吃四方饭”的标致娘儿们,他无一不特别熟习;许多娘儿们也就特别熟习他那顶水獭皮帽子。但照他自己说,使他迷路的那点年龄业已过去了,如今一切已满不在乎,白脸长眉毛的女孩子再不使他心跳,水獭皮帽子,也并不需要娘儿们眼睛放光了。他今年还只三十五岁。十年前,在这一带地方凡有他撒野机会时,他从不放过那点机会。现在既已规规矩矩作了一个大旅馆的大老板,童心业已失去,就再也不胡闹了。当他二十五岁左右时,大约就有过一百个女人净白的胸膛被他亲近过。我坐在这样一个朋友的身边,想起国内无数中学生,在国文班上很认真的读陶靖节《桃花源记》情形,真觉得十分好笑。同这样一个朋友坐了汽车到桃源去,似乎太幽默了。

朋友还是个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的人。从汽车眺望平堤远处,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皆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汽车在大堤上跑去,又极平稳舒服。朋友口中糅合了雅兴与俗趣,带点儿惊讶嚷道:

“这野杂种的景致,简直是画!”

“自然是画!可是是谁的画?”我说。“大哥,你以为是谁的画?”我意思正想考问一下,看看我那朋友对于中国画一方面的知识。

他笑了。“沈石田这狗禽的,强盗一样好大胆的手笔!”

我自然不能同意这种赞美,因为朋友家中正收藏了一个沈周手卷,姓名真,画笔不佳,出处是极可怀疑的。说句老实话,当前从窗口入目的一切,潇洒秀丽中带点雄浑苍莽气概,还得另外找寻一句恰当的比拟,方能相称啊。我在沉默中的意见,似乎被他看明白了,他就说:

“看,牯子老弟你看,这点山头,这点树,那一片林梢,那一抹轻雾,真只有王麓台那野狗干的画得出!”

这一下可被他“猜”中了。我说:

“这一下可被你说中了。我正以为目前风物极和王麓台卷子相近;你有他的扇面,一定看得出。因为它很巧妙的混合了秀气与沉郁,又典雅,又恬静,又不做作。”

“好,有的是你这文章魁首的形容!……”接着他就使用了一大串野蛮字眼儿,把我喊作小公牛,且把他自己水獭皮帽子向上翻起的封耳,拉下来遮盖了那两只冻得通红的耳朵,于是大笑起来了。仿佛第一次所说的话,本不过是为了引起我对于窗外景致注意而说,如今见我业已注意,他便很快乐的笑了。

他掣着我的肩膊很猛烈的摇了两下,我明白那是他极高兴的表示。我说:

“牯子大哥,你怎么不学画呢?你一动手,就会弄得很高明的!”

“我讲,牯子老弟,别丢我吧。我也是一个仇十洲,但是只会画妇人的肚皮,真像你说,‘弄得很高明’的!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人吗?”

“你是个妙人。绝顶的妙人。”

“绣衣哥,得了,什么庙人寺人,谁来割我的××?我还预备割掉许多男人的××,省得他们装模作样,在妇人面前露脸!我讨厌他们那种样子!”

“你不讨厌的。”

“牯子老弟,有的是你说的。不看你面上,我一定要割他们……”

这个朋友言语行为皆粗中有细,且带点儿妩媚,真可算得是一个妙人!

P1-3

序言

沈从文(1902—1988),湘西凤凰人。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小说代表作有中篇《边城》和长篇《长河》,散文集有《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烛虚》等。

最能代表沈从文散文创作成就的是他的两本湘西题材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它们是沈从文1934年和1938年两次重返湘西故土的重要收获。

《湘行散记》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而是以作者重回湘西的行踪为线索所做的一次人生回访,其中突出地表现了他关于湘西社会的问题意识,寄寓了一个赤诚的湘西之子对故土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忧思。

《湘行散记》写了湘西社会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态,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哀乐,以及所体现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水手和妓女是沈从文笔下最常见的人物。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环境险恶,条件艰苦,生命缺乏保障。常年在水上劳作的水手与吊脚楼上的妓女的关系是不正常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然而这种不正常是因为他们正常的情感和欲望得不到合理满足而产生的,从本质来说仍然是自然、健康的,其性格和行为仍然体现出人性美与人情美。作者把底层人在日常生活中闪现的人性美与人情美提升到一种神性的高度,给予了礼赞。

在沈从文的思想中,有着都市与乡村的对立。成名后的沈从文常自称是“乡下人”,他始终是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来看待都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他对湘西乡村社会中人性美与人情美的礼赞,是包含着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弊端和缺失的批判的。

