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万英镑(精)/轻经典
内容
前言/序言

密西西比河上的漂流赋予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纵横恣肆的笔风,可以说当代人在编故事的本领上真的很难超越这位巨匠。本书中这些中短篇作品怎么看都不像是对历史或文学的记述,倒像是一位饱尝了江湖风险后的老人,擎着一只烟斗与身边过客神侃消磨时间。那只跳蛙的故事总是听过的,其中不可思议的情节、痛揭人性的结局谁能不为之惊叹呢?马氏以笔锋辛辣、戏谑人生而著称,文论界将他供奉在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的宝座上。或许阅尽近现代文学的你并不肯贸然相信,毕竟马氏在中国风头最健的时候,中国文论界还是无产阶级文学评论最昌盛。

接受翻译马氏名篇的任务在1998年,然则因为出版业为当时的读者市场所左右,最终放弃了出版全集的计划。其后又有两家出版社对该书表示有兴趣,然则每每兴奋谈起,败兴结局。时隔十七年,读者的审美曲折变迁了几个回环,最后又回到了经典的怀抱,由此可见,文学经典是超越时问界限的。

本书中的选篇无不是马克吐温戏谑名篇。其辛辣不因篇幅而空洞,其回味不因长度而浅薄。其中最知名的是《百万英镑》,是马氏作品中典型的甜文。其余作品也都以主人公历经艰辛、最终好人赢得美满结局为主要特色,当然不可货缺的元素是揭示一些社会的潜规则。

《百万英镑》是本书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了,故事情节紧张而富于戏剧性。谁料想规律而进取的生活因周末的出游而彻底改变,然而不破不立的社会规律再一次显现出其超强悍的话语权。这个沦落街头的小伙子凭靠气派和修养,以及有了一张百万钞票赢得了真正的富贵,甚至美满的姻缘。本文与已有译本唯一的不同点在于措辞,毕竟这样一篇内容轻松、结局美好的故事语言也应当轻松愉快,译者并不想用估屈聱牙的辞藻来表现自己的学养。

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撒谎呢?让我们推算一下吧。马克顿足捶胸坦白了第一次撒谎又是如何改邪归正的经历,与世人共勉。那是一只别针的故事,发生在1835年。

阿尔弗雷德。帕里什把护照丢了,要家要自由,还是要西伯利亚要死亡,全看他的父亲怎么评价一幅邻家男孩的画作。你说稀奇不稀奇?让我们感谢上帝创造了这位艺术家吧!因为那幅画简直就是你可能做过的最可怕的噩梦,然而如果它能帮你找到身份证明人的话,它简直就是天地造化了。

另一位已然故世的老马先生曾经调侃偏方治大病的故事,这位老马也介绍了一剂偏方:西瓜。当然故事的魅力并不在西瓜上。就算是三角形的西瓜又能如何?大不过贵一点。不过再看看出身社会底层的扫烟囱的小汤米是怎么上达天听的吧,有没有点触动呢?有一首新生代诗写得好:这人生本没有路,有的只是网络。当你请十个人吃饭的时候就正好坐在十条线的结点上举杯。

见过一赶五的角色吗?有没有想起什么京剧名角或者《古今大战秦俑情》之类的情节?这出戏是在维也纳的伯格剧院上演的《巴尔米拉的主宰者》,诡计马氏未必真的相信灵魂转世,他只是想给世人提个建议,生活并不总是喜剧的,严肃与孤独的情节同样真实。

外交官的薪水与衣着向来不是平民百姓需要考虑的事,然而细腻入微的马克先生居然注意到了。因为美国大使收入菲薄,官方场合露面的时候只能穿着毫无高雅尊贵可言的服装,比起别国官员来说,美国大使的朝服简直就是一声虔诚而激昂的谴责。至于话外音就要看读者的理解了。

弗朗索瓦兹米勒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呢?出名的未必是真才子,才子未必出名,反正艺术家如果还活着,他的作品是卖不出好价钱的。如果死了?四个绘画朋友用掷色子的方式选出米勒,第二天三个人带着几个法郎上路了。长路行走,鼓号喧天,米勒出名了。也许合上书本时,你瞥见有个陌生的身影闪进隔壁的寓所,而他就是某个早已妇孺皆知、不在人间的巨匠呢!

奥地利的爱迪生逃过兵役,可他是著名的发明家,政府也打算帮他合理合法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官方煞费苦心地寻找之下,终于找到一条已经让人民忘在脑后的法令来,于是发明家可以免除兵役了,但他必须成为一名小学校长,每两个月回村子一趟,给学生上半天课。掩卷之余,亲爱的读者,你说谁才是真正的发明家呢?是什切潘尼克,是政府,还是马克吐温呢?

人之初,只有亚当和夏娃两个人。夏娃居然从树林里找到一条鱼,还总是半宿抱着它,和它做游戏。后来夏娃发现它不是鱼,恐怕是只袋鼠,再后来又有点像熊。十年之后才明白,它是个男孩子。亚当显然因为没有把苹果核咽下肚,写的日记也让人费解。当然如果你环顾周围,你的家人、你的居所,处处都是线索。

《死亡赌博》的故事发生在克伦威尔时代,英勇的军官为了军人的荣誉违犯了护国公的军令,他和另外几名军官之中有一个人面临死亡。小女儿艾比亲自登场了,解决了克伦威尔的两难之境。孩子把死亡圆盘交给了父亲,人间的悲剧莫过于此了。幸而上帝在关上门的时候没有忘记开启一扇窗。

马克吐温的思想和创作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经历过三个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赫克贝利芬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赫克贝利芬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赫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名声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生长。他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本书并非全集,只摘选了马氏著作中或老少皆知、或默默无闻的十来篇中短篇作品。我们认为就好像许多伟人的一生一样,不可能每一个决定都是惊世妙笔,马克吐温的作品最吸引人的都在这部文集之中,等待你去发掘她的魅力。

