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国家历史(5)
内容
试读章节

拥有法国博士学位的民国总统

1920年6月22日,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北京车站。此时的车站已是人头攒动。据说,车上有一个法国贵宾。当时的北京政府总统府代表袁乃宽。和叶恭绰。,交通部、外交部官员,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法国驻中国公使卜柏,还有中法协会、中法协进会、欧美留学生会、法华教育会等一堆民间团体都前来迎接。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排场?

这火车里坐着的人正是法国前总理班乐卫(又译作潘里夫)。要说这班乐卫其人,可算得上是个大牛。班总理出生于1863年,在1917、1925年两度出任法国内阁总理。别看他当过总理,人家原本还不是搞政治的,而是学者出身,被称为“数学奇人”。班总理24岁就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后来还提出了微积分方程和函数论。同时,班乐卫对机械也很感兴趣,曾经担任过法国国防技术发明部部长,负责研发制造新式武器。班总理也不完全是个理科生,他对中国文化拥有狂热的爱,做梦都想来中国看一看。就是这么一个集数学家、机械家、政治家、法国文青于一身的法国人,现在来到了中国。那么,他来中国究竟干什么呢?

这事得倒回一年前,也就是1919年来说。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当时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新官上任,急于平息内争,发展国力,就派出叶恭绰去欧美国家考察调研一番。叶恭绰去欧美溜达了一圈,回来报告徐世昌说,一战之后,西方文明破产,西方人都想着从我们东方文明中寻求出路。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在西方国家的大学里都有自己的学系,就我们中国没有。要说这东方文化的代表,舍除中国,谁出其右?所以叶恭绰就向徐世昌建议,由中国政府资助巴黎大学设置中国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课程。此前叶恭绰在法国时就已经和法国著名中国文化爱好者班乐卫提过这个构想。文青班乐卫同志拍着胸脯打包票,只要中国那边没问题,法国政府这边我搞定。徐世昌虽然是民国的总统,但也是前清翰林出身,是一个传统思想很浓厚的人。徐世昌的思想其实大致没有跳出当年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范畴。徐世昌一直认为,西方是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比中国强,但要说道德教化,中国能甩西方八条街。话说老徐在前清也当了好些年的官儿,办过不少交涉,没少受洋大爷的气。这次老徐一听说,欧战已让西方文明破产,洋人都开始从东方道德文化里找出路,那个文明优越感便油然而生。当即就同意了叶恭绰的建议,同意每年由中国政府拨款10万元(当时巴黎大学校长年薪三万法郎,合5000元),资助巴黎大学设置中国学院。这中国学院第一任院长,就是班乐卫。

这次班乐卫来华,一方面自然是来到自己魂牵梦绕的中国,领略一下古老的东方文明;另一方面,更是面见学院董事会主席——“大老板”徐世昌。没有徐总统的慷慨,班院长现在连饭碗都没有呢。25日中午,大总统徐世昌在总统府宴请班乐卫一行。饭桌上班乐卫无非就是一套感谢恭维之语,自己恭维完了,掏出了四位法国总统(三位前任一位现任)写给徐世昌的感谢信。这四位法国总统把徐世昌大大地吹捧了一番,法国前总统卢贝称徐世昌资助设立中国学院是“不朽的事业”,前总统费李尔称徐世昌是“溥利人群,共钦伟绩”,前总统博安格称赞徐世昌做了“世间不朽之功”,现任总统德萨迺尔称赞徐世昌通过文化软实力宣传中国是“懿谋渊虑”(就是深谋远虑的意思)。这一番吹捧,徐总统更是喜笑颜开。班乐卫就趁着徐总统开心之际,趁机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请求什么呢?请求将四库全书影印,然后将影印版付予巴黎大学中国学院供西方学者学习研究,为此,法国政府愿意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此话一出,徐世昌当即欣然同意。徐世昌上台前就宣称要“文治”,现在外国人拿庚子赔款来影印四库全书,无非等于拿钱为中国的文化打广告,既符合徐总统的“文治”口号,又抵消了部分庚子赔款,何乐而不为?此后徐世昌指令后来成为历史大家的陈垣负责清点文津阁四库全书现存的册页,以便影印。

陈垣带人在文津阁清查三个多月,逐册清点,最后写成《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统计出四库全书共存有36277册。这四库全书总共有两百三十多万页,将近八亿字。要把四库全书全部影印,别说当时,就是放在今天也是个浩瀚的工程。但法国文青班乐卫对我们四库全书规模到底有多大可能没有概念,看到徐世昌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自然以为任务完成。班乐卫又对徐总统说,法国巴黎大学因为徐总统对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拟授予徐总统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徐总统或许对西方的硕士、博士没多大概念,徐总统自十寸已经是翰林了,放你们那儿应该不比博士差。但关键这是法国巴黎大学的博士,世界名牌学校,多少人梦寐以求。文人有时候多少都爱慕点虚名,徐总统也不例外。徐总统谦虚了几句,也就欣然接受了。P148-151

目录

国家记忆·西班牙

 罗马最危险的敌人:布匿战争中的汉尼拔与西班牙基地

 西班牙犹太人的盛与衰:穆斯林与基督教政权交替中的时代缩影

 西班牙,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国家

 最早的法西斯政权:内战时期的西班牙

时事溯源

 甲午风云之中朝关系

 凡尔登战役一百周年——陆军战术演变及其对中国军事改革的启示

 微信中的“风流一代”——民国文化名人的情感婚姻

舌尖上的历史

 辣椒、川菜和现代中国革命

 没有番茄的亚平宁——中世纪的意大利餐桌

 切一片美味的历史:切片面包诞生记

 食臭之好

 饥荒改变命运——爱尔兰的饥饿岁月与转机

 西班牙海鲜饭的前世今生

历史探索

 拥有法国博士学位的民国总统

 奔走马球——唐宋皇帝的马球运动

 清净无垢,始得飞升!——浴场与肥皂水的颂歌

名家视野

 探寻明清秦淮妓女的世界——大木康专访

 大众史学及其写作要素

内容推荐

李月琴主编的《中国国家历史(5)》中,开辟了“国家记忆·西班牙”专栏,追溯这个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到边陲,重要性被后世的“西方”文明史有意压制的西班牙的历史。在《西班牙,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国家》中,重点介绍了西班牙对于欧洲逐步在16世纪领先于世界所起到的作用。“舌尖上的历史”专栏,则重点关注了食物与历史,食物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紧密关系。《辣椒、川菜和现代中国革命》中展现了川菜与新航路开辟,川菜、辣椒与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大历史之间的隐秘、曲折、错综复杂关系。其他如“时事溯源”“历史探索”“名家视野”等栏目,或讲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甲午战争时期的中朝关系,或回顾了民国总统的洋学位情节,或介绍了日本史学家是如何认识秦淮青楼文化的,亦都各有趣味,颇能引发思考。

编辑推荐

李月琴主编的《中国国家历史》是由东方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大众通俗历史读物,读物依托历史,力求讲述过去与现在的社会重点、热点、难点和疑点故事,并对社会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和深入的历史解读,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兼备。它立足于为大众历史爱好者提供既广泛又深入的历史知识,基本宗旨为“以中国视野,讲述全时空历史”。

《中国国家历史》聚集了强大的专家团队,广泛吸取民间精粹力量,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尽最大努力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逐渐形成民众学习与交流历史的重要平台,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一流图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国家历史(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主编刘军
译者
编者 李月琴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90483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6113998
中图分类号 K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7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