进入现代以后,湘西封闭的世界被打破,湘西人的生活方式受到强烈地冲击。湘西开始变化。不同于大多数现代作家,沈从文强调现代文明的进入带给农村社会的弊端,反映了湘西社会的“堕落趋势”(沈从文:《<长河>题记》)。这“堕落趋势”以鸦片的进入和流行为代表。《箱子岩》中写了一个很年轻的跛子什长,他做鸦片生意,变成了“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老伴》里少年士兵傩右被鸦片烟毁坏了人生。

“现代”已经进入湘西,且势不可挡,给湘西带来了巨大变化。显然,湘西社会没有做好应变的准备。湘西底层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原生态的、封闭的。作者在《箱子岩》一文中指出,湘西人自然无为,自生自灭,对历史的进程几乎没有影响。这样在优胜劣汰的现代生存斗争中,就会处于劣势。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美、人情美,最终可能湮没在现代社会的滚滚红尘中。这是沈从文最为忧虑的点。他思考的中心是如何继承优秀的湘西民族精神,再造民族性格,积极地加入到现代的社会变革中去。

沈从文散文风格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忧郁,这是贯穿于他散文甚至小说的感情基调。作品中的“忧郁”来自沈从文对湘西人命运的忧虑,也来自他本人作为一个湘西子弟经受过严重人生挫折的孤独感和忧郁气质。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在艺术上也有独到的贡献。他创造了一种揉游记、抒情散文和小说故事为一体的散文文体,多角度地反映了湘西社会人生的整体风貌,表现了作者深沉的忧思。作者以行踪结构全书,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呈现出包含着人事、自然、风俗、民情、历史、传说的有机整体。《湘行散记》明显地借鉴了小说的写法。《老伴》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这篇散文有小说式的情节、人物,有名有姓,有头有尾,但是表现情节、人物的手法却是散文式的,轻描淡写,颇为简略,而把更多的笔墨让给了散文式的抒情。

《湘行散记》时常以想象的方式介入自己的经验和情感,这是其构思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弥补了一般旅人视野的局限,把自我融入到对象中去,与他们平等地站在了一起,同时又能抵达人物内心的深处。由于自我经验的介入,强化了散文的自我抒情性,使这些作品带有突出的“乡土性抒情诗”性质。

沈从文散文的结构如行云流水,自然随意,根据表现对象的特点,随物赋形。不同于那些主题明确、结构严谨的作品。不过,沈从文散文不是信马由缰,而是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也有浓墨重彩的相对重点。其长处是内容丰富多彩,真实感强,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走进他笔下的艺术世界,去感受和领悟。

沈从文又是写景的高手。汪曾祺在《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中说:“沈先生笔下的湘西,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静中有动,静中有人。沈先生善长用一些颜色、一些声音来描绘这种安静的诗境。在这方面,他在近代散文作家中可称圣手。”他写景是为写人物服务的。在他的笔下,湘西的人与湘西的景合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契合。他写景的手法和语言从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流露出自然的天趣,充满了生活气息,没有写景抒情中常见的陈词滥调。沈从文的写景是景中有情,浸透着作者的人格和情感。他的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是间接含蓄,情景水乳交融。

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语言清朗而富有质感,朴实而饱含诗情,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点:一是善于选择有地方色彩、有泥土气息的稠密的语象,描写场景,抒发诗情。仿佛使人亲眼看到那色彩,听到那声响,闻到那气息,有身I临其境的感觉。二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景物的特征,用白描的语言加以表现。这是与他所表现的对象相匹配的。如果用华丽的语言,就会损伤湘西自然、原始的美,遮盖淳朴的乡土本色。这本书不仅记叙、写景的文字如此,人物语言也十分口语化,有许多生动的地方俗语,充满民间谐趣。  沈从文以《湘行散记》为代表的湘西散文是小说家的散文。他突破了中国传统散文的体式,一扫记叙抒情散文里常见的陈词滥调,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揉游记、抒情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体的新文体,丰富了现代汉语散文的艺术表现力。正因为如此,他的湘西散文才能够收放自如,可粗可细,全景式地反映延长千里的沅水领域的人事哀乐、山川风物、民生物产、历史传说,并充分表现出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生命哲学和社会文化理想。如此宏大的格局和气魄在中国散文史上是罕见的,将带给后来者深长的启示。

黄开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湘行散记湘西(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807294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初中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7077194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6
15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