精彩书摘

我目瞪口呆、两眼放光地瞪着那张巨钞足足一分钟才神魂归位。而后发现,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小店老板。他的目光全在钞票上,仿佛已经石化了。他全身心都在膜拜这张钞票,看上去手脚都不会动了。我顿时灵机一动,采取了唯一理智的举动。我把钞票递给他,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说:

请您给找钱吧。

他这才恢复了常态,千言万语地道着歉,说实在找不开,无论怎么说都不肯碰我的钞票。他其实想看,一个劲儿地打量;好像怎么看也看不够似的,可是偏偏又畏畏缩缩地不敢碰它,仿佛那上面有什么神圣的灵光,像他这样的肉体凡胎是承受不住的。我说:若是给您添麻烦了,我很抱歉,但是我坚持您要收下。请给我找钱;我没有其他钱了。

可是他说没关系;这点小事微不足道,他很乐意下次再说。我说,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不会来这一带;他又说无所谓,他等得,而且下次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愿意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结账的事乐意什么时候结就什么时候结。他说,总不能就因为我本性活泼,喜欢乔装打扮跟老百姓开个玩笑,他就信不过我这样一位有钱的绅士。这时候又进来一位吃客,于是老板示意我把这张巨灵神收起来,然后一路鞠躬如也地送我出了门。我抬脚就直奔那座房子而去,那兄弟两人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得赶紧找他们纠正过来,别等警察把我抓起来替我纠正错误。我精神高度紧张,简直是忐忑不安。虽说不是我的错,但是我很了解人性,我知道要是他们发现本想用一个英镑打发一个流浪汉,结果错把一百万英镑打发了出去,他们肯定要大发雷霆臭骂流浪汉一顿,却绝不会怪自己眼神不济。那房子越走越近,我发现四下里平安无事,忐忑的心情才渐渐平复,我断定还没有人发觉给错了钞票。我按响了门铃。出来的还是那个侍者。我求见两位绅士。

他们走了。他摆出一副高傲冰冷的态度说道,就是他这种人惯常的口吻。

走了?去哪里?

旅行。

可是去什么地方?

我想是去欧洲大陆了。

欧洲大陆?

是的,先生。

什么方向走哪条路线?

无可奉告,先生。

何时返回?

他们说一个月后。

一个月啊!噢,糟糕!给我出个主意吧,怎么才能给他们传个信。事情迫在眉睫。

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们去了哪里我根本不清楚,先生。

那么,我必须面见他们家的其他人。全家都走了;出国几个月了我想他们都在埃及和印度呢。

小伙子,出了一个万分严重的错误。不入夜他们肯定会回家。可否请你告诉他们我来过,这件事一天没有处理妥当,我就天天来,他们不必担心?

他们一回来我就转告他们,但是我料定他们不会回来的。他们说过,你走后一个小时之内肯定会赶回来询问他们的行踪,我必须告诉你一切正常。他们会按时返回等着你来。

话说到这份上我只好不再追问,走开了。真是猜不透!我好像一点头绪都没有。他们会按时返回。按的什么时?对了,那封信上也许说了。我把信的事忘光了;抽出信来~看,上面写--道:你的面容透露出你头脑聪明、诚实可信。我们看出你手头拮据,来自外乡。信封里有一笔钱,可以借给你用三十天,不用付利息。期限截止当日你要来这座宅邸汇报。我以你的事情打了个赌。如果我赢了,你可以在我的职权范畴内任选一个职位就任所谓任选的职位指的是你能够证明自己确实熟知并且能够胜任的任何职位。

信后没有署名、没有地址,也没有标明日期。

哇,好一团乱麻呀!这件事的起因你现在已经知道了,但是我当时对此亳不知情。那时候我就仿佛陷身于~个乌漆墨黑的地洞,这个游戏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一丁点都不明白,也不清楚卷进去是福还是祸。我走进一个公园坐下来,想梳理一下思绪,考虑该如何是好。

经过整整一个小时的推想,我终于归结出以下的结论:

那两个人也许出于好心,也许出于歹意,无可推究,所以就不研究了。他们设计了一个游戏,也许是一个阴谋,也许只是一个实验,无可推究究竟是什么,所以也不研究了。他们拿我打了个赌,赌的内容无可推究,所以也不研究了。于是无法确定的成分都清理出去了,剩余的部分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或许可以贴上确认的标签。如果我要求英格兰银行将这张钞票存入那个人的账户,对方肯定会照办,因为银行认识此人,虽说我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银行必定要问我这张钞票怎么落到了我的手里。如果实话实说,银行自然会把我送到收容所;如果满嘴跑火车,他们会把我送进拘留所。如果我企图把钞票存在哪家银行里,或者抵押了它换点钱,下场也一样。不管我乐意不乐意,我只得扛着这个亚力山大的包袱,一直扛到那两个人回来

目录

译者序

百万英镑

我第一次撒谎又是如何改邪归正的

误期的俄罗斯护照厂

两则小故事

关于一出戏

外交官的薪水与衣着

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奥地利的爱迪生重执教鞭

亚当日记摘抄

死亡赌博

案中案

精彩书评

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

鲁迅

我喜欢马克吐温,准会不喜欢他呢?即使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海伦凯勒

他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威廉福克纳

内容推荐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讲述了一个美国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  作品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是作者的重要作品,是一部极为经典的短篇小说。

编辑推荐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百万英镑》讲述的是一个落魄的青年意外得到一笔横财,于是他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万英镑(精)/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马克·吐温
译者 李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35767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5194305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4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32:39